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用,屏蔽无用,我们怎么成了这样的父母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人父母的家长权威
  即便出了国,钢琴课也依然是最受华人妈妈欢迎的兴趣班。在国内,有超过4000万名孩子在学琴,到了国外,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改变。据我了解,在美国的华人家庭几乎没有哪家孩子不学琴的。不是学钢琴,就是拉小提琴,尤其是前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学钢琴的华人孩子可以用成群结队来形容。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教堂聚会,往钢琴那儿随便那么一坐的大孩子们,几乎都能弹出《致爱丽丝》。
  但什么时候学琴、怎么学、买什么样的琴、请什么样的老师,基本上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父母们折腾得不亦乐乎,而且宁可不买房或者租次一点的公寓,也要给孩子买一台新琴,请他们能请到的最好的老师来授课。很多家长最开始也没有抱着要让孩子考级的想法,可一旦开始学,就必须得考了。因为父母们习惯用某个技术上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弹得好不好,就像STA的满分,钢琴还是要看达到多少级才心里有底。
  这个时候,孩子还是没有发言权的。考不考级、什么时候考级,由父母和老师一起决定了。
  从学琴这件事延伸开来,父母按照自己的标准代替孩子做选择的事其实很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华人妈妈,都会把家长权威制度贯彻到底,甚至在很多中西结合的家庭中引发冲突。而最终,通常都是狠心到底的“虎妈”赢了。这不仅与狠心程度有关,更与她们秉承的“天地君亲师”的秩序观念有关。
  学钢琴、考级,由妈妈决定;学习的刻苦程度也由妈妈决定。我认识的大部分中国妈妈都确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因为学业的成就反映了父母养育子女的成就。如果孩子不是好学生,那只能表明哪里出问题了,并且父母没有尽到他们的本职。
  “你要成为最好的。”不仅是学习,游戏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赢得游戏,在父母看来,孩子必然就没有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了,才是一段完美的体验。
  这就是家长作风的表现。父母还要求孩子绝对尊重他们的地位—一个不可动摇的被尊重者形象。比如不能直呼父母的名字,不能在父母说话时出言打断,不能当面顶嘴等等。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定,一定会被当场责骂。
  中国父母把责骂孩子视作天赋的权力。在美国,孩子属于国家,在中国,孩子属于父母。作为家长,有次我在女儿对我表示极度不尊重时骂了她是“垃圾”,后来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谈资和朋友提起时,立刻就感受到周围环境对我的排斥——在西方父母看来这是无法想象的事。
  千百年来,中国都以儒家思想治国,强调“孝”,加上父母为孩子牺牲并付出了很多——中国人坚信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准备未来,让他们知道他们能做什么,并为他们提供能力、工作习惯和内心的自信,这些是别人永远夺不走的。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个社会也认为孩子必须花费他们一生的时间来报答父母,听从父母并让父母为他们而骄傲。
  当孩子时,他们接受这样的观念;成为父母后,他们延续这样的传统。
  你的眼界决定孩子能看到的世界
  “我想让孩子见识更多的东西。”大多数父母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见识更多东西的途径,包括参加各种比赛,因为比赛是见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直接的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因为有可能拓展圈层,接触到自己以外阶层的生活方式;去旅行,这是最直观了解“世界无奇不有”的方法;至于观看展览、演出,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及阅读等方式,更是常见。
  但极少有父母思考过这些举动背后的初衷:因为自己不懂、不了解、没有看见过,所以才把“变得更好”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孩子的未来。什么样的父母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一个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愿意提升自己、局限在狭窄世界里的父母,培养出一个理想中的孩子的概率,会有多大?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看世界
  一个人成长时的第一课,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摩擦、妥协、合作、互相帮助。但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而言,这堂课消失了。因为他在家里是最弱小的,大家都会照顾他,只有获得没有给予,怎么能学会让步与合作?
  即便有幼儿园教育也弥补不了。幼儿园只是独生子女的部分生活空间。在过去的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分割有限利益的时候肯定要相互妥协。但在幼儿园,并没有太多这样的利益分割。有多少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许多夫妻别说生两个孩子,就连一个,他们也感到相当大的抚养和教育压力。他们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上这堂课的条件,相反,囿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他们更习惯当自己孩子和别家孩子发生利益冲突时首先挺身而出。
  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多数家长的期待是极荒谬的。即便是最愚笨的老太太,也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非她只有一个鸡蛋,她就会把它放在最好的篮子里。同样的道理,因为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就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及潜力,怎么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未来有保障、不输给别人,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读大学,因为大学是中国的工薪乃至中间阶层公认的最好的篮子。
  可一個孩子要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人而异。不愿念大学的孩子未必没有其他出路。可我们的父母看到的其他出路是什么?出国留学。所以中国成为了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思想把父母的教育理念禁锢得太厉害了,所以他们难以接受孩子不读很多书,只是去做个推销员或者干其他手艺活。
  看清自己可以走的路,这是比走出去看世界更重要的事。
  健康的人和上名校的人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现在这句口号成了空谈。
  中国父母喜欢随众,因为“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每年暑假,都有父母自发组团带着孩子去参观各类名校。有钱的出国参观,经济次一点的国内参观。数量之多,以致一些大学开始限制外来人员出入。
  参观名校是为了激励孩子,目的非常明确:“好好学习,以后你也可以在这里读书,和某某某成为校友。”   上好大学是为了建立有利的社会关系,这是功利世俗的观点。但我们无法禁止父母在朝着俗的路上狂奔,因为社会风气如此。为什么我们只鼓励孩子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朋友?这和成年人渴望结交成功人士的初衷一样。
  不仅父母,学校的眼界其实也越来越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培养一个健康的人”变成了“培养一个上名校的准成功者”。上名校本身没有错,但它应该位于教育目的的第二位、第三位甚至更靠后的位次。第一位的事必须是让受教育者健康地发育,享受到学习的愉悦。这样,哪怕考上的第一所大学不是最好的大学,但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会让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而现在,当“知识改变命运”等于能考上什么档次的大学、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当把应聘者被分为211、985和非211/985两个世界,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正成为短视教育带来的最大恶果。
  当父母成为功利教育的维护者
  即便很多父母都抗议过现行教育制度、认为它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但他们又自觉地成为现行教育制度的维护者。
  曾有一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叫马小平,他在课堂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读很多课外书。这一做法竟然遭到很多家长的抗议。他们认为读课外书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专心学习,从而难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不仅高中阶段如此,幼儿园也被迫加入了竞赛队伍。父母为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双语教学(有外教最好)、先进的教学理念(蒙氏、华氏、国学等等)、课程丰富(拼音、识字、数学、珠心算是必学科目)……如果哪所幼儿园出于维护孩子的目的不让学算术和识字,那一定会被家长们摒弃,因为孩子会因此输在起跑线上。
  而且家长还有一种天真的观念,认为所有的教育问题到上大学后就自动解决了。进入大学就有创造力了、进入大学情商就会提高了、进入大学就能学会独立、进入大学就能获得远大前程了。家长无法干涉的大学教育成为灵丹妙药。可实际情况是: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从幼儿园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人生赢家,但进入大学后反而成为了废物。
  你对孩子有多大的信心?
  有句古话,“三岁看老”。父母们似乎在孩子的童年阶段就看出了他的未来,因为他们拼命参与并成为孩子未来的实际缔造者。他们让孩子学了很多技能,并篤定这些技能日后都可派上用场。
  也许有的真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那只能是与习惯、性格有关的东西。证书、奖状,也许更多是作为谈资和炫耀的存在。
  一个人最后行不行,要到后来才知道。就像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要到他二十二、三十岁时才能看出他是不是有价值的球星。但大多数父母都等不及。因为他们看到太多年少成名的别家故事。
  真正对孩子有信心的父母,也许是如心灵鸡汤文中那样无条件相信孩子的父母。他们总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这一点闪光足以抵消孩子若干缺憾。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有想象力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我相信孩子会成为一个坚忍的人;
  ……
  这样的相信比“相信孩子会取得成功”更接地气。但随大流的父母中,又有几人能坚持自己的初衷、愿意等到几十年后再检验自己的教育成果呢?
其他文献
生理裤大家都听说过,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具体用途,这缘于女性经期健康意识的淡薄。很多女性都没有经期专用的内裤,到了经期会自然而然地穿平时穿的内裤,而经期结束后,经期内裤还会继续穿。殊不知,平时内裤经期穿,经期内裤平时穿,都会导致一些妇科疾病的发生。生理裤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健康难题,它的特殊设计不仅能防止经期侧后漏的发生,还在内裤的底部和后部加了特殊面料,防水、透汗,防止经期感染。  经期内裤和平时的
期刊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85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该奖项,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人。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她发现的青蒿素对恶性疟疾治愈率达97%,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几十年里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对于获得諾贝尔
期刊
夏克立的人生在最近几个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1996年来到中国台湾,这个加拿大人身上的标签无外乎两个:女主持黄嘉千的外国人老公、混迹于各类宝岛综艺节目的小咖。然而,今年7月开播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3》(下文简称《爸爸3》),让在大陆名不见经传的夏克立以坐火箭的速度跻身内地最有名的“歪果仁”行列,他和混血女儿夏天以“暖萌”的姿态赢得了亿万观众的零差评,前不久,夏天还受邀在黄晓明和杨颖的超豪华婚
期刊
来自英国的25岁姑娘Jordan Bone,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妆博主,拥有数万粉丝。在她的教程中,无论是深邃的烟熏妆,还是精致复古的猫眼妆,她都能完美把握。可奇怪的是,她的化妆姿势总是很别扭,而且经常手嘴并用……  粉丝中渐渐有人不满:“你为什么要这样,很影响我的观感!”几年时间下来,这种怨言越来越多,终于,最近她上传了一段名为《我的美丽抗争》的短片解释了原因。在她的讲述中,大家被震撼了,才明白這
期刊
我们曾在广州、成都和重庆三地对百余位妈妈进行过调查:你认为你的孩子具有某种天赋吗?你会因此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吗?  90%的妈妈给出肯定的答案:是的,我的孩子有独到之处,并且我正在竭尽所能地对此进行培养。她们希望孩子能在未来进一步展现这种天赋,“它极有可能成为孩子长大后的谋生技能。”一位母亲在问卷调查中写道。  近80%的母亲会为错过孩子发展天赋的黄金期而懊恼,并因此怪罪于家中的老人或丈夫。“他们
期刊
我外公去世前,他跟我外婆分床同屋了两年多。他们的房间,就像酒店的标准间似的,两张床,两盏床头灯,中间一个床头柜。  听我妈说,当初,这个要求是外公提出来的。因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两口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外公在被查出患有癌症后,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药物反应,简直随时都会惊醒,外婆也跟着不得安寝。  于是,外公提出了分床睡。  外婆刚刚听完外公的决定,竟然半晌没说出话来,然后打电话叫我妈速回
期刊
因“一个人的毕业照”红了网络的北大毕业生薛逸凡曾引发网友激烈的讨论。细观她的教育经历,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家庭教育范本——不只是引导孩子的天赋、培养好习惯、重视情商教育这些“现代教育”手段,薛家父母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无为而治式地放任孩子自由探索,寻找目标,让她坚定地跟着梦想前进。  好奇心是财富  小时候,薛逸凡常装作大人的模样去和别的同学解释这个那个是怎么回事。她的说法有时能说服人,
期刊
提起珍妮弗·安妮斯顿,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经典美剧《老友记》中阳光开朗的瑞秋,然后,还有她人生标签上的那位著名的前夫——被媒体誉为全球最帅的男人:布拉德·皮特。  自从皮特被“坏女人”安吉丽娜·朱莉抢走后,两人不仅生活幸福频频高调秀恩爱,还成为好莱坞最著名的、令人艳羡的明星夫妻。这令安妮斯顿的粉丝非常不满:一个“坏女人”抢了好女人的丈夫,凭什么还能过得那么幸福!  然而,现实中,安妮斯顿却没按“弃
期刊
无所不用其极的留学准备  胡润研究院曾称,中国富豪是全世界有钱人中最热衷让子女在国外接受教育的。对中国传统教育不满的家长大部分也认为最好的出路是送孩子去留学——即使孩子不喜欢。调查显示,80%的父母会为子女储备留学基金。留学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不少孩子还在小学阶段就被家长送出了国门。  为了提前为留学做准备,从幼儿园开始,有能力的父母就为孩子选择了学费昂贵的国际幼儿园。上小学后,猛攻英文,研究选择
期刊
她给我写信,称斤称两地度量自己:“我从小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长大,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我985本科毕业,澳洲拿的硕士,现在国字号研究院工作……我从小学过几年芭蕾,钢琴十级……我离完美当然很远,但自觉也算85分女生吧。我不是不愿意成为副驾驶位上的女人,但正如您能想到的,现在我自己开车上下班,副驾驶位上只扔着包和杂物。”  虽然不忍心,我还是回信诚实以告:85分女生是最容易沦为剩女的一个群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