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科技发展背后的力量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在过去10年中亚洲占据了全球52%的科技企业收入增量,43%的启动资金,51%的研发支出以及87%的专利申请。亚洲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它的成功对世界其他地区又有什么借鉴意义?
  当然亚洲并不是一个均质整体,该地区内部各地的技术差距仍然相当巨大。比如印度的大型科技企业就少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但即便如此,按市值计算的全球十大技术企业中依然有4家来自亚洲。
  而坐拥全球26%“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的中国尽管在核心技术方面依然需要依赖外国,但却在亚洲的技术创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相比之下,日韩等亚洲发达经济体虽然拥有众多大型科技企业和丰富知识储备,但“独角兽”却相对较少。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创新方面的投资仍然相对较少,但是它们的确为亚洲技术领先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亚洲国家必须充分利用合作来克服碎片化和缩小技术差距,而各国近年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值得留意的是它们已对许多区内科技初创企业以及强大稳健的区内技术供应链进行了巨额投资(其中约70%的投资来自亚洲内部)。
  尽管亚洲的科技供应链不断在依据自身发展进行重新配置,但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该地区内部—比如区内各发达经济体和中国就增加了对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投资。而刚刚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则可以促进更紧密的区域内联系。
  但国家间合作只是整个事件的其中一部分。亚洲各國政府同时还与本地科技企业合作推动在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政策目标。亚洲还在开发实现跨数字生态系统协作的各类新模型以协助企业和社会更有效地共享资源和信息。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亚洲经济体或许难以在一些成熟技术领域(例如半导体设计或操作系统软件)实现赶超和竞争,但它们在其他领域已经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不容抹杀的一点则在于亚洲在新技术上的巨大进步通常得益于其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现有优势。
  举个例子,由于全球90%以上的智能手机都是在亚洲生产的,因此该地区各经济体在这一领域集中了巨大的创新能力,例如设计移动应用处理器和开发新型硬件。去年中国企业柔宇发布了全球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今年年初三星又迈进了一步,推出了首款折叠屏智能手机。
  同样,亚洲企业也利用该地区发达的基础设施在5G网络开发和部署的最前沿建立了自身地位。把持着大多数5G专利的5家企业中有4家来自亚洲。该地区还借助了其现有优势在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中占据了强势地位—全球一半以上的固态电池专利都是在亚洲申请的。
  亚洲也拥有许多新的机遇。尽管该地区的消费市场正在迅速扩展和数字化,但面向消费者的科技仍具备很大的增长和创新空间。
  同样,亚洲可以在不断增长的数字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中发挥作用,例如大数据及分析,数字遗留资产现代化以及“物联网”系统设计。毕竟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储备:在2016-2018年之间仅仅亚洲一地就培养了全球3/4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
  在过去10年中,亚洲作为全球技术领导者的飞速发展证明了协作的力量。然而世界许多地方当前的风向正在转向孤立和保护主义。事实上在经历了多年的相对开放之后,不断增长的贸易壁垒有可能破坏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全球流动。
  亚洲很可能会继续在技术发展方面取得进步。但如果要发挥自身进展的优势,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技术合作就仍将是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优先事项。
其他文献
被誉为史上最难考研年的2020年考研季已经进入倒计时。  根据教育部往年考研数据显示:2017年考研人数201万;2018年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考研市场增长势头明显,尤其是2019年较2018年的增幅为十年来最大,高达21.8%。预计2020年全国考研的报考人数会在330万到350万。  报考人数的激增,考研风盛行,近年来涉足考研辅导的培训机构数量也在激增。实际上考研培训
期刊
在如潮的掌声中,菲利普·科特勒走上了舞台。  这位“现代营销学之父”今年已经88岁了,他穿着一身有着暗红条纹的西装,半框眼镜后的眼神依旧清澈犀利。  此时是2019年10月中旬。这一年,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以往狂飆突进的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如何实现进一步增长。这一年,投资者攥紧了钱袋子,创业公司苦苦挣扎。值得一提的投资项目和增长案例屈指可数。  人们痛恨眼下的紧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期刊
罗振宇说:“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张磊说:“长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观。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陈春花说:“越是变化,越是需要长期主义。”  然后,很多人说:“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时间的朋友  “长期主义”这个词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基业常青”。“基业常青”这个概念被热炒的时间是2015年,正是所谓的“资本寒冬期”。当时国内互联网创业面临所谓的“资本
期刊
商业世界里的任何事物都不会持续光鲜,散发无尽光芒。电商直播从2016年进入大众视野后一路升温,终于在2020年彻底被点燃。电商直播是网络零售的下一个风口,还是无意义的流量争夺?在火爆和瓶颈并存的局面下,直播是否会继续升温?  在电商带货领域,房、车、奢侈品、艺术品……众多价值高昂的产品俯身进入直播间,万物直播时代似乎已经到来。而在一次次狂热的“秒抢空”背后,各大平台对带货流量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 
期刊
《商界》27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财经记者。他们被称作“商业模式观察家”,不断提问、交流、总结,试图在碎片化的商业故事中逼问出可复制的方法论,让这些报道能打败时间,战胜变化,找到企业行稳致远的底层逻辑。  吊诡的是,这些“专家”中有不少人放下笔杆出去创业,但成功者寥寥。在真实的商场,他们似乎并不比普通创业者高明多少。  一个问题呼之欲出:商业理论重要还是经验重要?学院派和野战家对垒,哪个
期刊
无论你是否关注商业,也总是会听到很多新鲜的概念:新零售、社区零售、O2O等等,感觉商业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他们或面向星辰大海,或面向市井小巷,不仅有人会问,王兴的社区团购是资本家的收割?马斯克造卫星是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星辰大海与收割韭菜之间隔着几个社区团购?  当我们处在技术革命全面铺展、纵深突进的前夜,及至今日,纯粹“互联网+”的势能正在耗尽,收割成了常态,创新日益艰难。商业人又该如何面对外
期刊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现象纷繁复杂,观念众说纷纭。身居其中的我们,常有“不知风往哪个方向吹”的困惑。  每个企业家都试图成为捕风者。察势观风,见微知著,是企业家的生存之道。所谓察势观风,就是在大时代里既要先知先觉保持敏锐,还要努力更上一层楼,把自己的镜头从对手和伙伴的身上慢慢往上提,放大格局。以此顺势而为,响应时代号召,围绕变革的潮汐、时代的风口调整航向;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要在微时代里,留心每
期刊
2018年年底,中国开始进入“小网红”时代。所谓“小网红”,主要是以快手、淘宝直播和抖音这三个2019年带货能力最强的平台为主发展起来的。 “小网红”们不需要粉丝是1 000万,他们的粉丝可能只有20万30万,但带货的能力和达到的销售效果同样很好。反常识是常识的回归  商业改变工作与生活时,其实颠覆是这个时代的,叫做“新常识”。所以反常识是新常态,反常识是常识。是因为遵循常识的路径所形成的一种认知
期刊
从广义来说,资本创造了这个时代的奇迹。资本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一切内容,无论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可以看出,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米是典型凭借着“资本思维”成长的企业。  企业初期,雷军找合作方、投资方,并告诉
期刊
2019年11月2日-3日,由商界传媒集团、航美传媒集团、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世华集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第五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在北京举办并圆满落幕。  论坛邀请了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圣马力诺前总统泰伦齐、商界传媒集团董事长刘旗辉、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姜岚听、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梓木等重量级嘉宾,以及来自全球政界、商界、文化传媒界的上千余位知名人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