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糕中驴皮源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 :药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阿胶糕中驴皮源成分的检测方法,考察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产品品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以驴皮特征性肽段为检测指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0.3 mL·min-1,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驴皮特征性肽段在20~5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6,检出限为0.05 mg·kg-1,定量限为0.15 mg·kg-1,三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107.8%,能够满足实际样品检测需求.结论 不同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差异较大,非常有必要控制产品质量,所建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适用于阿胶糕中驴皮源成分的检测.
其他文献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是指后鼻孔解剖学上的闭合,临床上表现为无鼻腔呼吸气流,CT的典型表现为犁骨、翼突内侧板骨质增生以及后鼻孔骨性、混合性或膜性闭锁.根据病变范围,可以分为双侧或单侧闭锁,前者往往需要及时治疗.首选治疗方式为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得到认证.然而术后狭窄仍然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传统支架与丝裂霉素的应用是否有利于避免术后狭窄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一些预防术后狭窄的新方法(糠酸莫米松药物洗脱支架、球囊扩张、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凝胶的局部应用)还在不断出现,可能为后鼻孔闭锁的治疗带
目的 探讨1000 Hz声导抗检查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 纳入高危新生儿318例(636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ABR+DPOAE+1000 Hz声导抗三联的听力筛查方案,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在3个月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计算三联筛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和正确率.其中本研究中三联筛查结果正常包括AABR(-) 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导抗(+),AABR(-)DPOAE(-)声
目的 探讨耳郭形态畸形的类型及矫正时的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耳郭形态畸形无创矫正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为耳郭形态畸形的1岁以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开始矫正的年龄分为两组,<42d为小月龄组,>42d为大月龄组.同时根据形态畸形的类型分为招风耳组、杯状耳组、垂耳组和隐耳组.采用改良版耳郭形态畸形无创矫正视觉模拟评分法(MVAS-NAC)对小月龄组和大月龄组患儿的矫形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小月龄组平均提升效果优于大月龄组(P<0.05),患儿矫正
目的 探讨新生儿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与听力筛查结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学中心新生儿科496例患儿听力筛查结果和入院时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自动听觉脑干反应(A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和总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61.9% (307/496)、61.3% (304/496)、90.1%(447/496)和56.7% (281/496).三种听力筛查方法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00,P<0.001).AABR与DPOAE测试结果一致性极强(Kappa=0.817,P<
泽泻为临床常用中药,历代医方、本草、炮制专著对泽泻的炮制均有记载,有传统炮制方法,也有各地用药习惯,致使全国各地炮制方法不够统一,累计达到20多种.此文分别对泽泻古代炮制方法、现代炮制方法加以整理,以期为泽泻的系统炮制研究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鼻腔鼻窦肿物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4例先天性鼻腔鼻窦肿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鼻内镜、鼻窦CT和MRI检查,全部病例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24例中良性占位17例,其中脑膜脑膨出8例、骨化纤维瘤3例、软骨间叶性错构瘤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肌纤维瘤1例、畸胎瘤1例、毛细血管瘤1例;恶性占位7例中B细胞淋巴瘤2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黏液表皮
目的 优化补骨脂酒焙法炮制工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 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为测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酒药比例、烘制时间和烘制温度对补骨脂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酒焙法最佳炮制工艺是补骨脂药材100 g,加15%黄酒,烘制时间120 min,烘制温度140℃.结论 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合理可靠、稳定性好,为补骨脂质量标准控制提供试验依据.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转归.方法 对新生儿中心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双侧声带麻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因、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并对患儿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 共纳入28例患儿,男18例,女10例,年龄1~24 d,中位年龄3.5 d.92.9%(26/28)的患儿为足月儿,53.6%(15/28)的患儿为剖宫产.患儿首发症状主要为吸气性喉鸣及呼吸困难,占比高达78.6% (22/28),其次为呛奶及呕吐,占比为14.3%(4/2
目的 探讨开放性鼻整形切口在治疗儿童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例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的儿童[男3例,女1例,2~6岁(平均4岁)]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所有患儿均在接受全身麻醉下开放性鼻整形切口入路切除病灶,术后规律随访,随访参数包括病灶复发情况、切口瘢痕情况、鼻尖形态.结果 4例诊断为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中,瘘口位置均位于鼻梁中下段及鼻尖,感染灶或囊肿位于鼻根部或一侧内眦水平,瘘管走行路径>1 cm.全部患儿术前均行鼻窦CT及MRI检查,术后规律
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先天性舌根囊肿患儿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舌根囊肿切除术的患儿(Ⅰ~Ⅱ度呼吸困难)72例,随机分为传统喉镜组(M组)与可视喉镜组(G组).记录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失败率、声门显露程度、插管前与插管时SpO2、HR及MAP的变化及气道损伤等情况.鲒果G组气管插管时间短于M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M组,插管失败率及气道损伤均低于M组(P<0.05);G组声门显露显著优于M组(P<0.05).插管时HR与MAP明显升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