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人父母的家长权威
即便出了国,钢琴课也依然是最受华人妈妈欢迎的兴趣班。在国内,有超过4000万名孩子在学琴,到了国外,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改变。据我了解,在美国的华人家庭几乎没有哪家孩子不学琴的。不是学钢琴,就是拉小提琴,尤其是前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学钢琴的华人孩子可以用成群结队来形容。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教堂聚会,往钢琴那儿随便那么一坐的大孩子们,几乎都能弹出《致爱丽丝》。
但什么时候学琴、怎么学、买什么样的琴、请什么样的老师,基本上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父母们折腾得不亦乐乎,而且宁可不买房或者租次一点的公寓,也要给孩子买一台新琴,请他们能请到的最好的老师来授课。很多家长最开始也没有抱着要让孩子考级的想法,可一旦开始学,就必须得考了。因为父母们习惯用某个技术上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弹得好不好,就像STA的满分,钢琴还是要看达到多少级才心里有底。
这个时候,孩子还是没有发言权的。考不考级、什么时候考级,由父母和老师一起决定了。
从学琴这件事延伸开来,父母按照自己的标准代替孩子做选择的事其实很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华人妈妈,都会把家长权威制度贯彻到底,甚至在很多中西结合的家庭中引发冲突。而最终,通常都是狠心到底的“虎妈”赢了。这不仅与狠心程度有关,更与她们秉承的“天地君亲师”的秩序观念有关。
学钢琴、考级,由妈妈决定;学习的刻苦程度也由妈妈决定。我认识的大部分中国妈妈都确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因为学业的成就反映了父母养育子女的成就。如果孩子不是好学生,那只能表明哪里出问题了,并且父母没有尽到他们的本职。
“你要成为最好的。”不仅是学习,游戏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赢得游戏,在父母看来,孩子必然就没有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了,才是一段完美的体验。
这就是家长作风的表现。父母还要求孩子绝对尊重他们的地位—一个不可动摇的被尊重者形象。比如不能直呼父母的名字,不能在父母说话时出言打断,不能当面顶嘴等等。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定,一定会被当场责骂。
中国父母把责骂孩子视作天赋的权力。在美国,孩子属于国家,在中国,孩子属于父母。作为家长,有次我在女儿对我表示极度不尊重时骂了她是“垃圾”,后来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谈资和朋友提起时,立刻就感受到周围环境对我的排斥——在西方父母看来这是无法想象的事。
千百年来,中国都以儒家思想治国,强调“孝”,加上父母为孩子牺牲并付出了很多——中国人坚信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准备未来,让他们知道他们能做什么,并为他们提供能力、工作习惯和内心的自信,这些是别人永远夺不走的。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个社会也认为孩子必须花费他们一生的时间来报答父母,听从父母并让父母为他们而骄傲。
当孩子时,他们接受这样的观念;成为父母后,他们延续这样的传统。
你的眼界决定孩子能看到的世界
“我想让孩子见识更多的东西。”大多数父母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见识更多东西的途径,包括参加各种比赛,因为比赛是见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直接的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因为有可能拓展圈层,接触到自己以外阶层的生活方式;去旅行,这是最直观了解“世界无奇不有”的方法;至于观看展览、演出,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及阅读等方式,更是常见。
但极少有父母思考过这些举动背后的初衷:因为自己不懂、不了解、没有看见过,所以才把“变得更好”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孩子的未来。什么样的父母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一个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愿意提升自己、局限在狭窄世界里的父母,培养出一个理想中的孩子的概率,会有多大?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看世界
一个人成长时的第一课,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摩擦、妥协、合作、互相帮助。但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而言,这堂课消失了。因为他在家里是最弱小的,大家都会照顾他,只有获得没有给予,怎么能学会让步与合作?
即便有幼儿园教育也弥补不了。幼儿园只是独生子女的部分生活空间。在过去的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分割有限利益的时候肯定要相互妥协。但在幼儿园,并没有太多这样的利益分割。有多少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许多夫妻别说生两个孩子,就连一个,他们也感到相当大的抚养和教育压力。他们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上这堂课的条件,相反,囿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他们更习惯当自己孩子和别家孩子发生利益冲突时首先挺身而出。
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多数家长的期待是极荒谬的。即便是最愚笨的老太太,也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非她只有一个鸡蛋,她就会把它放在最好的篮子里。同样的道理,因为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就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及潜力,怎么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未来有保障、不输给别人,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读大学,因为大学是中国的工薪乃至中间阶层公认的最好的篮子。
可一個孩子要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人而异。不愿念大学的孩子未必没有其他出路。可我们的父母看到的其他出路是什么?出国留学。所以中国成为了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思想把父母的教育理念禁锢得太厉害了,所以他们难以接受孩子不读很多书,只是去做个推销员或者干其他手艺活。
看清自己可以走的路,这是比走出去看世界更重要的事。
健康的人和上名校的人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现在这句口号成了空谈。
中国父母喜欢随众,因为“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每年暑假,都有父母自发组团带着孩子去参观各类名校。有钱的出国参观,经济次一点的国内参观。数量之多,以致一些大学开始限制外来人员出入。
参观名校是为了激励孩子,目的非常明确:“好好学习,以后你也可以在这里读书,和某某某成为校友。” 上好大学是为了建立有利的社会关系,这是功利世俗的观点。但我们无法禁止父母在朝着俗的路上狂奔,因为社会风气如此。为什么我们只鼓励孩子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朋友?这和成年人渴望结交成功人士的初衷一样。
不仅父母,学校的眼界其实也越来越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培养一个健康的人”变成了“培养一个上名校的准成功者”。上名校本身没有错,但它应该位于教育目的的第二位、第三位甚至更靠后的位次。第一位的事必须是让受教育者健康地发育,享受到学习的愉悦。这样,哪怕考上的第一所大学不是最好的大学,但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会让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而现在,当“知识改变命运”等于能考上什么档次的大学、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当把应聘者被分为211、985和非211/985两个世界,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正成为短视教育带来的最大恶果。
当父母成为功利教育的维护者
即便很多父母都抗议过现行教育制度、认为它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但他们又自觉地成为现行教育制度的维护者。
曾有一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叫马小平,他在课堂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读很多课外书。这一做法竟然遭到很多家长的抗议。他们认为读课外书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专心学习,从而难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不仅高中阶段如此,幼儿园也被迫加入了竞赛队伍。父母为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双语教学(有外教最好)、先进的教学理念(蒙氏、华氏、国学等等)、课程丰富(拼音、识字、数学、珠心算是必学科目)……如果哪所幼儿园出于维护孩子的目的不让学算术和识字,那一定会被家长们摒弃,因为孩子会因此输在起跑线上。
而且家长还有一种天真的观念,认为所有的教育问题到上大学后就自动解决了。进入大学就有创造力了、进入大学情商就会提高了、进入大学就能学会独立、进入大学就能获得远大前程了。家长无法干涉的大学教育成为灵丹妙药。可实际情况是: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从幼儿园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人生赢家,但进入大学后反而成为了废物。
你对孩子有多大的信心?
有句古话,“三岁看老”。父母们似乎在孩子的童年阶段就看出了他的未来,因为他们拼命参与并成为孩子未来的实际缔造者。他们让孩子学了很多技能,并篤定这些技能日后都可派上用场。
也许有的真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那只能是与习惯、性格有关的东西。证书、奖状,也许更多是作为谈资和炫耀的存在。
一个人最后行不行,要到后来才知道。就像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要到他二十二、三十岁时才能看出他是不是有价值的球星。但大多数父母都等不及。因为他们看到太多年少成名的别家故事。
真正对孩子有信心的父母,也许是如心灵鸡汤文中那样无条件相信孩子的父母。他们总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这一点闪光足以抵消孩子若干缺憾。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有想象力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坚忍的人;
……
这样的相信比“相信孩子会取得成功”更接地气。但随大流的父母中,又有几人能坚持自己的初衷、愿意等到几十年后再检验自己的教育成果呢?
即便出了国,钢琴课也依然是最受华人妈妈欢迎的兴趣班。在国内,有超过4000万名孩子在学琴,到了国外,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改变。据我了解,在美国的华人家庭几乎没有哪家孩子不学琴的。不是学钢琴,就是拉小提琴,尤其是前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学钢琴的华人孩子可以用成群结队来形容。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教堂聚会,往钢琴那儿随便那么一坐的大孩子们,几乎都能弹出《致爱丽丝》。
但什么时候学琴、怎么学、买什么样的琴、请什么样的老师,基本上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父母们折腾得不亦乐乎,而且宁可不买房或者租次一点的公寓,也要给孩子买一台新琴,请他们能请到的最好的老师来授课。很多家长最开始也没有抱着要让孩子考级的想法,可一旦开始学,就必须得考了。因为父母们习惯用某个技术上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弹得好不好,就像STA的满分,钢琴还是要看达到多少级才心里有底。
这个时候,孩子还是没有发言权的。考不考级、什么时候考级,由父母和老师一起决定了。
从学琴这件事延伸开来,父母按照自己的标准代替孩子做选择的事其实很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华人妈妈,都会把家长权威制度贯彻到底,甚至在很多中西结合的家庭中引发冲突。而最终,通常都是狠心到底的“虎妈”赢了。这不仅与狠心程度有关,更与她们秉承的“天地君亲师”的秩序观念有关。
学钢琴、考级,由妈妈决定;学习的刻苦程度也由妈妈决定。我认识的大部分中国妈妈都确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因为学业的成就反映了父母养育子女的成就。如果孩子不是好学生,那只能表明哪里出问题了,并且父母没有尽到他们的本职。
“你要成为最好的。”不仅是学习,游戏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赢得游戏,在父母看来,孩子必然就没有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了,才是一段完美的体验。
这就是家长作风的表现。父母还要求孩子绝对尊重他们的地位—一个不可动摇的被尊重者形象。比如不能直呼父母的名字,不能在父母说话时出言打断,不能当面顶嘴等等。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定,一定会被当场责骂。
中国父母把责骂孩子视作天赋的权力。在美国,孩子属于国家,在中国,孩子属于父母。作为家长,有次我在女儿对我表示极度不尊重时骂了她是“垃圾”,后来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谈资和朋友提起时,立刻就感受到周围环境对我的排斥——在西方父母看来这是无法想象的事。
千百年来,中国都以儒家思想治国,强调“孝”,加上父母为孩子牺牲并付出了很多——中国人坚信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准备未来,让他们知道他们能做什么,并为他们提供能力、工作习惯和内心的自信,这些是别人永远夺不走的。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个社会也认为孩子必须花费他们一生的时间来报答父母,听从父母并让父母为他们而骄傲。
当孩子时,他们接受这样的观念;成为父母后,他们延续这样的传统。
你的眼界决定孩子能看到的世界
“我想让孩子见识更多的东西。”大多数父母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见识更多东西的途径,包括参加各种比赛,因为比赛是见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直接的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因为有可能拓展圈层,接触到自己以外阶层的生活方式;去旅行,这是最直观了解“世界无奇不有”的方法;至于观看展览、演出,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及阅读等方式,更是常见。
但极少有父母思考过这些举动背后的初衷:因为自己不懂、不了解、没有看见过,所以才把“变得更好”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孩子的未来。什么样的父母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一个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愿意提升自己、局限在狭窄世界里的父母,培养出一个理想中的孩子的概率,会有多大?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看世界
一个人成长时的第一课,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摩擦、妥协、合作、互相帮助。但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而言,这堂课消失了。因为他在家里是最弱小的,大家都会照顾他,只有获得没有给予,怎么能学会让步与合作?
即便有幼儿园教育也弥补不了。幼儿园只是独生子女的部分生活空间。在过去的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分割有限利益的时候肯定要相互妥协。但在幼儿园,并没有太多这样的利益分割。有多少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许多夫妻别说生两个孩子,就连一个,他们也感到相当大的抚养和教育压力。他们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上这堂课的条件,相反,囿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他们更习惯当自己孩子和别家孩子发生利益冲突时首先挺身而出。
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多数家长的期待是极荒谬的。即便是最愚笨的老太太,也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非她只有一个鸡蛋,她就会把它放在最好的篮子里。同样的道理,因为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就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及潜力,怎么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未来有保障、不输给别人,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读大学,因为大学是中国的工薪乃至中间阶层公认的最好的篮子。
可一個孩子要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人而异。不愿念大学的孩子未必没有其他出路。可我们的父母看到的其他出路是什么?出国留学。所以中国成为了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思想把父母的教育理念禁锢得太厉害了,所以他们难以接受孩子不读很多书,只是去做个推销员或者干其他手艺活。
看清自己可以走的路,这是比走出去看世界更重要的事。
健康的人和上名校的人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现在这句口号成了空谈。
中国父母喜欢随众,因为“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每年暑假,都有父母自发组团带着孩子去参观各类名校。有钱的出国参观,经济次一点的国内参观。数量之多,以致一些大学开始限制外来人员出入。
参观名校是为了激励孩子,目的非常明确:“好好学习,以后你也可以在这里读书,和某某某成为校友。” 上好大学是为了建立有利的社会关系,这是功利世俗的观点。但我们无法禁止父母在朝着俗的路上狂奔,因为社会风气如此。为什么我们只鼓励孩子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朋友?这和成年人渴望结交成功人士的初衷一样。
不仅父母,学校的眼界其实也越来越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培养一个健康的人”变成了“培养一个上名校的准成功者”。上名校本身没有错,但它应该位于教育目的的第二位、第三位甚至更靠后的位次。第一位的事必须是让受教育者健康地发育,享受到学习的愉悦。这样,哪怕考上的第一所大学不是最好的大学,但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会让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而现在,当“知识改变命运”等于能考上什么档次的大学、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当把应聘者被分为211、985和非211/985两个世界,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正成为短视教育带来的最大恶果。
当父母成为功利教育的维护者
即便很多父母都抗议过现行教育制度、认为它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但他们又自觉地成为现行教育制度的维护者。
曾有一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叫马小平,他在课堂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读很多课外书。这一做法竟然遭到很多家长的抗议。他们认为读课外书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专心学习,从而难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不仅高中阶段如此,幼儿园也被迫加入了竞赛队伍。父母为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双语教学(有外教最好)、先进的教学理念(蒙氏、华氏、国学等等)、课程丰富(拼音、识字、数学、珠心算是必学科目)……如果哪所幼儿园出于维护孩子的目的不让学算术和识字,那一定会被家长们摒弃,因为孩子会因此输在起跑线上。
而且家长还有一种天真的观念,认为所有的教育问题到上大学后就自动解决了。进入大学就有创造力了、进入大学情商就会提高了、进入大学就能学会独立、进入大学就能获得远大前程了。家长无法干涉的大学教育成为灵丹妙药。可实际情况是: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从幼儿园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人生赢家,但进入大学后反而成为了废物。
你对孩子有多大的信心?
有句古话,“三岁看老”。父母们似乎在孩子的童年阶段就看出了他的未来,因为他们拼命参与并成为孩子未来的实际缔造者。他们让孩子学了很多技能,并篤定这些技能日后都可派上用场。
也许有的真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那只能是与习惯、性格有关的东西。证书、奖状,也许更多是作为谈资和炫耀的存在。
一个人最后行不行,要到后来才知道。就像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要到他二十二、三十岁时才能看出他是不是有价值的球星。但大多数父母都等不及。因为他们看到太多年少成名的别家故事。
真正对孩子有信心的父母,也许是如心灵鸡汤文中那样无条件相信孩子的父母。他们总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这一点闪光足以抵消孩子若干缺憾。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有想象力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坚忍的人;
……
这样的相信比“相信孩子会取得成功”更接地气。但随大流的父母中,又有几人能坚持自己的初衷、愿意等到几十年后再检验自己的教育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