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学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加入更多的时尚流行元素,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方法更加个性化。大众化时代以其鲜明的娱乐性、功利性、商业性特征,一方面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关键词】数字化 大学语文
  一、数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大学语文研究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局部领域的研究,如教学方法的锐意改革,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说明大学语文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目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教学目的模糊化。这些年来,不仅仅是大学语文,包括中小学语文在内的整个语文学科均为社会诟病。出现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模糊,如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工具性的强化都加诸其上;仅对“语文”的理解就很难统一,或曰“语言文字”,或曰“语言文化”,或曰“语言文学”,或曰“语言文章”。无论是长期研究语文的专家,还是扎根一线的教师都难明究竟。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形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混乱的局面。
  (二)教学内容娱乐化与教材编写的经典化。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大学生作为时代急先锋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内很多高校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例如,湖北某高校大学语文讲周杰伦;北大教授孔庆东开设了“金庸武侠小说系列讲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讲鲁迅不如讲张爱玲受欢迎。
  (三)教学手段电子化。数字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是以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与当代城市娱乐文化、产业文化相结合,这为大学语文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如今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被视为落伍,当前没有进行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的学校越来越少,似乎以信息技术与复制为手段的传播方式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无结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大学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现代传媒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确实带来了很多实惠,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对动画、声音、图像等资料的重组,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原因分析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带来了很大弊端:视觉形象过于泛滥,课堂教学喧宾夺主,教学安排缺乏弹性。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朗读相比,它又有与语文学科相悖的地方。语文学科主张情感的体验与交流,这种情感体验与交流不仅仅需要营造氛围,同样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绪体验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更需要师生之间的眼神言语交流,朗朗的读书声对于大学语文课堂而言几近绝迹,这是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最适合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方式,却被我们以多媒体朗读代替,体悟体验被视听觉刺激取代。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之精神的生长和充盈。”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精心的板书设计、抑扬顿挫的朗读被现代化的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代替。过度依赖现代高科技手段,忽视人脑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将为我们塑造一代又一代只会复制的学生,思想和感悟是无法通过快捷手段来复制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数字化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注重了与时代、与世界接轨,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教学资源的继承研究和开发利用。
  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多地来源于中学语文,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兴起的互动教学法就是数字化时代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基本都是从国外输入,从建构主义理论到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从探讨交流到互动生成,没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本民族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自列强以武力打开我国大门,国人对本民族的东西就丧失了自信。20世纪90年代后,国人对外国理论外国文化的崇尚,说明在深层文化心理上我们依然对自己没有自信。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与研究沿用他国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全盘照抄显然是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是民族语言文化的悲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在未来一个阶段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上,毕竟这些是经过两三千年实践总结的经验结晶,更适合国人的接受心理。
  三、解决策略
  数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研究虽然很有成效,但使其更快发展还需做根本上的改革。
  (一)加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理论建构。这是当前大学语文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系统化的整体性理论建构,大学语文的改革将很难走远,继而影响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当前大学语文局部研究红红火火地展开了,但在关涉整个学科的根本性问题上却还存在太多争议,没有统一思想认识,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语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资源研究。包括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利用,处理好继承传统与融合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效融合,提升母语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母语教学研究的本土化。
  (三)巧妙融合经典与非经典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遴选既要避免盲目排斥非经典,又要防止出现唯经典是从、非经典一律打倒、固守传统经典的一边倒做法。两者兼顾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做到?比例如何把握?经典和非经典又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给学生?如果经典以可憎的面目出现,学生自然就会远离经典;如果过多选取大众流行文化,一味迎合学生口味、哗众取宠,可能使上课热热闹闹,下课脑中空空。这就需要巧妙融合经典与非经典的教学内容。
  (四)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需具备课堂协调能力、熟练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心理,明白其兴趣,并了解社会要求,紧扣时代脉搏。
  参考文献:
  [1]韩雪屏等主编. 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08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才能,进行创新。  一、设置疑问,制造悬念  设疑实质上就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诱
【摘 要】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本文引入“互动假说”及其相关理论,并希望对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视听说教学 互动假说  教育部自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后,众多高校纷纷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精读课调整为了读写课,听力课调整为了视听说课,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听说能力差的现状还
疫苗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传染病干预措施。国家免疫规划是疫苗重大公共卫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最佳方式,也是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重要体现。疫苗安全性监测和经济学评价研究积累的循证证据是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数学记忆力的相关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那么,底何是数学记忆能力,数学记忆能力又有何功效呢?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基础尚可但数学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缺乏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归纳,不能在大脑中形成牢固的记忆信号,解决问题的时候无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可见,数学记忆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记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标准有关探测器系统选择、最高透照电压规定说明、IQI位置的规定,进行了概括与分析说明。概括指出,按技术级别标准关于探测器系统选择规定基本空间分辨力和规格化信噪比作
针对在用压力容器钢板双边区域的长条状分层缺陷,采用相控阵0°垂直线性扫描方式,对相控阵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识别和判定双边区域的长条状分层缺陷。 Aiming at the long
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是及时发现免疫接种不良事件以减少其人群健康危害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安全性监测方式是依靠自发报告的被动监测,具有漏报率高、信息不完善等缺陷。主动监测是近年来由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新型监测方式,弥补了被动监测的不足。我国现有的疫苗安全监测系统仍为被动监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借鉴国际经验,加快主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本文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参考国际经验(基于同期刊出的文献资料的概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