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码头基桩损伤的光纤光栅传感阵列识别

来源 :光学精密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dma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高桩码头基桩损伤的检测,对基桩挠度测量方法、静态损伤特征及损伤识别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基于应变与曲率、曲率与挠度的关系,采用两列对称布置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阵列,实现了高桩码头基桩损伤前后挠度的测量;推导了多损伤条件下的基桩挠度函数,分析了基桩损伤的静态特征,确定了损伤识别指标;提出了高桩码头基桩分段损伤识别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与物理模型实验进行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损伤与预设损伤的位置基本一致,损伤程度的测量误差最大为3.3%.物理模型实验表明,预设损伤位于实测损伤范围之内,且基桩截面损伤系数与实测损伤程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度为0.8875,即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能有效识别损伤.本方法对于损伤前后基桩均适用,且具有物理意义明确,不依赖优化算法,可长期监测等优点,满足高桩码头基桩损伤的监测需求.
其他文献
为了研制结构紧凑、低功耗和本质安全的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系统,光子晶体光纤气体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参数的优化,可将90%以上的光场模式束缚在纤芯附近,从而将气体检测的相对灵敏度提升到60%以上,限制损耗降低到10-8 dB/m.对光学模式的调控依赖于纤芯微结构参数和包层光子晶体空气孔的阵列排布的优化,以期获得更高的相对检测灵敏度和更低的光学损耗;接着,针对端头反射式、光纤光栅波长调制型和不同光纤复合型的气体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端头反射式结构最为简单,然而难以保证气体分子的高效交换.
宇宙线事件是CCD和CMOS空间探测图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目标的识别和提取造成了干扰。对于空间天文观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文位置定标的识别算法,并在230帧嫦娥三号月基光学望远镜的CCD图像中,共检测到29 731例宇宙线事件。与传统的拉普拉斯算法相比,本算法检测到的宇宙线事件总数多11.14%,多出的部分主要是形态与星像类似的宇宙线事件;在拉普拉斯算法检测到的样本中,98.07%可被本算法检
为了提高超声悬浮轴承性能,提出了一种径向包容式超声悬浮轴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扁壳理论和弹性力学建立了轴承壳体结构固有频率和径向挠度的数学模型,以壳体结构的长、半径、壁厚3个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壳体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径向挠度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从求解得到的Pareto解集中选择一组最符合设计要求的解,即长40 mm,半径10 mm,壁厚2 mm作为优化结果.为了验证本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制作了3组轴承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轴承结构兼顾了超声悬浮轴承对固有频率和径向挠
为了提高曲率半径的测量精度,提出后置分光瞳激光差动共焦曲率半径测量方法,研究了后置分光瞳差动共焦测量原理和虚拟针孔定位算法.在共焦测量系统的探测光路中通过D型光阑遮挡,使一半测量光束聚焦在焦面探测CCD,采用虚拟针孔定位算法对该CCD探测的艾里斑进行分割焦斑差动相减归一化探测,然后利用差动共焦曲线的零点对被测件的“共焦”位置和“猫眼”位置进行精确定焦并测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曲率半径的高精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的曲率半径为-121.2094 mm,测量重复性优于5×10-6,无需根据测量物镜
针对当前日盲紫外光通信系统接收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对日盲紫外波段不灵敏、响应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转换以提高信号探测响应度的紫外光通信接收方案.该方案利用二种波长下转化材料(掺Sn-硅酸盐荧光玻璃1和掺荧光染料聚苯乙烯2),通过LED@270 nm激励实现了450~650 nm的可见光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接收端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窗口前贴附荧光下转化材料后,它对270 nm发射光的探测响应度明显增强;在1 kHz频率调制下,掺杂Sn-硅酸盐玻璃可使探测器的接收响应度提高1.5倍;当光源调制速率低于1
1首飞情况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9月2日,美国小型运载火箭创企——萤火虫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研制的两级液氧/煤油小型运载火箭"萤火虫-阿尔法" (Firefly Alpha,下文简称"阿尔法")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进行首次入轨发射试验。起飞2.5min后,火箭明显偏离预定飞行路径,随即在高空爆炸解体。萤火虫航天公司成立于2017年,其前身是成立于2014年的萤火虫航
期刊
1引言rn受地缘政治和历史传统影响,欧盟与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国家保持着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该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欧盟传统势力范围.在卫星导航领域,阿拉伯国家一直是欧盟开展卫星导航国际合作的重点和战略支点.整体上,欧盟在阿拉伯国家开展卫星导航合作以推广“欧洲地球静止导航重叠服务”(EGNOS)系统为主,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
期刊
作为分焦平面型偏振成像系统的核心光学器件,微偏振阵列(Micropolarizer Array,MPA)对场景目标偏振信息的重构有着重要影响。针对传统2×2 MPA存在的图像分辨率损失和瞬时视场误差等问题,以及现有模型仅能设计2×N系列MPA的局限性,基于傅里叶频域提出了一种可涵盖2×N系列和N×N对角系列MPA排布模式的设计模型,并优化设计了3种新型对角排布的MPA。通过理论分析、外场实验和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