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高中规模化发展趋势与普及高中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西部地区农村高中规模化发展趋势
  西部地区农村高中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有规模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了一批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规模远远超出国家拟定标准的“巨型学校”。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撤并农村学校,在城市建设几所学生近万人的中学,山区的学生都集中到这些学校就读;甘肃省陇东、河西等地区出现了学生人数在5 000以上的中学,以及在西部很多地区正在建设中的“巨型学校”。这些“巨型学校”一般都是在原有县城中学的基础上扩建的,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师资队伍都难以满足迅速增加的学生需求,普遍存在大班额教学现象。[1]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和青海海东地区的乐都县为例,近年来,农村高中县城化和规模化趋势非常明显。2005年固原市原州区农村原有高中7所,县城4所,到2009年,农村高中全部撤并到县城4所高中之中。隆德县的农村高中也全部撤并到隆德县城高中。从2005年至2009年,青海海东地区的乐都县农村高中亦由原来的5所减少到1所(见表1)。随着县城高中学生数量的剧增,政府只好改扩建原来的学校或新建学校,以扩大县城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
  二、西部地区农村高中规模化发展趋势的原因探析
  1.国家对高中教育投资短缺
  基础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合称.普通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在基础性、奠基性、双重性、发展性等方面是同等重要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和管理权限交给了地方,省、县、乡等各级人民政府相应地承担起了发展和管理基础教育的任务,高等教育则由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因此,除了极少数优质高中仍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外,各地普通高中一般都是由地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由于我国地区、城市、城镇、乡村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水平差异较大,而且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导致各地政府在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发展向城市、城镇地区偏向,缺乏对农村教育的关注,[2]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校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特色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府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紧张就成了困扰多数农村高中学校发展的难题。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口号,宣布“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支持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高中教育还不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教育,除了一些示范性高中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以外,大多数农村高中学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如何使农村高中学校的发展从整体上得到保障,这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所应担当的责任。[3]
  2.广大农民及其子女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迫切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而且教育资源的供给政策明显地向县城学校倾斜,造成了农村高中普遍存在低水平办学的现状。农村高中办学条件差,教学仪器设备陈旧,学校基本条件设施也难以保证教学需要;课程设置不健全,某些学科教师缺乏,教学手段落后;学校和班级规模普遍较小,教学质量差等,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及其子女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另外,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加之“择校热”、西部地区城镇化迅速发展等因素影响,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让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把孩子转到县城学校就读。因此,西部地区广大农民及其子女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就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3.布局调整的影响
  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高中生源不断减少,办学效益低下,很多农村高中难以为继。为了解决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水平偏低、城乡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政府对农村高中学校进行了布局结构调整,集中优化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农民及其子女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高中学校的布局调整,实行集中办学,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有利于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如教师在学科、年龄等方面的整合,便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教育投资相对集中,有利于学校设备、仪器的完善和更新;提高了资金、设备及校舍的使用效益,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准,产生了规模效益。但一些地方政府将农村高中布局调整视为“政绩工程”,追求撤并的数量与规模,致使农村高中布局调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三、西部地区农村高中规模化对普及高中教育的影响
  虽然西部地区农村高中布局调整使农村高中规模化、城镇化,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却导致了县城(市)出现了很多“巨型”高中学校,学生人数高达五六千人至一万人,造成了目前农村高中学校数量减少和城区高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致使高中学校、班级规模急剧扩大,没有达到真正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提高教育效益不仅仅要降低生均成本和提高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办学效益。但目前西北地区高中学校规模增长得很快,班级规模也跟着不断增大,这就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城镇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于每个学生来讲,并没有变得更加优质,也没有达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初衷。
  从教学效果来看,如果学校规模过小,教师数量较少,则难以形成一个优化的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整体效能,影响教育质量和教育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此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过多,也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只增加学生人数,不增加新的教育资源投入,将会导致生师比偏大,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难以因材施教。另外,各种教学设施也会因此而变得相对短缺,导致学生使用仪器设备、参加课外活动的比率下降等。因此,学校在确定发展规模时,应当充分考虑教学效果。
  从行政管理来看,学校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成本和效果。如果学校规模较小,管理层次就少,虽然管理跨度较大,但管理成本就越小。如果学校规模不断地扩大,管理跨度就会减少。但管理层次却增多了,可能会造成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现象。各个组织层次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难度就增大,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管理误差等,从而增加了管理成本。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将教育规模过大而衍生的缺陷概括为六个方面:规模过大,使得管理不方便,降低了管理效率;规模过大,使得内部通讯联系费用增加,从而增加了成本支出;规模过大,需要增设若干中间机构,增添若干工作人员,这也增大了成本支出;规模过大并因此增设若干中间机构之后,机构与机构之间的摩擦可能增加,这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还有可能产生工作中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规模过大,人员过多,可能增加人事方面的纠纷,而且人员之间的凝聚力也可能降低;规模过大,为适应客观形势变化而需要的灵活性也会减弱,难以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作出调整。[4]
  四、西部地区农村普及高中教育的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关于高中阶段教育第11条规定:“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及高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一个主要学段,它上衔义务教育,是在国民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下接高等教育,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普及高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介入教育,推动教育发展,是近代以来教育国家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完整而系统的教育体系则是政府介入教育、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的社会公共事业属性决定了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和义务。对普及高中教育而言,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也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项法律权利,表明国家在保障学生接受高中教育方面负有一定的责任。在高中教育阶段,政府必须确保每个初中生都有条件接受一定程度和质量的高中教育。但目前西部地区农村高中规模化、城镇化,则使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的上学成本增加,而且县城高中学校招收名额有限,初中升高中比考大学还难,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完成高中学业,这与国家普及高中教育的愿景是相背离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高中教育的投入,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农村高中标准化建设,为以后普及高中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1.政府应增加对农村高中教育的投入
  农村高中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首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太少。世界各国无一不是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解决教育经费。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经费短缺甚至危机。因此,要普及高中教育,首先应该保证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将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给每个学校和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高中教育也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作为公共服务者,政府首先应该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以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同时,各级政府应制定高中教育的发展规划,扩建和新建高中学校,扩大招生能力,以确保每个初中生享有公平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而且教育资源的配置政策还应更多地向农村高中学校倾斜,使农村教育得到充足的经费保障,使农村孩子公平地接受高中教育,并对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利益受损的群体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
  2.加强农村高中标准化建设
  高中标准化建设是普及高中教育的关键。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推进高中教育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城乡统一的标准,以改变过去根据城乡的不同发展水平,实行不同标准、分等级操作的办法,使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相等。农村高中布局调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大力加强农村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
  农村高中布局调整不能仅仅简单地撤并、减缩高中学校,还应加强薄弱高中学校的建设。凡是被确定为定点学校但不符合办学条件标准的高中学校,政府应主导投资建设,务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如进行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危房改造,使学校拥有整洁的校园、操场、图书室、实验室和实验器材以及电脑和桌凳齐全的教室。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应建设好卫生食堂、水冲厕所、学生宿舍、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系统等。因此,要将农村高中布局调整与薄弱学校建设结合起来。西部地区将农村薄弱高中全部撤并集中到县城,形成了巨型高中学校,其实质是一种将农村高中教育全部积聚到县城集中办学的策略,是一种以城市教育替代农村教育的做法。一般来说,薄弱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明显低于国家办学条件标准的最低要求,而且都是农村高中。因而薄弱高中影响了部分农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公共性和平等性的要求。如果要普及高中教育,首先必须改造和消除薄弱学校,促进城乡高中教育的一体化和均衡发展。目前,西部地区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向县城示范性高中倾斜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甚至把建设“巨型高中”作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因此,政府应对城乡高中学校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向名校、强校倾斜的不公平做法。
  3.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
  西部地区高中布局调整一定要科学地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树立超前性、合理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观念;要坚持教育面向未来,又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有近期目标,又有远期目标;要处理好需求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此,要深入调研当地社会、经济、教育等实际情况,充分考量本地区人口变动的情况、学生上学的距离、学校规模大小等因素,根据人口、地理、经济等因素,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要处理好办学效益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坚持把扩大办学规模与兼顾学生就近入学结合起来;坚持把广大农民及其子女的根本利益与受教育权利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局、发展、效益和质量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地做好布局调整工作,以提高农村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城乡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为以后普及高中教育打好基础。
  在重视整体效益和资源优化的前提下,要兼顾农村偏远山区人口分散的特点,结合现有高中学校的条件和容量、城市建设规划、未来人口分布变迁的趋势等因素,制定未来高中校点分布规划,要确定保留学校和新建学校规模及其改建、扩建、新建学校的分步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万明钢,白亮.“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J].教育研究,2010,(4).
  [2]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16-317.
  [3]张国霖.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
  [4]厉以宁.论教育外部经济的补偿[J].教育研究,1992,(2).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
其他文献
小朋友们,学校里的音乐教室刚刚粉刷了墙壁,可是最近雪白的墙壁上开始出现了皮球印和脚印,请你代替墙壁写一段话,让大家爱护公物,不要再欺负它了。 Children, the school’s
笔者在教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总认为技术动作不重要,只要胳膊粗、力量大就能把球掷远,对于投掷用力顺序、投掷高度、出手角度等均没有过多的关注。针对这
0.57m~2室式加热炉,於八四年二月在西安铁路局临潼机械内燃大修厂建成投产,经过半年多的使用,运转正常,炉膛温度能够保持在1250~1300℃,料坯加热质最好,满足了锻造生产的要求
一、教材分析:1.知识技能。能听、说、认读四个季节类单词“spring、sum m er、fall、winter”。在实际情境中,能恰当地使用句型“W 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Ilike
从2001年秋季起,将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实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七次课程改革, 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要求在教育上的鲜明体现。因此,搞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同一篇课文中有一组或几组同义词。抓住有关的例词例句,引导学生进行辨析,领略作者用词上的匠心,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拓展和运用,对于学生深刻解读
校园安全事关师生生命安危,是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应城市教育局结合工作实际,把“八到位”、“九个一”作为创建“平安校园”的主要内容,把“日常巡查”
机况良好工作正常的一台柴油机,其排气烟色通常是较淡的,用滤纸法烟度计测定的烟度值应在3(波许单位)以下。但在起动、加速或超载运行时,或当柴油机产生某些故障时,排气就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化学试题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注意对探究性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力求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实际的体验和感悟,逐步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方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