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丽甲第,一座文化会客厅的诞生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如果仅仅停留在空中,浮于表面,那么永远只能成为一种虚无。但若是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才会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作为一本面向财富阶层、关注当代艺术的杂志,《FA 财富堂》一直希望能够将优秀的艺术引入人们的日常中,让艺术品不再只出现于高冷的美术馆,更是随处可见的生活空间内,力图为现代人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


  此次,由《FA 财富堂》特别企划的“艺术走进社区”系列活动来到了位于黄浦江畔的翡丽甲第,邀请林风眠现代水墨重彩传承人、著名艺术家张恢一起见证这座文化会客厅的诞生。
  诗画共享 烟雨中的东方韵味
  5月15日,“诗画轴山水 藏于东方境”2016张恢个人艺术展暨翡丽甲第文化会客厅全球启幕仪式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堪称艺术与生活融合的完美典范,在高贵优雅的居所空间内,张恢的水墨画一一呈现其中。重彩、黑白的色调和谐自然,大胆简洁的线条柔软流畅,将人物勾勒得入木三分,平添一份别样的古典韵味。
  由于自幼随家父张千一(上世纪60年代起师从林风眠先生)学艺,使得张恢从小就受到了林风眠的艺术熏陶,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大师的技巧。他的仕女画,运用略显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东方女性飘逸婀娜的神韵。但在注重人物外形艺术效应的同时,又不失对细部的刻画,可谓简练而不失细腻、夸张而不失自然。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张恢笔下的画中人出现在了翡丽甲第会所内,手握琵琶,缓缓走来;而木心的诗歌也恰如其分地在此时响起,一首《从前慢》吟出过往纯洁美好的岁月。这一美妙的场景,令现场观众们无不为之所动,也难怪人们会说“张恢的画,木心的诗,乃是天作之合。”
  当一般的会所还只注重于高端的硬件设施时,保利置业已经开始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人文情感上。作为旗下翡丽系产品线的巅峰之作,翡丽甲第一直都致力于打造舒适、典雅、文艺的生活空间。通过对饰品的搭配达到一定的质感和层次感,传递更多的审美,并运用中西方美学、艺术、时尚潮流元素,将生活形态和美学意识转化为居住环境,赋予豪宅以灵魂和深刻的内涵。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FA财富堂》的牵引下,翡丽甲第与张恢被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开幕式当天大雨滂沱,但这却依旧阻挡不住众多艺术爱好者们的热情,其中自然也不乏翡丽甲第的客户慕名而来。活动当天的现场弥漫着诗画气韵,典雅的古琴放置一边,潺潺的流水声不绝入耳,辅以张恢的画作,将东方魅力展露无遗。大家相聚在这里欣赏作品,聆听艺术圈资深人士的独特见解,与艺术家畅谈心得……在这烟雨蒙蒙的周日下午,开启了一场美妙的艺术盛会。
  不止为了居住,更是一座精神空间


  一曲华丽高雅的双人探戈舞拉开了这场轰动文化艺术界的空前盛事。在众人的热烈掌声中,保利置业集团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莉女士首先上台致辞,她说:“今天非常荣幸能有这么多的艺术文化界的朋友来到我们活动现场,2014年我们保利集团与山东黄金集团有缘走到一起,拿下了杨浦滨江这块有着170年历史积淀的人文土地,在历经了2年的精雕细琢之后,今天我们翡丽甲第的会所终于与各位见面了。翡丽甲第作为保利高端系最好的作品,我们希望打造的会所绝不仅仅只是满足业主会晤、健身养生的简单场所,而是一个‘谈笑有鸿儒’的文化会客厅。未来在这里,每一位业主都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可以获得文化艺术的熏陶。”
  而在随后的“现代水墨情怀文化主题沙龙”中,《财富堂》艺术杂志总经理杨桔女士邀请保利置业集团(上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昂先生、艺术家张恢、“上海民生思想”知名人士丁曦林先生以及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思毅先生一起分享了这场诗与画的展览所呈现的东方韵味。




  在沙龙中,赵国昂先生首先讲述了“翡丽甲第”案名的由来及项目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从他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这个高端会所是对“纷纷甲第连云起”最好的诠释,“我们为业主打造的住宅,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居住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满足业主艺术文化需求的精神空间。”
  这也让大家明白了为何翡丽甲第会和张恢之间一拍即合,因为他们都同样秉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张恢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而翡丽甲第则致力于打造一处供现代人安放忙碌身心的,充满热情的温暖居所。这场美丽的邂逅,正如丁曦林先生所说的那样:“一切都源于四个字:真情实感。”
  此次会所的开放也吸引了来自艺术界、收藏界的著名艺术家们,其中包括从台湾匆匆赶来的当代著名跨界艺术家马兴文老师,他给予了此次现代水墨重彩画展高度赞誉,也特别提到了翡丽甲第会所的开放“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
  而活动最大的高潮无疑是“无底价拍卖”。张恢老师提供了他在景德镇的茶具窑场内亲手绘制的两套青花瓷茶具,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青花的浓淡色和流畅线条,高雅而精致的模样引发了现场文化爱好者、收藏者的浓厚兴趣。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举牌叫价之后,最终这两件藏品被两位女士竞得。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活动中,著名画家、书法家陈志宏先生特地送来了题词。特邀嘉宾们将书卷缓缓展开,“上海文化会客厅 东方境”这几个大字出现在人们眼前,正式宣布翡丽甲第文化会客厅的开放,也象征着上海滩一个全新的文人雅集之地由此诞生。
  至此,艺术走进社区圆满落幕,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将艺术带进人们的寻常生活中,也希望能够见证越来越多的“文化会客厅”在上海这座城市中诞生。
其他文献
继2014年10月北京支行开业后,新设立的上海分行成为瑞银在亚太地区的第二个首层营业厅,并将支持瑞银在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  "上海分行的设立是我们在中国拓展国内业务布局上迈出的最新一步。相比全球其他可与之相比的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中国财富的快速增长为我们的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尽管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调整期,我们仍然相信支撑中国增长的基本面依然强健,"瑞银集团财富管理
期刊
一半时间在上海,还有一半时间在芬兰,这就是潘剑锋——“芬兰革新设计周”创意总监、字研所SHTYPE创始人。在潘剑锋又一次前往芬兰办展之前,我来到他位于静安寺某高层商务楼的办公室。  一下午的聊天,本想聊些有关当代艺术的话题,毕竟他的作品不久前刚和丁乙、胡介鸣、刘建华、鸟头等共同参加了上海当代艺术馆开馆十年“依然上海”特展。然而,在与这位从国际著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设计的总监转身自由艺术家聊天时,仍能
期刊
2016春拍开锣了,各种消息纷至沓来,令人喜忧参半:一则香港春拍第一轮因嘉德香港春拍改期而阵容大减;同时,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大公司的内地春拍日程有变,佳士得上海已决定停拍,苏富比也将停止北京春拍。就像这天气,猴年艺术市场似乎面临倒春寒!  不过看拍卖公司尤其苏富比拿出来的拍品,其瓷器古玩、中国书画与现当代艺术这三大主流板块,每个板块都有私人收藏专场,也都有高价精品推出,还是体现了其一贯坚持的精品策略
期刊
“设计教父”陈幼坚,20岁入行广告界,30岁拥有自己的公司,36岁开拓国际市场,40岁奠定了在设计界的江湖地位,与诸多国际大品牌合作,各种奖项拿到手软。有过“光辉岁月”的他,在50岁的时候说:“我已经把人生很多东西都实现了。”  即便如此,这个香港半老头一点不老,还想玩新的名堂。人至知天命的时候,竟然回归到零,告别昔日在设计界占得的山头,开始朝着一个陌生的山峰攀登。所以,眼下的他年过花甲,却是个“
期刊
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只专注于一件事似乎变得有些枯燥乏味,旺盛的精力令他们总是想着法子地在实现每一个人生愿望的道路上不停追逐。于是明星们“演而优则唱”,普通人则忙着在谋生之余延续自己曾经的爱好……  而对于不少艺术家来说,他们似乎也厌倦了一直处于“艺术象牙塔”中,决定接接地气。于是乎,写作、开餐厅,创立品牌等形式,纷纷开始在艺术圈内悄然流行。而凭借着自身已经积累的社会名望,这样的副业也足够吸引眼球,
期刊
提起保管箱,很多人会联想到古装片里的桥段,扭动一只花瓶,或触动某个机关,一扇隐藏在博古架或书画后面的门就打开了,里面藏着一只只箱子。  又或是,谍战片中,压低帽檐的地下党特工,用钥匙打开某个金融公司地底下的保管库,取到一份放在那里的文件,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情报的传递。  还有,就是欧美大片里,主角拿着半张美元到瑞士银行,职员看一眼就心领神会,带他去到密室,取出另外半张美元,对一下,严丝合缝,保险
期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几何时,这段似曾相识的文字总能勾起我们读书时代的回忆。但如今它却再也不仅仅是被放置在课本中的诗词鉴赏了,伴随着激昂跃动的节奏,吴彤用他那略显沙哑的嗓音将这首经典古词唱了出来,铿锵有力的气势不仅赋予了传统诗词全新的生命力,更开启了他自己的跨界音乐之路。  《吴彤们》讲述生命的多面性  3月中旬,吴
期刊
每每在春节回乡潮过后,都有一批关于农村的反思与批评文章上市。漂泊在外的农村游子回到家乡团聚过节,当满满乡愁遭遇满目疮痍,难免化作一堆感伤的批评。但是面对今日农村的文化凋零、道德迷失和经济衰败,人人皆是吐槽满满而又无能为力。  而近来兴起的“艺术乡建”,似乎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挽救衰败凋零的乡村的途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改变农村与农民的尝试都不是一个简单任务。  当代的艺术乡建的“四大金刚”  常
期刊
低迷中亮相 期待刺激市场回温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火热开幕  2016年3月24日,亚洲最大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第四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3月22日下午,本届香港巴塞尔针对VIP举办了首场预展,排队等候进场的观众摩肩接踵,到场人数之多可以窥见巴塞尔的强大气场和吸引力。第四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间艺廊超过3000位艺术家的作品亮相,依然坚持六个板块:画廊
期刊
“总有一天,我会丢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带着我的相机和电脑,飞往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巴黎看埃菲尔铁塔,到法国走一遍凯旋门,去悉尼歌剧院听一场振奋的演出......”谁都无法拒绝心底深处那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去感受这世上的人文奇观,去体会大自然的胸怀。只是在丰满的梦想下,现实却是那样的骨感!于是关于梦想照进现实的景观艺术文化展备受欢迎,而其与文化生活的嫁接也显得那样自然。在邯郸美的时代城,一场世界建筑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