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主客皆修的“以明明道”思想

来源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rn人类的远祖们早有自觉寻求光明的潜意识,以此为基础,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明”逐渐成为各类意识形态皆须思考的问题,进而上升为一些著名思想家的核心范畴.《庄子》一书就多次提到了“明”,据笔者统计:“明”在《内篇》中出现了22余次,《杂篇》中出现了26余次,《外篇》中更是出现了52余次.尽管多处之“明”还是一般意义上的运用,但像《齐物论》以下定义方式提到的“以明”、“莫若以明”等,已上升到概念、范畴的层面.关于庄子之“明”也一直是庄子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只是人们在解释这个范畴时,多从主体修养提高的层面来说的,而未能贴切把握主客皆修层面以及修养提升的层次.西晋郭象在《庄子注》中说:
其他文献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描写的是伽西莫多受刑以及人们群聚围观的场景。在这里请先容笔者谈谈伽西莫多为什么会受刑,所受的惩处是什么
期刊
那个下午,我和一帮小伙伴一起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终于爬上去了,心惊肉跳地蹲在石架上,尽量往里靠。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吓得我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点儿,”我软弱地哀求道,“
期刊
精彩阅读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诗人的身上,一格一格的,很关。揉揉惺忪的眼睛,温暖的感觉,传遍全身。仿佛是一夜之间,春天已占领了小小的山村。  窗外,是谁的叫声如此亮丽?在林子里转来转去,最后,又沿着一束阳光的道路钻进书房。诗人舒展了一下手臂,细细倾听。这些清新的声音,让再心灰意冷的人,也会重新注满希望和信心
期刊
期刊
我于1989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古代文论第6届年会上小组发言,首次创议我们应该使用中国古代文论来评论和研究西方文艺名著,作为古代文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并在1992年出版的专著
期刊
老家藏在深山里。  严格来说,这是我爸的老家。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这里先后走出了他们六个兄弟姐妹,只留下了不愿离开的爷爷奶奶。  以前未通公路时,每年寒暑假回老家对年幼的我来说都是一次磨炼。沿着湾岙村里的一条小路一直往里走,再盘旋而上,依次经过石板路、黄泥路,以及几段条石砌成的参差不齐的台阶,再经过长长的羊肠小道,整个过程要花费两个多小时。我自幼胆小体弱,体育运动无一擅长,上山还好,大人们连
期刊
由“推敲”谈字句锤炼  “推敲”,是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载:  (贾)岛字阆仙,范阳人也……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游心万仞,虑入无穷……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勝。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后复乘闲策蹇,访李余幽居,得句云:“鸟宿池
期刊
一、对“文学自觉”说争论的反思rn最早将“文学自觉”一说引入中国用于评价魏晋文学的中国学者是鲁迅,虽然之前日本学者铃木虎雄于1925年出版的《中国诗论史》已提及此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