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人的绘画艺术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绘画的主体自唐以后以朝野文人士大夫占主导地位,文人画的主力队伍是由在野文人构成,文人画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文人画用水墨表现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追求“道”与“意”结合的“平淡天真”境界。
  关键词:文人画 发展 特色 画家
  一、文人画的代表画家
  文人画的代表画家有王维、苏轼、李公麟、米芾。
  唐·王维(701-761),字摩诘。善画人物、山水,作品诗意赫然,被后人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开创文人画以佛理禅趣入画的先锋,把画意和禅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禅意画,这种禅意画后称为墨戏,到明代又称作画禅。王维的泼墨山水可以说是开一代绘画先锋,并且从此以后扭转了中国画的绘画风格,并最终推向中国绘画的最高峰。为文人画找到了最恰当的表达语言——水、墨,王维虽然没有在理论上明确的提出文人画,但是他以自己的作品明确的表达了文人画的形式。
  宋·苏轼(1037-1107)第一个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士人画”,也就是后来的“文人画”概念。如果说王维文人画的实践上先行一步,那么苏轼就是提出了文人画的内在追求。他提出“写形传神,形理两全,然后可以言晓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使绘画从实用功能中脱离出来,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将绘画作为一种自我消遣的载体,即在笔情墨趣中融入自己的心境。在艺术创作上他主张“画以适意”,是性之所发,笔之随之,无法无派,不拘泥古法。在观察描绘对象时、进行艺术构思时,强调画家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合二为一,融合成为审美意象,再通过艺术手段将审美意象物态化,从而更好的表达情思,达到“适意”的目的。所以说不管以后文人画如何衍变,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苏轼提出的“意”。
  宋·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能诗善文,绘画技巧全面而且娴熟。李公麟对绘画史的重要意义是,他在总结吸收前人的笔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了不着彩色,以单线勾勒来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量感、动感和空间感,完全以笔墨线条塑造形象的画法---“白描”。这种单纯洗练、精密严谨、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成为后人的一代宗师。
  米芾(1051-1108)北宋末年时期的著名书画家和鉴赏家,米芾在绘画上努力使书法和画法想贯通,他的成就主要是在山水画上,他在基于王维的水墨方式上,开创了一种用浑圆凝重的水墨横点错落排列,连点成线,以点为皴,干湿并用,再辅以渲染,贴切的表现出云雨微茫的江南山林景色。后来人们称这种画法为“米点皴”,米点画法是从巨然的“矾头皴”的印象派效果脱胎而得的。这种创新的画法丰富了文人画的语言形式。
  二、文人画的产生、衍变、成熟
  中国文化在唐安史之乱之前一直呈上升趋势,例如汉代的大气,盛唐辉煌。但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就处于下降态势,文人士大夫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失望,他们的心里状态变得封闭、内向,个性也趋向细腻,多愁善感。中国文化由注重外观的宏大转到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后期的社会出现一种阴柔美的气氛,并且这种气氛被推波助澜,并最终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绘画方面,这种思潮形成了中国的特色,使人只要提起中国画就让人想到文人画,想到水墨画。封建社会发展到宋朝时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文臣儒士出任要职。经过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宋朝的政治稳定,物质生活富足,人们渴望一种平淡自然的生活,转向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充实,表现在绘画上就是这时苏轼提出士人画。
  士人画在元达到鼎盛,明清成熟。元代社会急剧变化,同时带来了审美趣味的变异。元代是异族治国,民族等级制度很严格,汉族知识分子受到严厉打击,他们被迫或自愿放弃官位,把精力和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因此,元代的画坛上,绘画题材多是对古今文人雅士及文学作品的描述,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特征。元代的院体画基本上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绘画的主导权落到在野文人的手里。人的“主观意兴”被极力的张扬,对笔墨情趣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们将自身的情感完全投射于对象世界,再将对象世界转化为笔线墨道,继而又将笔线墨道转化为自己独特的情感符号。在元人的笔下,笔墨表现为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干湿,他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兴、气势及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学境界,其本身成为了一种被净化了的“有意味的形式”,把文人画推向高峰。
  文人画的成熟是在明末清初。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提出“一画”说。一画的意义为三个合一,画道与天道合一,自然与心灵合一,本原与境界合一。“一画”说表明文人画与传统文化合而为一;文人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文人画以传统文化为营养,同时文人画又脱离了匠技的地位,而具有了“道”的大用;文人画与诗文、音乐、建筑、园林实现了融合,也就是说文人画已经达到了“化境”,这标志着文人画走向成熟,同时表明文人画的气运与传统文化相呼应,同盛衰。
  三、文人画的主要艺术特色——“平淡天真”
  文人画带有一种书卷气,也就是说题材上取材典籍,画意上注重理趣,画品上文品规定画品,风格上推崇冲和温润。文人画是艺术与文人的结合,文人画中的“文”是“天道之像”和“圣人之言”的内外统一体,这个“文”是内、外合一的一体。文人画表现及追求的是平淡天真的画风,如意象的孤洁,情思的高远,意境的空灵。文人画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后来又有篆刻为一体的绘画样式。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较为密切,书法的点、线、面和书法的结构组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艺术形式,书法运笔的轻重、疏密、粗细所给人的视觉上形成的节奏和韵律,几乎被绘画全部吸收进来,同样通过这些书法的语言来传达画家的情感、性格、气质和文学修养。文人画主张不为物役,不拘泥与古法,更加突出画家的主体地位,只以最简单的工具(笔、墨、纸)和最概括的语言(黑、白、灰)传达画家最丰富、最深刻的生活感受。文人画家们同样注重个人修养,画品就是人品,追求深厚的文学、道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为豪。文人画的艺术追求强调书法主观情趣,画面不求形似,以自娱为主,画面最终追求典雅沉静、平淡天真的境界。其画面的具体形象不外乎有寒林、疏石、远山、孤亭等,用这些来衬托画面萧条、悲凉的气氛,体现画家脱离尘世、疏远人间的思想,表达玄远的志趣。画风体现出的风格最终是由人的品格修养决定,文人画是将自己的心性映射到笔墨当中的产物。绘画追求平淡天真,其人必定“平淡天真”。
  参考文献:
  [文人画的审美品格]周雨 [历史与叙事]罗一平 岭南美术出版社 [宋代绘画艺术鉴赏]李恒 [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学法指导 渗透 提炼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面临的重要
期刊
摘 要: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促进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教学中要注重理解归纳理性历史概念,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及内在联系及规律;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材 创造性使用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因此,师生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以求取
期刊
摘 要:农村贫困地区不具备发达地区的某些经济与人才优势,但往往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着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民间传说、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这一切都是可用以开发和利用的丰富的地方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现阶段在农村学校,最大的问题不是课程资源的不足,而是缺少对农村地区特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开发主体的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不能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从大众音乐文化的特征出发,对大众音乐文化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方法进行逐一阐述,并针对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融入大众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为未来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方法 大众音乐文化视角  当今各种大众音乐文化借由媒介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人们耳朵和眼球中都被各种音乐充斥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其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对黄自艺术歌曲进行分析,以《玫瑰三愿》、《天伦歌》为例,展现其艺术歌曲在歌词、和声、旋律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强调了他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关键词:诗歌 抒情歌曲 中国风格  一、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诗歌是音乐的灵魂,黄自的歌曲创作与诗歌的关系十分密切。黄自歌曲中的旋律与诗歌语言配合非常紧密,尤其注意旋律和歌词的声调配合,注重旋律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甚至使
期刊
一、前言  当前,在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更充分的重视。但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美术教师,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由于受到社会观念、学校的条件、学生的经验、地域特点的限制,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距。如何针对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模式,这将有助于提升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活力,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小学体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加之学生小不怎么听从安排,所以需要任课教师耐心细致的进行教学安排,并从多方面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是针对小学生自身特征,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极大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发 学习兴趣  一、前言  小学的体育课程,是学生接触体育的最初阶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独立锻练身体的能力要比单纯传授给其基本技术及提高其体能水平更重要。本文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的角度,阐述了快乐体 育的一般概念,分析了中职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就如何在中职校体育课中实践“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进行了探索。  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期刊
摘 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对当前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与关系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旨在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有更深一步认识,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树立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新观念。  关键词:学校教育 体育 层次  长期以来,如何在学校教育目标中摆正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技术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迫切需要从时代的高
期刊
一提到小学作文教学,老师们都无计可施、无章可循,老师没法教,学生无法学。所以,一直以来很多作文教学都是把主题或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发挥,没有更高一筹的方法。但针对我来说,我认为作文教学不只是老师怎样教的问题,而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下是本人的一点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一丝不苟的进行习作前的指导,在每一次的习作中,教师不能直接把主题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