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御史别走”“敬佩您的勇气与执着”“不要赤膊上阵”……近日,网络大V“御史在途”,也就是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在微博宣布辞职。他表示,要兑现承诺,以一人之力调查“金银花更名”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引来持续的舆论关注。
一位基层干部的去留,何以能引发网友的热议?无论是敏感的纪检干部身份,还是拥有20多万粉丝的“网络大V”名号,抑或是曾放出“对赌官帽”的豪言壮语,拥有芙蓉国度个性特征的陆群,哪个身份都有足够多被关注的理由。“既要干事,也要吆喝”,也难怪媒体不断冠其以“非典型官员”“另类干部”之名号。
但陆群的价值,不在于其高调,而在于其刚直。他细致调查,撰写内参,揭开“抓人逼供搞创收”的枉法乱象;上下奔走,为受伤工人讨要民事赔偿;对垒县委书记,声援被警方拘留殴打的讨薪农民工;叫板纸业企业,公开举报企业“排毒”污染生态……对他而言,个人得失并不是第一位的,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第一价值”。在这个动辄以“价值多元”作为遁词的时代,陆群对刚正不阿的坚守,总能给人以纯粹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也正因此,他才会赢得如此大分贝的掌声。
做正直的官,从来都不容易。唐代官员元结有这样一段轶事。有人教元结求权求位之道:“于时不争,无以显荣。与世不佞,终身自病。君欲求权,须曲须圆。君欲求位,须奸须媚。不能为此,穷贱勿辞。”元结却颇为不屑,对曰:“不能此为,乃吾之心。反君此言,我自作箴。与时仁让,人不汝上。处世清介,人不汝害。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终身如此,可谓君子。”不是争以显荣、佞以安身,曲圆以固权、奸媚以求位,而是忠于内心、直廉方正,这是元结的“官道”。这虽为人所赞颂,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时至今日,不少官员依然信奉“刚者易折,柔则长存”“谨言慎行”等处世哲学。有人搬出似是而非的论调,认为国家就像机器,腐败就像润滑油,机器里的润滑油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没有,指责陆群不应“管得太多”。面对这样明里暗里的指责,陆群曾以一首《屈子祠怀古》自况:“独清众浊孤身立,百怨千忧两泪淋。感恨平生何事最,行廉志洁少知音。”无论是作为一名国家干部,还是一名普通党员,都须臾不可忘却责任和使命。更何况,陆群是一名纪检干部,嫉恶如仇、不平则鸣,本就是其职责所在。
当然,为官清正并不等于不近人情。做“老好人”“太平官”固然不值得效仿,老成谋国则值得提倡。处处锋芒毕露,也会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在这方面,陆群身上也有瑕疵。面对同僚和上级时,他过于直率,或许曾出现过“有罪推定”的失误;在官场,他“不怕得罪人”,但过于没有顾忌,也可能破坏了秩序。与此同时,陆群对弱者又“太软”。他“看不得弱者的眼泪,经不起不幸者的一跪”,这也让他往往被情绪所左右,导致主观先行。陆群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坦言“我的个性不适合从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陆群身上的个性瑕疵,比起他的正直品格,是支流和主流的关系。作为纪检官员,这些瑕疵可以通过工作方法的改善、个人修养的提高而得以改进。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纪检官员没有这些正直的品格,即使再懂得官场规矩、再善解人意,又有什么用呢?唐太宗评价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于陆群这样的官员,亦可作如是观。他们嫉恶如仇,为弱者呐喊,照见的是社会公平的部分缺失。以他们为镜,可以在复杂而深刻的中国里,看到更多改革和法治的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为陆群的离开感到可惜,也期望社会给下一个“陆群”多一点耐心和包容。
一位基层干部的去留,何以能引发网友的热议?无论是敏感的纪检干部身份,还是拥有20多万粉丝的“网络大V”名号,抑或是曾放出“对赌官帽”的豪言壮语,拥有芙蓉国度个性特征的陆群,哪个身份都有足够多被关注的理由。“既要干事,也要吆喝”,也难怪媒体不断冠其以“非典型官员”“另类干部”之名号。
但陆群的价值,不在于其高调,而在于其刚直。他细致调查,撰写内参,揭开“抓人逼供搞创收”的枉法乱象;上下奔走,为受伤工人讨要民事赔偿;对垒县委书记,声援被警方拘留殴打的讨薪农民工;叫板纸业企业,公开举报企业“排毒”污染生态……对他而言,个人得失并不是第一位的,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第一价值”。在这个动辄以“价值多元”作为遁词的时代,陆群对刚正不阿的坚守,总能给人以纯粹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也正因此,他才会赢得如此大分贝的掌声。
做正直的官,从来都不容易。唐代官员元结有这样一段轶事。有人教元结求权求位之道:“于时不争,无以显荣。与世不佞,终身自病。君欲求权,须曲须圆。君欲求位,须奸须媚。不能为此,穷贱勿辞。”元结却颇为不屑,对曰:“不能此为,乃吾之心。反君此言,我自作箴。与时仁让,人不汝上。处世清介,人不汝害。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终身如此,可谓君子。”不是争以显荣、佞以安身,曲圆以固权、奸媚以求位,而是忠于内心、直廉方正,这是元结的“官道”。这虽为人所赞颂,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时至今日,不少官员依然信奉“刚者易折,柔则长存”“谨言慎行”等处世哲学。有人搬出似是而非的论调,认为国家就像机器,腐败就像润滑油,机器里的润滑油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没有,指责陆群不应“管得太多”。面对这样明里暗里的指责,陆群曾以一首《屈子祠怀古》自况:“独清众浊孤身立,百怨千忧两泪淋。感恨平生何事最,行廉志洁少知音。”无论是作为一名国家干部,还是一名普通党员,都须臾不可忘却责任和使命。更何况,陆群是一名纪检干部,嫉恶如仇、不平则鸣,本就是其职责所在。
当然,为官清正并不等于不近人情。做“老好人”“太平官”固然不值得效仿,老成谋国则值得提倡。处处锋芒毕露,也会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在这方面,陆群身上也有瑕疵。面对同僚和上级时,他过于直率,或许曾出现过“有罪推定”的失误;在官场,他“不怕得罪人”,但过于没有顾忌,也可能破坏了秩序。与此同时,陆群对弱者又“太软”。他“看不得弱者的眼泪,经不起不幸者的一跪”,这也让他往往被情绪所左右,导致主观先行。陆群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坦言“我的个性不适合从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陆群身上的个性瑕疵,比起他的正直品格,是支流和主流的关系。作为纪检官员,这些瑕疵可以通过工作方法的改善、个人修养的提高而得以改进。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纪检官员没有这些正直的品格,即使再懂得官场规矩、再善解人意,又有什么用呢?唐太宗评价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于陆群这样的官员,亦可作如是观。他们嫉恶如仇,为弱者呐喊,照见的是社会公平的部分缺失。以他们为镜,可以在复杂而深刻的中国里,看到更多改革和法治的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为陆群的离开感到可惜,也期望社会给下一个“陆群”多一点耐心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