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小学生家长要做的三件事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决定人生的关键时期却只有几个,而5~10岁是这几个关键时期里的关键。这个时期孩子正上小学,自我认知还没有完全形成,对父母的意见还比较能接受。因此,父母完全可以为孩子做些事情,帮助孩子把这关键的一步走好、走稳。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你再想去影响孩子,就很困难了。
  今天,我们请到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教授,请他和家长朋友们谈谈,5~10岁的小学生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赢得未来。
  第一件事:引导孩子爱学习
  记者(以下简称记):对中国家长来说,孩子以后能否有个好前途,与孩子爱不爱学习紧密相关。很多家长谈起孩子满面春风,说孩子聪明、漂亮、能干,但一说起孩子的学习,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脸色由晴转阴,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神情。李老师,我曾听您在讲座中说过,孩子爱不爱学习,取决于家长在孩子5~10岁的干预,这是真的吗?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呢?
  李子勋(以下简称李):5~10岁是孩子形成行为习惯和内部规则的时期,家长们在这个阶段干预,最容易收到良好效果。而学习是决定一个人这一生能走多远、飞多高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在各种场合告诉家长朋友们,在孩子5~10岁期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导孩子爱学习。
  你问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我觉得大家不妨先思考一下:5~10岁的孩子干什么不会被批评,干什么会被批评?一般来说,孩子在家玩、看电视,父母很少管,唯独学习,父母管得严、管得紧。孩子学习时,父母让他坐直了,眼睛离书本远点,不然会近视,字写错了会骂孩子,作业做错了可能还会打孩子。假如孩子做这件事会受到责骂,做那件事就不必担心责骂,你说他会去做哪件事呢?当然是后者了!
  所以,我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学习打骂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恰恰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这个阶段的孩子左脑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他关注的是父母的表情和态度,如果你总因为学习骂他,会导致他一学习就紧张,自我感觉糟糕。而当孩子玩时,你喜笑颜开,会让他无意识中觉得他玩的时候父母会快乐,他自然就拼命玩。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爱玩,不怪孩子怪父母,是父母的态度导致了这个结果。
  5~10岁的孩子,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是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让他得到绝对的自由。当他读书时,你要高兴,他歪着看、倒着看,都不要管他。他字写歪了,你要高兴;他题做错了,你也别生气……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孩子看电视时,你让他坐直,要不然,以后成了驼背就难看了;孩子吃饭时,要有规矩,嚼东西时不说话……总之,你要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在学习上,你不要跟他较劲儿。孩子看书时,天大的事也不要打扰他。有人打电话找孩子,你可以告诉对方孩子正学习呢,等会儿再打来。如果有必要,爸妈可以不看电视或者带着耳机看电视。因为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很重要,谁也不要打扰他。同样,爸妈看书时,孩子也要保持安静。
  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看书、学习,什么时候就有了自由,而其他时候是没有这种自由的。这样,孩子就会建立起学习的神圣感,学习也就成了快乐的事。
  记:假如孩子打游戏,家长不明确地表示反对,却告诉他要坐直,手放哪里,眼睛离荧屏多远,甚至拿出尺子来量量,估计孩子很快就不玩了。因为他觉得太受约束,太没自由了。呵呵,这招很新鲜,值得家长们一试。
  李:我建议家长帮助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历史、绘画、钢琴……什么都行,反正在某一点上把他的水平提到一定高度。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模型、拼图,觉得影响了学习。其实,孩子对课本之外的把控和理解,会带动包括记忆在内的其他智力的发展。
  家长最应忌讳的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孩子不同,个性不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学校学习的。学习不好的孩子有其独特的智力特点,或许他只是不适应学校刻板的学习方式而已。就整个校园生活而言,小学是能让孩子爱上学习的阶段。家长不能光看分数,小学成绩的优劣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只要孩子喜欢学习,就别管分数的高低。
  在多年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孩子是否喜欢学习与学习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在5~10岁期间,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他不可能不爱学习。因为人的本性是要快乐而不要痛苦的。如果学习很痛苦,就算打死他,他也不学。他觉得你打我现在是短痛,以后是长痛,你打吧,熬过去我就不用学习了。这就是本性。儿童不是哲学家,他的智慧体现在当下。
  第二件事:为孩子建立规则
  记:在采访和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般来说,学习好的孩子生活习惯也好,做事有条理,在生活中比较懂规则。
  李:的确是这样。学习好的孩子普遍比学习差的孩子明事理、懂规矩。所以,家长朋友们能为孩子做的第二件事是建立规则。
  孩子长到5岁,家长一定要开始为孩子建立规则。孩子生气了,允许他生气,但不能撕爸爸的书,那些书是宝贝,你撕了爸爸会生气的,会打你。这个时候,要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但要记住,不要给孩子制订太多的规则,规则太多,孩子根本记不住。调查中,我发现北京师范大学只有8条校规,很好记,所以学生们记住了。而中学有200多条校规,老师都记不住,何况孩子?因而中学是混乱的。
  规则过多,反而无法形成内部规则。如果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定下大量规则,孩子则完全没有能力形成自我规则,一切都是服从。内部不能形成规则的孩子只能够依赖外部规则,他到任何地方对规则都敏感。当没有外部规则时,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像很多学生在家里被很多规则控制,学习很好,一旦考上大学离开父母,规则丧失,他内部没有形成规则,突然间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所以在孩子5~10岁时,爸爸妈妈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形成内在规则。爸爸妈妈要从自身做起,因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
  在制订规则的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决策自由和承担责任的机会。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只给孩子制订一个规则,那就是尊重爸爸妈妈。比如,孩子去摸电源,妈妈说:“别这样,宝贝,这会让妈妈担心电打到你。”孩子听了,就不去做,他不做的原因不是妈妈不让他做,而是他尊重妈妈的意见。
  制订规则后,家长要做的就是温柔地坚持。也要允许孩子在特定时候例外,比如过年、过生日,但其他时候不能讨价还价。这样,孩子就会养成自觉的习惯,不管干什么都会自觉,包括学习。
  记:人们都说,家庭教育是门艺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技巧。您看,家长在给孩子建立规则时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李:家长在为孩子建立规则时有个技术问题,就是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孩子不爱干净,千万不要提醒他是个不爱干净的人。
  你需要他爱干净,要提醒他干净的部分,不要提醒他不干净的部分。比如,今天你说,宝贝,你的脸怎么那么脏啊?孩子一听,赶快把脸洗干净。第二天,你又说,你的脸干净了,可脖子还是脏的啊。孩子赶紧又把脖子洗干净。你又说,看你小手黑的!孩子又去洗手。结果,你又发现他的膝盖是脏的……反正你总能看到孩子不干净的地方。开始,孩子可能会听话去洗干净,可时间久了,他就会放弃努力。他不断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脏孩子,可你不断指出他还有脏的地方,孩子的努力总是白费,干脆他就不努力了,因为他认同了你的看法,他就是一个邋遢的孩子。
  妈妈的初衷显然不是这样。为了达到初衷,看到孩子的脸脏时,你可以这样说:“哇,你的鼻子好干净,我要亲一下。”这样,孩子第二天会把整张脸洗干净,好让你亲。为什么?因为妈妈的话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爱干净的孩子。慢慢地,孩子会自我认同,我是一个爱干净的孩子。
  同理,如果孩子小气,你就要找机会夸他大方。只要他把一个东西送给别人,哪怕是他不要的,你也要夸奖他:“儿子好棒,那么大方,妈妈小时候都做不到。”那下次,他就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与人分享了。
  心理学上有个惯常的说法,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想老虎,就千万不要提老虎。早上你对孩子说:“儿子,你今天千万不要想老虎,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想,就是不能想老虎,千万要记住啊!”当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时,你在后面追问:“儿子,我告诉你要记住什么啊?”儿子回答不要想老虎。回到家,你问儿子,你想老虎了吗?儿子说,想了。妈妈问为什么?还用问吗?孩子当然想了,你整天提醒他,他能不想吗?
  又比如,妈妈由于某件事情生气了,这件事情激发了她内心的焦虑,她怀疑孩子对她说谎。妈妈觉得诚实非常重要,对孩子是否撒谎异常敏感起来。孩子说任何话,妈妈都盯着孩子,心里嘀咕孩子是不是在撒谎。孩子不断挣扎,努力证明自己没有撒谎,妈妈不断寻找证据,证明孩子不老实。结果,孩子努力一段时间后,最终放弃抵抗,接受了妈妈的暗示:我是个撒谎的人。孩子到了青春期,因骗人被抓,妈妈痛心而又“骄傲”地说:“他5岁时,我就知道他是一个骗子!”
  第三件事:帮助孩子理解、控制情绪
  记:您这番话是告诉家长朋友们,如果你希望孩子有好的行为,应该在最初时加以引导,然后慢慢正面强化,这样孩子才会变成你希望的人。
  那么,小学生家长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李:5~10岁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决定孩子未来好坏的很多东西就在这个阶段慢慢形成,并固定下来。它除了是规则的养成期,还是形成行为模型、情感模型体系的掌控期。如果你想让孩子以后成为一个出色、优秀的人,那么最好能在这个阶段帮助孩子认识、理解,并最终学会控制情绪。这也是家长朋友要为孩子做的第三件事。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情绪本身没有过错,悲伤、愤怒和高兴、喜悦一样,是人的自然情绪,不要因为自己或者他人出现了这种情绪就感到内疚或者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是一个复杂体系,但中国家长通常喜欢“二分法”,非黑即白,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造成的,总喜欢以对立的方式看世界,这不好,甚至很糟糕。我希望,家长能平和地帮助孩子理解各种情绪,孩子理解了各种情绪,其实也意味着理解了自己和他人。
  在儿童5~10岁时,家长要引导、鼓励孩子说他想说的话,表达他想表达的意思。家长要跟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教育。很多妈妈说,我跟孩子交流得很好啊,从孩子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我一直都在管教他。其实,妈妈是一厢情愿,孩子的想法却是:“妈妈怎么还不闭嘴?”这对孩子来说,不是交流而是伤害。
  在这个阶段,要引导孩子识别各种情绪,包括一些容易被人耻笑的负面情绪。比如,你可以告诉儿子,男孩和女孩一样,感到伤心、痛苦,可以哭,但不要像女孩那样哇哇大哭就行了。要爱护小动物,不要踩踏草坪,要帮助年老体弱的人。让孩子将心比心地去感觉他人的需要,这样孩子就会有一颗善良的心。
  要允许孩子有情绪波动,让他知道愤怒、喜悦都是一时的,不会永远不变,情绪像水一样流淌。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大家要彼此理解。
  最后是情绪管理,孩子在5~10岁时,如果父母脾气不好,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要学会自我克制。这样,孩子就会懂得,情绪是河水,河水在河床上流动,于人于己,都是妥当而正确的。如果不加控制,让河水肆意泛滥的话,很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难以收拾的后果。
  记: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好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希望今天的这番谈话,能让更多的家长朋友们明白这一点,并在人生的紧要处,认真、切实地帮孩子一把。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与南京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历史学前沿论坛”拟于2010年10月在南京大学举行。此前,《历史研究》编辑部分别与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了第一届(2007年11月)、第二届(2008年11月)、第三届(2009年12月)历史学前沿论坛。
1.小毛猴在練习“竖蜻蜓”。
在我儿子18个月时,我和他爸爸离婚了,现在他26个月,我带他出去玩,别的小孩打他,他只会躲,好像很怕,可在家,他会打他爷爷、奶奶和我,为何他见其他小孩会怕?单亲家庭容易给孩子
今天是小铭铭一周岁的生日,看着茁壮成起来的孩子,回想这一年来我们付出的辛苦和孩子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Today is the birthday of Xiao Ming
4月16日,马钢正式启动“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是省部共建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并获
编辑先生:在香港解决纠纷和解谈判中通常涉及“无损权利”规则,贵刊能否介绍一下这一规则的主要内容?上海王xx女士王xx女士:您来信中所询香港法律中的“无损权利”规则,我在
支配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力量在那里,如何使 企业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增加投入,发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搞好经营管理,等等。
我院遵照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局的指示,应张家湾及宋庄人民公社的邀请,组织了郊区农村结核病普查小组,分别于1958年11月23日一12月1日及1959年1月12日—27日,先后在张家湾公社
巧克力色脓液是诊断阿米巴肝脓肿的可靠依据,但肝穿刺常因抽得血液而终止,以致影响诊断与治疗。文献(3)上曾纪录有开始多次穿刺均抽得血液,但稍过时日最后仍以穿刺获得巧克
该防水涂料系由经化学处理后的粉煤灰与高聚物及化学助剂配制而成的水溶性材料。本文介绍其原材料构成、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及性能,并对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