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夫卡作品中的负罪感 ——以《判决》、《变形记》、《城堡》为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兹?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给后人们留下了传奇的经典著作.而在其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其浓重的负罪感心理.本文将主要结合卡夫卡代表作《判决》、《变形记》、《城堡》等,分析负罪感在其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以期加深对其本人和作品的理解.
其他文献
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广播自1997年9月开播以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着力打造信息量大、服务性强、专业特色鲜明的经济类专业频道。 Since its launch in September 1997, H
摘 要:本文通过对泰国文学作品《画中情思》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吉拉蒂、昭坤和帕诺鹏)形象及其矛盾性分析,以期望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当时泰国过渡时期(由封建制社会向君主立宪制社会过渡)泰国人社會生活状况的了解和加深对作品人物形象进一步深刻认识。  关键词:《画中情思》;人物形象;矛盾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  一、作品
摘 要:休斯顿·贝克是当代重要的黑人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对理解非裔美国文学有极大的帮助。《布鲁斯、意识形态及非裔美国文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强调用布鲁斯方言来解读文本,发现了文学理论总是会用新的意识形态取代旧的意识形态,在“黑人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人类学”-在语境下理解黑人文化。在文本解读方面,他提倡从布鲁斯的角度重新评价文本。本文主要总结了贝克在《布鲁斯、意识形态及非裔美国文
摘 要:在小说《局外人》中,作家加缪关注到了人类生存的荒诞性问题。小说主人公默尔索的行为就十分荒诞,不被世人理解。但其实除了杀死那个阿拉伯人外,默尔索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是因为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他的真实自我,使他成为了一个荒诞的“局外人”。本文主要通过对默尔索真实与自我的表现进行分析,来诠释这个荒诞的世界,以及人们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时所做出的选择。  关键词:《局外人》;荒诞;真实;自我
我们对变革的现状如此熟悉,以至我们很少去想一想,在个人层面上,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真正意味着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几乎从来不停下来想一想,对那些位于我们周围且身处变革
期刊
随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中外交流与日俱增,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翻译需要高水平和高素质的译者,但是翻译工作者数量虽然逐渐增多,可是译者的素质却有待提高,对翻译主体性问题认识
这是一位叫晓信的青年朋友的苦恼。李勇、王新两位同志自告奋勇为晓信排忧解难。 “我是一名工人,通过业余时间参加自学高考,取得了大专文凭。我以为不应该再让我在一线当工
摘 要:小说《暗店街》是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杰作,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主人公是一位被剥夺了记忆的侦探。他通过不断地追寻失去的记忆来重拾过去生活的记忆碎片。这一研究包含了关于1940~1944年德国占领法国时期的描写,从中人们可以知道主人公记忆缺失的起源。然而,这位固执的追寻者仍然还在追寻记忆的路上,没有人能够预测他苦苦追寻的最终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海滩人”人物形象的形成都受到战争,空虚感
摘 要:《第五个孩子》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后期作品,讲述了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因第五个孩子班的到来而导致幸福梦破碎的故事。以往的作品从哥特元素分析、叙事策略、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视角来分析此作品。本文试从伦理学视角对《第五个孩子》进行解读,向人们展示人性的无情和冷漠。  关键词:《第五个孩子》;文学伦理学;伦理身份;伦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当代的美英文学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西方的哲学体系衍生而来,而美易文学,现如今也属于文学研究的范围之内,它所存在的主要意义是为了研究西方的哲学文化,特别是对于当代的英美文学的文化研究以及分析等等,现如今已经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根据这一影响,本文主要针英美文学对当代的英美社会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求。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研究;存在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