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从传播学与商务英语翻译的交集出发,用传播学中的卡特赖特模型分析了该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传播学;卡特赖特模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法
教学是指教授者指导学习者进行各种学习的活动,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分为主体和客体的交流体系下,作为主体的教师向作为客体的学生传播知识的行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当下,商务英语作为大环境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其上游教学机构的重视,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作为广大商务英语学习者的拦路虎,自然引来了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能让广大商务英语翻译学习者提高水平,为了能让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切实落到实处,我们应该放宽视野,从交叉学科中学习先进理念,并将之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它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与教学行为的实质存在形式上的交集,而传播学中的重要模型——卡特赖特模型,笔者更认为其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卡特赖特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多温·卡特赖特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推销战争公债运动的研究中产生的,这一模型内容如下:
1. 要影响人们,你的“信息”(情报,事实等等)必须进入他们的感官:
1a 对信息的各种特点的印象来决定是否接受传来的全部刺激态势;
1b 对方所用的确定刺激态势的分类标准,总是趋向于不让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生不愿有的变动。
2. “信息”达到对方的感官以后,必须使之被接受,成为他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2a “信息”一旦收到,对方会在更普遍的分类标准上,来决定是否接受;
2b 对方所用的确定“信息”的特性的分类标准,总是趋向于不让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生不愿有的变化;
2c 当一个“信息”与对方现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它就会(一)被拒绝,(二)把它歪曲使之符合认知结构,(三)在认知结构中做出变更。
3. 要一个在群众说服运动中去采取一个行动,必须让他看到这个行动就是达到他原有的某一目标的途径;
3a 要使之接受这一行动作为达到他的目标的途径,只有在这个行动是“适合”他的更大的认知结构的情况;
3b 他若看到这一途径能达到的目标越多,便越有可能采取这一途径;
3c 要是看来这个行动不能达到他所希望的目标,或者是朝着一个并不希望的目的,他就不会采取这一行动;
3d 如果看来有较容易,较方便或其他更乐于接受的行动也能达到同一目标,即使这个行动可以达到他所希望的目标,他也不会采取这个行动。
4. 要一个人采取某一行动,他的行为在特定时间内必须为一种适当的认知和动机结构所控制;
4a 达到(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动机结构范围内的)目标的行动途径规定得越具体,行为受(动机结构)控制的可能也越大。
4b 这一行动途径的时间规定得越具体,行为受(动机结构)控制的可能也越大。
4c 我们可以安排一定的动机结构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譬如使他处在非做出是采取行动的形势下,而这一行动就是动机结构的一个步骤。
教学活动就是施教者在一定教学环境中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活动和卡特赖特模型有着颇多的共通之处,并且可以作出如下对应:
在教学中,我们早已发现,让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学生能“听得进”教师的讲话,学生听不进去,教学目的自然无从谈起。而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在潜意识中思考是否要全盘接受教师的思想,是否会对其原有的图式结构产生冲击,并且总是不愿让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变化。
卡特赖特模型的第一步,便在本质上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而在用教学活动中得到的教学经验,经过简单的映射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能让学生接受;学生的脑中有一个固定的“文化图式”,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其“文化图式”相符,否则学生将不会或很难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商务英语教学面对的往往是很多学生,每个学生脑中的“文化图式”必然不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去适应每个学生的“文化图式”,让教学得以被大部分受众认可,从而达到教学成功的目的。
在卡特赖特模型中,接下来的行为是“控制”,映射到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控制住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要能吸引住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岗位职业能力,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通过学生进入外企在商务交际,商务旅行,商务会展,商务谈判等工作场景中碰到各类商务文本需要进行翻译这一主线来展开设计翻译能力训练项目;掌握常用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如果单纯的讲述翻译技巧,训练翻译能力,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甚至厌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达到了学生学会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目标,也适应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深本化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加强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课堂效率已是势在必行。而做到这几点就必须首先从教师、学生入手,只有真正解决了教与学的问题,才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同时,社会也乐于接受我们培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国新,职业教育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2008,2
[2] 宋兴崎,试论我国高校商务英本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商场现代化,2008,8
[3] 张静,商务英语课堂讲授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构建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传播学概论
[5] 陈凯军,赵迎春.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定位与实施[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作者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关键词】 传播学;卡特赖特模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法
教学是指教授者指导学习者进行各种学习的活动,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分为主体和客体的交流体系下,作为主体的教师向作为客体的学生传播知识的行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当下,商务英语作为大环境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其上游教学机构的重视,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作为广大商务英语学习者的拦路虎,自然引来了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能让广大商务英语翻译学习者提高水平,为了能让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切实落到实处,我们应该放宽视野,从交叉学科中学习先进理念,并将之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它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与教学行为的实质存在形式上的交集,而传播学中的重要模型——卡特赖特模型,笔者更认为其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卡特赖特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多温·卡特赖特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推销战争公债运动的研究中产生的,这一模型内容如下:
1. 要影响人们,你的“信息”(情报,事实等等)必须进入他们的感官:
1a 对信息的各种特点的印象来决定是否接受传来的全部刺激态势;
1b 对方所用的确定刺激态势的分类标准,总是趋向于不让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生不愿有的变动。
2. “信息”达到对方的感官以后,必须使之被接受,成为他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2a “信息”一旦收到,对方会在更普遍的分类标准上,来决定是否接受;
2b 对方所用的确定“信息”的特性的分类标准,总是趋向于不让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生不愿有的变化;
2c 当一个“信息”与对方现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它就会(一)被拒绝,(二)把它歪曲使之符合认知结构,(三)在认知结构中做出变更。
3. 要一个在群众说服运动中去采取一个行动,必须让他看到这个行动就是达到他原有的某一目标的途径;
3a 要使之接受这一行动作为达到他的目标的途径,只有在这个行动是“适合”他的更大的认知结构的情况;
3b 他若看到这一途径能达到的目标越多,便越有可能采取这一途径;
3c 要是看来这个行动不能达到他所希望的目标,或者是朝着一个并不希望的目的,他就不会采取这一行动;
3d 如果看来有较容易,较方便或其他更乐于接受的行动也能达到同一目标,即使这个行动可以达到他所希望的目标,他也不会采取这个行动。
4. 要一个人采取某一行动,他的行为在特定时间内必须为一种适当的认知和动机结构所控制;
4a 达到(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动机结构范围内的)目标的行动途径规定得越具体,行为受(动机结构)控制的可能也越大。
4b 这一行动途径的时间规定得越具体,行为受(动机结构)控制的可能也越大。
4c 我们可以安排一定的动机结构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譬如使他处在非做出是采取行动的形势下,而这一行动就是动机结构的一个步骤。
教学活动就是施教者在一定教学环境中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活动和卡特赖特模型有着颇多的共通之处,并且可以作出如下对应:
在教学中,我们早已发现,让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学生能“听得进”教师的讲话,学生听不进去,教学目的自然无从谈起。而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在潜意识中思考是否要全盘接受教师的思想,是否会对其原有的图式结构产生冲击,并且总是不愿让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变化。
卡特赖特模型的第一步,便在本质上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而在用教学活动中得到的教学经验,经过简单的映射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能让学生接受;学生的脑中有一个固定的“文化图式”,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其“文化图式”相符,否则学生将不会或很难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商务英语教学面对的往往是很多学生,每个学生脑中的“文化图式”必然不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去适应每个学生的“文化图式”,让教学得以被大部分受众认可,从而达到教学成功的目的。
在卡特赖特模型中,接下来的行为是“控制”,映射到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控制住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要能吸引住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岗位职业能力,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通过学生进入外企在商务交际,商务旅行,商务会展,商务谈判等工作场景中碰到各类商务文本需要进行翻译这一主线来展开设计翻译能力训练项目;掌握常用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如果单纯的讲述翻译技巧,训练翻译能力,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甚至厌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达到了学生学会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目标,也适应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深本化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加强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课堂效率已是势在必行。而做到这几点就必须首先从教师、学生入手,只有真正解决了教与学的问题,才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同时,社会也乐于接受我们培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国新,职业教育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2008,2
[2] 宋兴崎,试论我国高校商务英本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商场现代化,2008,8
[3] 张静,商务英语课堂讲授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构建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传播学概论
[5] 陈凯军,赵迎春.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定位与实施[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作者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