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流框架下刑法修正的议程设置逻辑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修正的议程设置逻辑具有模糊性,可引入多源流框架予以厘清.基于多源流框架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以及刑法修正的特殊性,可以确定刑法修正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其中,实害指标或风险预警、焦点事件、刑法实施反馈、前置法变动是其问题源流的形成机制,政策共同体尤其是刑法学者的出入罪建议是其政策源流的形成机制,执政党理念、政治精英的推动、国民情绪是其政治源流的形成机制.当三流融合、政策溢出效应显现之时,政策之窗开启,刑法修正的议题受政策活动家的推动进入立法议程之中.多案例检验和单案例深描显示,多源流框架对刑法修正的议程设置逻辑具有解释力,这一分析有助于刑法修正议程设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刑法修正的特别之处也可以为多源流框架的发展提供智识启迪,有助于拓展多源流框架的知识资源和适用范围.
其他文献
随着公共服务建设事业的发展,农村社区治理中逐渐会出现因公共服务内外要素引发的职能缺位、需求难以满足、供需失衡及群众上访的社会风险,制约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建构模型的手段分析发现,服务主体权责、农民受教育程度、服务供给机制、地方性社会网络和社区文化环境对诱发社会风险的关联性较大。为此,提出相应的治理模式和防范路径,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与其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是辩证统一的,在实现本体论革命的过程中,他同时推动了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变革。在本体论维度上,马克思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创立了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在认识论维度上,他批判了传统认识论的思辨性、直观性,创立了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论;在辩证法维度上,他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创立了实践的历史辩证法;在历史观维度上,他将唯心主义从这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创立了唯物史观。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及其理论贡献的探讨,既要从本体论层面展开,又要深入到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领域中,从
国际人权诞生于二战时期,其核心是国际人权标准及国际组织的人权责任,突出体现在《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条款以及在其基础上的联合国人权活动.战后初期的美国延续了对联合国活动的国际主义支持,不少社会活动家积极使用国际人权话语的普遍性为其国内政治服务.这在扩大国际人权影响力的同时,引起了美国国内的质疑和反对,美国在法律、政治及权利理念上的例外主义成为其主要依据,以美国律师协会为代表的反对力量尤其警惕国际人权对美国内政的干涉.反国际人权话语推动着国际人权在美国的异化,最终促使共和党政府转向否定国际人权立法的新政策.战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的方法,采取2003-2018年统计数据,揭示了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与区域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①化肥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山东省农业碳排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特征,根据区域差异分为“持续下降型”、“先上升后下降型”、“波动下降型”三种类型。②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表现为先下降后反弹的特征。③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强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的过程;从区域差异看,鲁西地区差异最大,鲁东地区呈现反复波动状态,鲁中地区呈现先波动上
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简要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发展我国加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并进行了探讨当前的大学辅导员在
“体教融合”并非一个新概念,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国新时期提出的“体教融合”被赋予新的内涵,近些年来成为体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梳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利抓手,是发展农业农村和富裕农民的有效方式。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农民精神贫困无疑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制约因素。当前,由于农村经济条件限制、教育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政府的忽视和农民自身保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精神异常贫困,具体表现为迷信思想盛行,科学知识匮乏;依赖思想浓厚,内生动力不足;价值观念落后,陋习积重难返;工作态度消极,进取意识不强;利己主义明显,大局意识淡薄。为此,应继续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
习近平主席2014年文艺座谈会讲话指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本文从美术创作和中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角度,着眼于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结合,旨在该研究的实际指导意义;以中西艺术比较的视角,从艺术语言、艺术修养和情感的艺术表现几个方面,对朱德群的作品意境作了深入分析,他的作品意境更多倾向于中国画所追求的“境生相外”、“气韵生动”,同时具有西方现代绘画光线和色彩的魅力,通过研究朱德群融合中西的艺术,可以在认识和实践上指导我们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有着深刻的生成渊源,需要放在理论、历史与实践的多重参照系中加以定位。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艰苦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生成逻辑的历史之维;马克思关于人民主体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本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生成逻辑的理论之维;当代话语中党所面对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多重挑战以及党在面临时代挑战时的现实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生成逻辑的实践之维。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琼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状况进行概括分析,发现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总体向好:乐于奉献、职业定位准确、乐于接受挑战、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但是仍然存在着成就感不强、扎根农村意愿弱、锐意创新信心不足以及对村官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等思想问题。结合上述思想状况产生的原因,可以通过拓展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空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引领作用和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活力等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