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燃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H3常温下的液化压力远远低于H2,可以作为氢能的优良载体,通过合成氨方法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全球输运.将NH3直接燃烧可以减少裂解为H2过程中的损耗.该文综述氨燃烧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以及NH3在内燃机、燃气轮机、锅炉以及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的应用,并总结氨燃烧的火焰传播特性、化学反应动力学、燃烧器的设计以及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最后,针对NOx排放较高的问题,分别从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低氮燃烧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氮氧化物的控制策略.
其他文献
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存在受极间互感影响非故障极线路保护易误动等问题.该文分析考虑极间互感影响的电流特征,利用楞次定律分析并通过直流系统等值网络进一步验证得出,线路末端单极故障时,非故障极线路的感应电流最大;双极故障时,故障电流大于同一位置的单极故障.以此为基础,利用两极突变电流积聚量幅值之比构造选极判据,利用双端的突变电流积聚量构造双极故障保护判据,其中对端量的助增作用可有效应对转换性故障.在保持原有保护主判据不变的情况下,选极判据和双极故障保护判据经“或”门逻辑构成双端电流积聚量保护.仿真结果表明
混合多端直流被用于解决多直流馈入导致的逆变侧同时换相失败问题.快速保护与自愈技术是混合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关键.该文将行波在混合多端系统不同线路边界处的折反射等效为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分别推导出混合多端系统不同线路边界处的故障电压及其首极值时间表达式.结果表明区内故障时故障电压的首极值时间小于区外故障时故障电压的首极值时间,由此提出基于故障电压首极值时间的直流线路快速保护方案.同时,为了提高直流系统的不间断供电能力,在保护动作清除故障后,利用特征信号注入的方法判别故障性质,自适应的重启直流系统.将所提出
多限流设备配合抑制直流电网短路故障电流时,限流设备通过故障电流相互耦合,难以获取各设备参数与故障电流幅值和能量抑制能力的定量关系以优化其参数.该文首先分析了平波电抗器(current limiting reactor,CLR)、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DCCB)的动作时序以及故障等效模型;通过对限流设备故障限流过程中耐受的电压应力建模,获取各设备对故障电流幅值的抑制作用进而实现解耦,并分析各设备故障电流幅值抑制贡献
知识驱动方法与数据驱动方法是指导工程人员研究电力系统的两大方法论.然而随着电网规模日趋扩大、时变因素日益增多和非线性逐渐增强,基于知识驱动的机理模型方法或基于数据驱动的经验模型方法在电力系统相关应用中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充分利用数据驱动方法与知识驱动方法的互补特性,将二者联合,有望实现应用中综合性能的提升.该文对各研究领域中的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进而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需求,梳理了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典型应用方式,并针对潜在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在电力系统应用场景中测试验证了数据
传统重量法测定焚烧残渣热灼减率具备以下缺点:设备分立;需要人工操作完成放样、称量、烘干、灼烧、冷却、记录和计算;工作循环复杂量大;人工多次接触高温环境下样品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测试结果易受人为干扰可能存在人为作假风险等问题,基于以上缺点,提出应用自动工业分析技术测定焚烧残渣热灼减率的仪器法并研制一体化设备,通过控制器控制仪器坩埚样盘升降旋转机构、称量机构、加热机构、通气控温机构及通信计算系统自
结温测量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热表征、可靠性研究、状态监测以及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其中基于温敏电参数的方法被寄予厚望.而碳化硅MOSFET作为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温敏电参数法在其结温测量中的应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简述温敏电参数法的发展,梳理碳化硅MOSFET温敏电参数法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温度特性及具体实现方法,从线性度、灵敏度、耦合量、分散性、稳健性、自热程度和在线测量难度7个维度进行对比.对于目前存在的研究难点,从碳化硅材料特性和碳化硅MOSFET可靠性两方面进行讨论解释.长远来看,灵敏度低及封装老
与传统Si材料相比,SiC材料有着更高的场强,热导率和能隙.因而SiC MOSFET更适用于高压高频的工作场合,以提高系统效率.然而随着开关速度的提高,栅极串扰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文中根据SiC MOSFET的开关特性,提出一种具有电平移位功能的高速负压驱动器.考虑到负压驱动对串扰的抑制能力有限,在此基础上加入无需主动控制的米勒钳位回路实现了对串扰的有效抑制,并克服了传统的米勒钳位方式增加驱动控制复杂度的问题.双脉冲测试和串扰测试结果表明,该驱动电路在保持高速开关的同时串扰电压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为准确获取车削粗糙表面法向接触刚度,运用有限元方法开展接触仿真研究。基于车削运动学原理,实现车削表面微观形貌点云数据的获取。运用逆向建模方法实现特征曲面与三维模型的构建。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接触分析,得到法向接触刚度有限元仿真结果。为验证该文方法的准确性,引入KE模型的理论解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工况条件下,KE模型理论解析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法向接触刚度随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接触压力条件下,KE模型的理论解析结果小于该文有限元仿真结果。通
LCL型并网变换器采用变换器侧电流闭环反馈方式会导致并网电流的相位滞后于并网电压,无法满足并网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由于该相位差较小,未得到重视.然而,随着新能源并网功率的大规模化、含无功元件变换器拓扑的复杂化,并网点的相位滞后问题将日益突出,严重时将导致电网有功功率缺额甚至电网解列.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定义了局部复阻抗的概念,分析了并网点相位差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种改善并网电流相位滞后的相位重塑策略.从阻抗角度厘清了被控电流与并网电流的相位空间矢量关系,在保留变换器侧电流闭环控制自稳性优点的同时,校正了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并网工程,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中围绕MMC零序环流控制器对海上风电MMC-HVDC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采用复矢量和谐波状态空间的方法建立MMC闭环频域模型,进而推导出考虑零序环流控制器的MMC单输入单输出阻抗模型,其次建立海上风电与集线网络阻抗模型.基于以上模型探究零序环流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