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人问我我的普通话为何讲得尚算流畅——流畅者,该是在讲普通话时不会被母语广东话那九声造成的复杂性牵牵绊绊——我第一时间总有“一言难尽”之感。皆因始末有三个,却不易选择谁先谁后:(一)曾在台湾当过半个学期的初中学生;(二)更早之前,在香港已惯性随大人上电影院看国语片;(三)或比更早还要再早之前,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已是南和北两种文化的熔炉。有这么一个说法,香港岛是南来的大陆新移民较多——北角便有“小上海”之称;九龙、新界则是原居民的大本营。我的童年,本来就是一半一半。父亲的家庭,即我的姑姑们住在罗便臣道;母亲的家庭,包括外婆和阿姨舅父,住在西洋菜街。往来虽不频繁的他们,碰巧又都是铁杆电影迷,于是,港九两地的戏院,成了给我提供广东与外省文化的教室。
姑姑们看的是西片和国语片——粤语片她们不是完全不看,只是口味上与外婆不同,戏院更是重要考虑:香港岛的戏院印象中就是较少放映地道的粤语片,不是没有,是更多坐落在铜锣湾与西环。姑姑们带我去的却多是中环一带,看国语片就是“娱乐”,看西片就是“皇后”。当年的中环可以说是内地今日的CBD的原型,商厦林立,即便当时尚未被冠上大都会光环,可是洋气的感觉肯定不会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是邵氏,便是国泰出品的国语片,确实由于洋气十足连带让观众也自觉时髦起来。若用今日的语汇,就是国语片虽不及西片“型”,但是它仍然稳坐“潮”的交椅,不似粤语片,“土产”的“土”之余,也是“老土”的“土”。是题材决定面貌吗?是,也不是。因为,外婆(那些年她不过四五十岁)作为老一辈观众会挑古装宫闱大锣大鼓的戏才买票入场,不代表粤语片就没有年轻观众,其实它也一样五花八门。爱情类型片中,谢霆锋爸爸謝贤,与后来变身著名邵氏导演的楚原的太太南红,便是经典的银幕情侣。谢贤南红的《黑玫瑰》(1965,楚原导演),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史密斯夫妇》。只是这些“土法炮制”的“流行物种”在身价上到底较难取得国语片的优势和观众认同。
在电影院学普通话,大抵是我这辈子最早赶的潮流。之后,当电视扮演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时,它教给我的则是另一种时髦——美式英语:可笑的我曾立下长大后要当操美式英语的新闻主播的宏愿——影与视,谁说不是现代人避无可避的Vanity Fair(名利场)?
然而,我并未因为爱上国语片而“忘本”。粤语片市场没落是在60年代末期,因过去曾是票房支柱的红伶嫁的嫁、息影的息影而迅速式微(“七日鲜”式制作的粗制滥造也是原因之一)。但自小与萧芳芳陈宝珠培养了“血浓于水”的感情——小学二年级的我曾在教室中参与“搞分化”的明星政治活动:每个同学必须为支持芳芳抑或宝珠表态——以及粤语片独有的世故又天真的气韵,使我至今仍无比关注香港一个名叫“粤语片研究会”的组织,重新发掘这些后来因贱卖给两家电视台而被谑称“残片”的深层价值。
身为舞台剧导演,自2006年的《包法利夫人们》开始,我的剧目基于演员的选择而在语言上有所取舍,致使“你的普通话说得不错”的背后,隐隐还有另一个问号:“是为了迎合更广大的内地市场,你才抛弃你所熟悉的广东话?”这问号又随着香港人与内地人日渐趋向激烈的“本位论述”而愈来愈敏感。观此现象,似是再次印证了历史依然有被记忆冷待的时候——香港人跟普通话的渊源当然还有很长的故事可讲(70年代初的香港娱乐事业,大部分靠台湾输入),只是利害关系当前,有谁还有耐心从头听起?
虽然,语言只是表面,语境才是内蕴;语言只是手段,语境才是目的——正如《包法利夫人们》在大陆港台的53场演出可以证明它是三地共通的文化现象——我们经常只把语言当作工具,是否因过于把“我讲,你听”视为理所当然,却不是追求互相明白和自我聆听所致?在这前提下,我由衷觉得自己的普通话程度与广东话仍有距离。■
姑姑们看的是西片和国语片——粤语片她们不是完全不看,只是口味上与外婆不同,戏院更是重要考虑:香港岛的戏院印象中就是较少放映地道的粤语片,不是没有,是更多坐落在铜锣湾与西环。姑姑们带我去的却多是中环一带,看国语片就是“娱乐”,看西片就是“皇后”。当年的中环可以说是内地今日的CBD的原型,商厦林立,即便当时尚未被冠上大都会光环,可是洋气的感觉肯定不会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是邵氏,便是国泰出品的国语片,确实由于洋气十足连带让观众也自觉时髦起来。若用今日的语汇,就是国语片虽不及西片“型”,但是它仍然稳坐“潮”的交椅,不似粤语片,“土产”的“土”之余,也是“老土”的“土”。是题材决定面貌吗?是,也不是。因为,外婆(那些年她不过四五十岁)作为老一辈观众会挑古装宫闱大锣大鼓的戏才买票入场,不代表粤语片就没有年轻观众,其实它也一样五花八门。爱情类型片中,谢霆锋爸爸謝贤,与后来变身著名邵氏导演的楚原的太太南红,便是经典的银幕情侣。谢贤南红的《黑玫瑰》(1965,楚原导演),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史密斯夫妇》。只是这些“土法炮制”的“流行物种”在身价上到底较难取得国语片的优势和观众认同。
在电影院学普通话,大抵是我这辈子最早赶的潮流。之后,当电视扮演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时,它教给我的则是另一种时髦——美式英语:可笑的我曾立下长大后要当操美式英语的新闻主播的宏愿——影与视,谁说不是现代人避无可避的Vanity Fair(名利场)?
然而,我并未因为爱上国语片而“忘本”。粤语片市场没落是在60年代末期,因过去曾是票房支柱的红伶嫁的嫁、息影的息影而迅速式微(“七日鲜”式制作的粗制滥造也是原因之一)。但自小与萧芳芳陈宝珠培养了“血浓于水”的感情——小学二年级的我曾在教室中参与“搞分化”的明星政治活动:每个同学必须为支持芳芳抑或宝珠表态——以及粤语片独有的世故又天真的气韵,使我至今仍无比关注香港一个名叫“粤语片研究会”的组织,重新发掘这些后来因贱卖给两家电视台而被谑称“残片”的深层价值。
身为舞台剧导演,自2006年的《包法利夫人们》开始,我的剧目基于演员的选择而在语言上有所取舍,致使“你的普通话说得不错”的背后,隐隐还有另一个问号:“是为了迎合更广大的内地市场,你才抛弃你所熟悉的广东话?”这问号又随着香港人与内地人日渐趋向激烈的“本位论述”而愈来愈敏感。观此现象,似是再次印证了历史依然有被记忆冷待的时候——香港人跟普通话的渊源当然还有很长的故事可讲(70年代初的香港娱乐事业,大部分靠台湾输入),只是利害关系当前,有谁还有耐心从头听起?
虽然,语言只是表面,语境才是内蕴;语言只是手段,语境才是目的——正如《包法利夫人们》在大陆港台的53场演出可以证明它是三地共通的文化现象——我们经常只把语言当作工具,是否因过于把“我讲,你听”视为理所当然,却不是追求互相明白和自我聆听所致?在这前提下,我由衷觉得自己的普通话程度与广东话仍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