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肾女肝”为中医养生之道 这样补最有效

来源 :养生阅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医养生之道中,男人补肾,女人养肝是最基本的,因为男人肾不好会引发男科疾病,女人肝不好会引发妇科疾病,所以男肾女肝真的很重要哦!一起来跟小编看看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識 !
   男补肾
   中医以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
   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养生家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肾虚且不及时补肾,极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状。诸如:“肾虚”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
   中医认为,“冠心病”也主要是心脉瘀滞、心肾不足造成的。老年人慢性腹泻与脾肾阳虚密切相关;肾虚还可以引起前列腺增生(肥大)。此外,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也与“肾虚”有关。
   为什么艾灸可以补肾
   肾阳不足是肾虚的一个主要方面。肾阳又称为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一身阳气之根本,如《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所说“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
   所以肾阳是生命之本,五脏阳气之根,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阳气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所选穴位如三阴交、足三里皆为肝、脾、肾经合穴,气海、关元、神阙为任脉之腧穴,同时也是脏腑的募穴。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
   保健灸常用的补肾穴位
   足三里
   功效:健脾益胃、补益气血。
   主治: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劳、早衰。张杲的《医说》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指反复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
   三阴交
   功效:温肾健脾、祛湿利水、调经止痛。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
   神阙
   功效:温阳益气、补肾健脾。
   主治:脾肾阳虚,症见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乏力、泄泻甚至下利清谷,及命门火衰导致的阳痿、早泄、遗精等。
   关元
   功效:温肾健脾、补益固脱、散寒止痛、调经养血、保健延年。
   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配穴:关元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气海
   功效: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主治:凡身体衰弱、阴阳两虚、营卫不调、下元虚惫、陈寒痼冷、体弱羸瘦、四肢逆冷、脾胃虚弱、精血亏损、五劳七伤、诸般虚损等。
   注意:阴虚者慎用,孕妇禁用。一般在春季灸气海,《内经》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气海为生气之海,此时灸之,应其春生之时序,以助升发之气,逐陈阴,奠下元之基,以适夏令之长也。
   肾俞
   功效:肾,肾脏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配太溪、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治疗耳鸣、耳聋。
   太溪
   功效: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主治: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
   女养肝
   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
   对于女性而言,肝脏这个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血,在志为怒,开窍于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伤肝,与眼睛有关的疾病、与筋有关的疾病、妇女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往往与肝有关。
   肝的生理特点就是“主升、主动、主散”。怎样养肝?主要从肝的特性入手。肝在五行中属木,所以养肝首先要滋阴。
   其次是养血。肝负责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如果身体里血液供应出了问题,肝肯定难辞其咎,所以养肝必须养血。
   可见,“男补肾,女养肝”有一定的道理。在如何补肾、养肝方面,人们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同食可吃些有利于肝、肾的食物,以增强肝肾功能。
   常言道:肝不好,未老先倒;肝净,皮肤都娇嫩!
   对女性而言,肝脏不好会引发内分泌失调,皮肤粗糙,脸色暗黄,提前衰老等症状。如果肝不好,会第一时间反映在脸上!
   养肝护肝这样按摩或艾灸,见效快!
   肝经要每天艾灸2到3个穴位从上到下,时间每个穴位15分钟,起初可10分钟左右,贵在坚持,肝主血脉主筋,长期坚持养血脉,补肝血! 肝经十四个穴位里,有几个非常神奇有效,介绍如下:
   太冲穴:
   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能在身体虚寒时增加温度;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总之它算肝经上的命门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钟,只有大好,没有不是,坚持数月必见奇效!
   期门穴:
   位置源自肝脏附近,长期每天坚持刺激,对急慢性肝病会有很大的改善。   肝俞穴:
   与太冲穴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并且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艾灸它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大敦穴:
   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闭经、疼经、崩漏、更年期。男科的阳痿、尿频失禁,疝气等。(就是经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用艾灸熏也很好)
   曲泉穴:
   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处。它为护膝要穴,还可平压,并适用各种肝虚之症。多揉多收益。
   养肝护肝5个方法
   1午后小睡10分钟
   很多肝炎患者午后易疲倦,不妨尝试一种简单的“疗法”——每日午后小睡10分钟。
   临床证明,午后小睡10分钟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间多睡两个小时好得多。
   白天在等候飞机、火车、轮船或在乘坐长途巴士和公交时,不妨小睡片刻,這可以让你显得较有精神。
   2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3不要暴饮暴食
   秋季气候宜人,食物丰富,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俗话叫“长秋膘”,而在冬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4少吃刺激食品
   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
   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因为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5进补不能乱补
   冬季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要注意进补适量。
   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银耳、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补肾养肾9个最有效方法
   中医养生防病,一向主张调养为主,以肾为本。所以,实用的补肾方法需要你尽快掌握。中医告你补肾养肾10个最有效方法,保护你的肾脏健康!
   方法一:饮食补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方法二: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方法三:房事有度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方法四:定时饮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方法五: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
   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方法六: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方法七:护好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方法八:大便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方法九:有尿不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
   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来源:搜狐
其他文献
说起医疗,回望过去50年,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叹一句:医学真是越来越发达了。   专家教授越来越多,诊疗大楼拔地而起,检查设备应有尽有,各级醫院纷纷就位,按理说,足以应对常见疾病。   但奇怪的是,发达的医疗技术却并没有减少病人的数量,我们反而发现,致命的疾病越来越多了……   对此,一位肿瘤科医生说了这样的大实话。   来自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临床医生尚书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一篇演讲
期刊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中叙述了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则,而适应气候变化,是养生方法中的重要关键。违反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出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徐文兵:在前面,我说了“候”,又说了“气”,“气”之后就是“节”,三气为一节。平时,我们经常说“四时八节”,“八节”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还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有一些老人到了节气这个坎节上
期刊
3岁幼童刚入幼儿园便戴上了“小眼镜”。专家提醒家长注意,只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即可粗略评估近视的风险有多大,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   3岁的童童家住新洲,平时主要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面对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孙儿,两位老人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一部智能手机便成了他们的带娃好帮手。每当童童哭闹的时候,只要给他播放动画片,孩子就会立刻安靜下来。9月,在幼儿园入园体检中,童童被发现只有0.2
期刊
日前,央视一档节目《中国医药》介绍了中国的长寿之乡—浙江桐庐,全县人口预期寿命超过80岁。   中国中医科学院脾胃病专家魏玮来到这里,发现随处可见天然生长的土黄芪,这里的村民平时挖来晒干泡水喝。   黄芪有哪些功效呢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
期刊
有位朋友得了高血压很多年了,一直都是服用降压药进行控制,近期他发现效果越来越不好了,血压时高时低。   他咨询医生,让他把药量加大或是换一种降压药配合着吃。他担心了,如果这样下去吃的药会越来越多,身体会越来越不好,他向我诉苦,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询问了一番,了解到之前血压控制得很好,一直坚持清淡饮食计划,盐也不多吃。最近一段时间忍不住了,时不时的就会开开荤,弄点美味,这样盐
期刊
开心果,又名必思答,绿仁果等,俗称开心果,又名"无名子",类似白果,开裂有缝而与白果不同。开心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元素,具有低脂肪、低卡路里、高纤维的显著特点,是健康的明智选择。   開心果果仁是高营养的食品,每100克果仁含维生素A20微克,叶酸59微克,含铁3毫克,含磷440毫克,含钾970毫克,含钠270毫克,含钙120毫克,同时还含有烟酸、泛酸、矿物质等。种仁含油率高达45.1%
期刊
近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4个省份近视率超过50%。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透露,我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取得阶段性进展和初步成效。我国已将学生视力健康状况抽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度测试抽查复核项目,会同卫生健康委联合核定2018年各地近视率,明确各省份近视率每年下降0.5%或1%的目标。经核定,
期刊
自古我国就有养生的思想,因此古人创立了很多的养生方法,有一些一直到现在都在延续,比如针灸、食疗、拔火罐、泡脚,还有“揉腹治百病”的说法。   中医上认为,小腹是阴中之阴,是寒气最爱聚集的场所,而手心的劳宫穴是火穴,经常用手心按摩小腹至发热,可以有效地驱寒暖腹,对身体有很好的温养效果。   首先,经常揉肚子还可以加强我们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起到改善食欲、帮助消化、促
期刊
英国现有两成16岁以下孩子近视,而20世纪60年代这个年龄段只有7.2%近视。爱尔兰国立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克莱尔·奎格利认为,长时间从事“视近工作”导致孩子们近视。  视近工作指近距离用眼,包括使用电子产品、读书和写作业。奎格利调查8568名9岁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后得出上述结论。先前研究倾向认为,近视主要由遗传因素造成,但越来越多研究顯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关联较高近视概率。  澳大利亚一家名为
期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伙伴关系不好等,家长一定要注意了,可能是有心理行为问题。有关专家指出,除了明显的心理疾病症狀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其他心理行为问题也需要关注。   据了解,目前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且存在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等。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伙伴关系不好等现象,对青少年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