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外向型发展中银行的机遇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外向程度的加深,中小企业走出去,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也越发突出。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金融服务不足金融支持相对薄弱的问题,这对银行业而言也意味着机遇,双方可以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实现共同的发展和共赢。
  
  发展前景看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经济的外向程度越来越深,外贸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反映在国际收支上,1982年我国国际收支总规模是540亿美元,国际收支与GDP的比重是19%,到2006年,国际收支的总规模达到3.33万亿元,国际收支和GDP的比重是127%,国际收支总量已经超过了GDP的总量。这个指标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参与越来越充分。这也意味着我国企业的涉外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外贸和进出口活动越来越频繁,企业对外投资以及在海外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活动规模日趋扩大,我国经济利益也相应逐渐扩大。但同时,金融业为整个企业界海外经营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还不够, 这后面有数据作为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引进和吸引外资的政策,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我国发展经济、加深与世界经济联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70年代末、80年初国内储蓄不够,储蓄少于投资,这时候客观上需要资本流入,另外就是当时技术比较落后,先进设备不够,需要通过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管理。总的来说, 改革开放前期,引进外资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经常项目收支出现顺差,而且近年来非常大,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中国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净资本流出国家,这是国际收支领域一个巨大的改变。中国从资金短缺的国家变成盈余国家,从需要引进外资的国家到需要输出资本的国家,发生了一个转变。反映在外汇政策上,改革开放初我国整体外汇收入较少,外汇储备总量低,对于外储管理比较严格,整体上是奖入限出政策,如实行结售汇制度,出口向银行结汇,进口向银行申请。此前我国对于外资流入给予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而对于资金流出,如对外投资,包括一些涉及到资本项目方面的如外出旅游、留学,以及一些消费型的支出等实行限制。企业在取得外汇方面不方便,对外投资受到严格限制。由于总体上引进为主,奖入限出的政策,导致最近几年资本项目顺差较大,外商投资增长强劲,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比较严重,2005年资本项目的顺差稍小,2006年资本项目的顺差有所下降。
  目前,我国在外汇管理方面由奖入限出、鼓励流入到强调进出平衡、鼓励流出、疏导流出,这为企业提供了机会。以前企业对外投资,首先是企业没有外汇收入和外汇来源,其次是有来源后也要结汇,企业的外汇收入卖给银行,银行再卖给国家,企业走出去受到极大限制。外汇管理方面的政策调整后,客观上为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资金融机构海外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机构和网点进行运作。同时,近几年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外汇储备的巨额积累,这对于企业走出去,实现外向型发展,有了足够的实力支持。
  
  银行的商机
  
  中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有几种类型。第一是到上游产业投资,获得稳定原材料供应源。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加工制造能力很强,由于产品销向全球市场,原材料供应某些方面出现不足,如近几年铜铝的需求量很大。为了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和持续,企业有必要到原材料产出丰富的地方去设厂、合资、合作、办企业,保证原材料的供应。第二是市场开拓,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和直销网点,绕开贸易壁垒。我国目前国际收支顺差较大,贸易摩擦也较多,国际上存在一些贸易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劳工政策壁垒、法律壁垒等,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可以避开这些壁垒。此外是技术和品牌,国内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但资金比较充足,国外有核心技术,但可能面临资金约束,或不愿在这个领域继续经营而选择退出,这时候国内企业可以走出去,通过并购等手段得到相应技术。另外,对于品牌的追求,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品牌可能退出来,而国内企业技术过关,但品牌不够,可以通过走出去战略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最后是劳务输出型,我国劳动力供应非常充分,特别是中西部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海外有些工程如工程承包和工程建设领域,缺乏劳动力特别是熟练的劳动力,这时就需要有相应的劳务输出,企业可以专门组织劳务输出,发挥国内的比较优势。
  我国近几年实施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以前主要是利用国内国外市场,现在不仅是利用两个市场的问题,还要同时开发国内和国外市场, 走出去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企业外向型发展必然产生相应的金融需求,最简单地说, 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要有相应的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出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和相应的保险需求等,这给国内金融机构提供了业务机会。此外,企业对外投资会面临资金缺口,产生一些融资需求,一些企业的资本比较充分,但海外投资可能需要一定的短期融资。许多企业除了贸易产生的国际结算以外,还会有其他一些金融服务需求,比如资金汇兑、资金划拨,这给国内金融机构产生了相应的机会。企业对外投资不仅是经营,还会有一些投资活动,但本身可能缺乏管理能力,这需要金融机构帮助管理。另外就是规避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一些进出口企业的原材料,如铜铝、粮食等价格波动较大,锁定原材料的价格风险极为重要,以及出口的风险规避,这需要国际间的套期保值。国内企业外向型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不单单是开店设厂,在境外还有融资需求,可能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这会引起投资银行业务的需求。如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到国外资本市场上市,需要有上市计划、招股说明书,需要路演,以及股票的分销等,这涉及到相应的投资银行业务,产生相应的金融需求。还有并购活动,企业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品牌,需要参与国际并购的活动,这需要有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包括法律、融资安排和技术方面的咨询等,进行海外资本运作还需要融资支持,以及企业参与资本市场上的一些活动,这同样会引起相应的金融业务的需求。
  国内中小企业外向型发展面临制约因素,既有一般企业共同面临的,也有中小企业特别具有的。一般企业面临的制约因素中小企业都有,有的还更为严重,但有些因素是中小企业特有的。中小企业走出去面临一个严重的制约就是资金实力,同样的大型企业在境外也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但因为它们资本实力比较强,信誉度、信用度比较高,困难相对小一点。而中小企业在外面有很好的项目,但自有资金不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信用困难比较大。采取发债的方式面临信用等级和资金实力不够的困难,同时企业对国际市场也存在熟悉程度的问题。大型企业在海外市场时间长,对当地市场熟悉程度高,小型企业就相对弱一些,有的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国际市场认识模糊,尤其对海外的法律和商业习惯不熟悉,一些特殊的地区还有特别的商业习惯、文化习惯、生活习惯,这些都对中小企业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构成了障碍。一个核心的问题是融资难和担保难。企业在走出去阶段对外投资,以及走出去后的日常融资都面临这个问题。企业走出去以后,融资渠道中的一个是东道主融资,从当地银行融资,但因为中小企业的知名度不高,在当地没有信用记录,也从来没有借过款,没有还款记录,融资比较困难。在母国融资,存在一个问题,国内融资有困难,走出去靠母国融资也同样存在困难,靠国内的母公司融资,大型企业的母公司实力充足,但中小企业难度比较大。
  还有一个因素对中资企业发展构成制约,那就是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的网点还不充分,中资企业在当地的一些结算和现金等需求无法满足。现在中资银行在海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如中国银行在港澳、北美、欧洲、亚太地区有26家经营机构,工商银行在海外有8家分行,5家子行,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在海外也有一些分支机构。但总体上来讲,银行的网点集中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业务量并不大, 国际影响不够。尤其是网点的分布很不均匀,与中资企业的要求不匹配,如在中东、拉美地区存在大量中资企业,但银行服务并没有跟上,这对国内企业走出去构成一个制约。现在中国对外的经济联系很广泛,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经济往来,但银行分布却比较集中, 很多的国际金融服务实际上是由其他银行提供的。一个现象是企业在外面的分布与银行分布不匹配。根据商务部2005年的数据,中资企业在香港占比16.5%,在美国占比10.3%,海外企业在德国占比是5.8%,在日本是3.8%,在越南3.5%,澳大利亚是2.6%,但是国内银行分布并没有这么广泛。现在许多中资企业到非洲、拉美和中东去,但中资银行在当地的网点较少,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中资企业在当地的融资和结算,包括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
  支持中小企业外向型发展,是中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应为外向型企业提供境内外的全面服务。例如银行如果只能做沪深等城市而不能做跨地区的业务,那么企业必然会流失,跨国服务也是如此。如果银行不能提供跨国金融服务,客户最终可能也要流失。所以为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企业走出去,是中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内大型银行金融机构。国内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中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 要争取占领世界市场,特别是大型的金融机构,应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必须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如果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就难以开发大型企业客户,不但难以开发外国企业客户,中资企业也难以留住。第二, 客户如果出去,银行也应跟随出去,为其提供服务。第三, 现在人民币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在周边国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联系越来越广,中资银行金融机构应抓住机会推动本币的结算。
  
  如何掘金
  
  中小企业外向型发展能给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哪些机会?最起码就是国际结算、保险业务,还有全球现金管理业务。对于全球现金管理而言,一个人不论是在欧洲、美洲、东南亚,还是在澳洲,所有的支付、收入、现金流都可以实时掌握。客户在银行开户,可能要求银行能提供这一服务,但现在中资银行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差。银行可以提供贸易融资,主要是出口信贷和进出口方面的融资业务。银行还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咨询,因为每一个银行都有一支经济学家队伍,分析国内国际市场信息,进行行业分析和地区分析,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些信息咨询方面的服务。例如银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海外市场供需情况,对外投资方面的建议,也可以给一定的融资支持,还可以为中小企业开展境外并购提供从咨询到法律、融资支持、融资方案、运作方案等配套服务。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缺乏保险支持。融资背后的经济活动也许存在风险,如果有机构为经济活动提供相应的保险,融资就有保障。为中小企业服务不光是银行的问题,保险公司可以跟上,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做投行的也应跟上,以全面提供配套功能性的服务。金融机构可在中资企业服务比较活跃的地方设网点,尤其是对于涉外活动多的区域都应有相应网点的安排。
  金融机构应推动使用人民币结算,我国的国际收支已经超过GDP总量,有些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5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达到100%以上,但同时,大量的国际收支带来很大的汇率风险,这客观上出现了用人民币结算的需要。企业用人民币结算不存在汇率风险,融资也比较方便。金融机构可以设计适合企业外向型发展的产品,尽管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一定风险,但银行是管理风险的机构,这方面具有优势,这需要银行积极设计适合企业外向型发展的产品,银行应在支持企业外向型发展的过程中来培养和培育有潜力的客户。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获得外向型发展的金融支持,首先可以考虑选择能够开展国际业务能力、具有海外网点布局的金融机构。其次应主动向金融机构介绍自己的战略、市场前景、投融资计划,争取支持,帮助设计全面的金融服务计划,和金融机构结成全面的伙伴关系。企业还应学习使用新型金融工具,对外投资存在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组合,应加强学习,不但是先进的金融工具,传统的金融工具也应学会使用。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网点会考虑一定的业务规模,具有足够的业务量金融机构才会设立网点,国内中资机构企业走出去,最好是结伴而行,可以和当地的其他类型的企业一起去,或者跟同质企业一起出去。形成一个产业的集中效应之后,金融机构就将因为规模经济效应,而愿意提供服务。不过这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即在企业外向型发展过程中,大型、开发型、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可以大有可为,但中小金融机构怎么办?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国际业务客观上网点有限,它们可以和大银行结成伙伴关系。通过代理行与已经有比较完善走出去计划的中资金融机构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来推动自身业务发展。有些中小商业银行在跟大银行的合作过程当中,可能发展成为某一方面有专业特长的大型的金融机构和跨国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模式值得探索。
  (本文根据作者在2007内蒙古金融论坛发言的音像资料整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支付宝10年账单出来,我看到自己从2009年到目前在网上消费已经超过20万元,虽然早就认识到网购不好,可还是控制不住,花钱上瘾,我该怎么做呢?——读者王女士很多人可能
期刊
学会不要忧伤,才能认清定然,学会不要生气,不致失去坚韧;忧伤者的良药是知识,恼怒者的医治是宽容;不忧伤的结果是快乐,不生气的果实是喜欢;忧伤者是苦恼的病人,生气者是愤怒
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口号已喊了多年,为什么至今收效甚微?我认为根子在国家战略、在缺少有效的政策组合、在干部提拔和考评制度、在政府执行力这四个方面。  有些国外的学者认为,中国和美国比,差距不仅在市场化体制和制度设施方面,更主要的是在国家战略方面。这种批评听起来颇为刺耳,但细想一想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特别是对古代中国来说,此论极为中肯。从历史上看,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在经济、
新闻学是以新闻作为知识构架搭建起来的一个金字塔,在现在“网络化关系”作为方式的研究过程下,新闻学发生了一些改变:新闻学没有原先那样权威,媒体逐渐与社会融合,形成一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15个区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为调查点.以本地
多年前,随着父亲来到西宁的我,对眼前这个陌生的高原城市充满了距离感,似乎总有太多不习惯的地方。多年后,当我成为这里的长期固定居民的时候,我才发现,在时间的河流中,这个名叫西宁的地方已经一点一点渗入了我的骨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它始终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还记得当年那个才只有十来岁的自己,站在西宁陌生的街道,走到西宁陌生的校园里,心里满是落寞和疏离感,听不懂的各种方言,吃不惯的各种饭食,还
期刊
银发心事您老的心事,有我们来倾听;您老的烦恼,有我们来分担。我是“银发心事”栏目编辑国升,您可以打电话6861538找我,也可以写信寄到杂志社。我下个月就要退休了,这么多年
期刊
若不是单位的年终奖在这个时候发,回来还能领个新年利是包;若不是每年那些太过熟悉的面孔仍旧活跃在除夕夜的电视荧屏;若不是每年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运动让北京各大交通站点人满为患;若不是稀稀落落的鞭炮声让汽车报警器响成一片;若不是三三两两的邻居还贴着耀眼的春联,你一定不会觉得这是过年。春节年年过,却越来越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年味儿,过新年,穿新衣,买年货,贴春联,拿红包,一切恍若隔世。    寻找年味儿
中小企业金融:化解中的难题  编者按: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显然毋庸置疑,但它们成长中的风险注定了要走比大企业艰难的融资之路。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政府各部门、银行和各界人士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中小企业资金依然短缺,虽然中国流动性已经明显过剩。这种资金供求结构的失衡引起了我们特别关注,本期从金融制度设计和银行业务创新角度切入,推出几位专家和实业界人士的观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