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兴趣出发的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国全面推进了新课改,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构建了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能够自主地去探索历史课程中的知识,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兴趣 高效 历史课堂 构建
  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历史课堂沉闷、无趣,其实这是对历史课程的一种错误解读。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显得很被动,学习的成效也不是十分明显。那么,如何巧妙地引起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从兴趣出发的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
  1 兴趣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的教学当中,兴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切入点。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听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确实是如此。学生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情要更为积极和主动,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课程改革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兴趣就是最好的引入点。有了兴趣的引导,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会吸收得更快,对于素质培养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高效历史课堂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辅助的作用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课程设计的开始就要明确。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程设计的开端就要把学生的位置摆正,充分尊重学生。
  2.2多种教学方式并存,让课堂真正丰富起来
  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来说,课堂气氛沉闷是第一个需要被克服的难题。单一性质的教学方式对于历史课程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使课堂成为趣味性较强的课堂,多样性元素的加入是不可缺少的。在课堂中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可以让学生轮流做一日讲师;对于有争议性的知识点,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课外教学;对当地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名胜古迹等进行探访;利用多媒体、动画、音乐、美术等来为历史课堂润色。只有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学生才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 从兴趣出发的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
  3.1 利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生动幽默的语言能够给课堂设计加分,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若教师再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必然感到乏味。如果能适当地使用生动形象、趣味式的语言表述,那么教学必然充满感情,效果必然大不一样。一个精彩、新颖、悬念迭起的课堂导入,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可以让学生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为高效的历史课堂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更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开展,可以阶段性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和吸收,最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趣的故事能够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能够让学生摒除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偏见以及抵触的情绪,故事本身的趣味性也会给历史课程添加魅力,能够帮助学生来完成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
  3.3利用正确学习方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之所以对历史敬而远之,主要是觉得历史学科难,简而言之就是觉得考试的时候历史学科拿分很困难。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学习方式的传授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最直接的方式。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很好地锻炼,从而慢慢地可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4 结语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已开始由应试教育全面迈进了素质教育。初中历史课堂应该从学生举出发,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更为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当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也要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养成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柳美玲.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7).
  [2]许会.浅议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
  [3]黄亦婵.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下),2011(03).
其他文献
利用实验方法探讨旋转圆柱体受狭槽式空气喷流的换热特性,圆柱体的高度与直径为定值,变动参数为(1)喷流Reynolds数(Rej)、(2)旋转Reynolds数(Rer)、(3)圆柱体直径(D)与喷嘴宽
摘 要:转化学困生,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转化的保障,加强课外辅导是转化的有效措施,注重课堂教学反馈、关注学困生学习状况是转化的重要手段,循序渐进、划定学困生“最近发展区”是转化学困生的科学方法,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是转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 问题分析 转化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学生刚开始学习英
体育大课间是学校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考虑细致周到,深入研究学生特点,掌握常见疾病的损伤的急救和处理办法,科学处理好学生活动中的突发情
神经症是一组精神活动能力下降,伴有焦虑和烦恼或各种躯体不适主诉的疾病.其发病与身体素质、人格特征及精神应激有关.据wHO多中心研究协作小组的资料分析,在综合医院各科就
输血传播疾病日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重视,全国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也给医疗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经济赔偿.为了使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检测对重型肝炎患者护理观察的指导作用.方法对50例重型肝炎患者采血专项检查白细胞介素-18,即IL-18.结果发现IL-18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有显著性差异.存活组IL-18在重症期与康复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IL-18在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指导临床护士观察病情变化,预测转归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修正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从学生与学科特点出发,把创设教学情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以期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良好行为习惯中重要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中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和巩固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学阶段抓紧这个时期进行
以往施行肝移植受体手术切口的选择,一般选用上腹部倒"T"字型切口或"屋顶"型切口,因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即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非常注意保护手术野周围,但切口周围的敷料还是被渗湿,手术中经常要加铺干的无菌敷料。
建构游戏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的培养,但过度的游戏常规要求及教师示范,会限制幼儿的发 展、约束幼儿的创造性.只有放手,才能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