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面塑

来源 :青岛画报·今日青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h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的食文化,可以用“南稻北面”來形容。可以說、南方人有多離不開水稻、北方人就有多熱愛麥田。一穗穗金黄的麥粒在黄土高坡化作細面;在黑沃土變成面餅;也在齊魯大地上發酵成最樸實的饅頭,再由勤勞的人民用色彩裝點,用工具雕刻,演化成極具觀賞藝術的美食——面塑。
  饮食
  面塑,俗稱面花、捏面人,是源於山東、山西、北京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面塑以麵粉作為主料,用顏色調和,經由匠人的雙手和一些簡單的工具塑造形狀,最後化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中國的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演變,早已融入中國文化和民俗藝術的血脈。就其捏造風格而言,長江流域細緻、優美。黃河流域卻是古樸粗放。
  面塑在山東地區的發展,以青島崂山見長。崂山面塑,俗稱花饅頭、巧饽饽,迄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是崂山地區世代傳承的手工藝品,其中,王哥莊街道的面塑最具代表性,呈現特有的海洋特色。
  崂山面塑以小麥粉、酵母、水為原料,揉至成型後用炭火大鍋蒸,表面飾有彩繪,造型渾圓飽滿,神形兼備。品種包括老虎、燕子、鎖、圈、福壽桃、元寶、富貴魚、棗花糕、花卷、神蟲等,體現了當地百姓淳樸的審美追求和對生活美好的嚮往。
  民俗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這般純摯的“小確幸”被許多國人嚮往。但當代社會,人們習慣了日復一日的奔走忙碌,似乎只有慶祝傳統民俗、節氣時,才能讓他們慢下腳步,享受人生。因此,歲時節令的慶賀顯得尤為重要。而面塑,在膠東半島的年俗慶典中,舉足輕重。
  “聖蟲”形狀如蛇盤旋,取其“剩”、“升”之音、寓意來年糧食有剩餘,日子步步高升,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是民間“蛇”崇拜的傳承。山東許多地方將“聖蟲”做成刺娟或蛇的形狀,口含鎳幣或紅棗,大的供在財神和灶神的祭案上,小的放在米缸、面缸、糧囤、錢櫃和衣櫥裡,一起求錢財增多、使用不盡。
  “聖雞饽饽”也是青島乃至膠東半島地區過年時供案上必不可少的貢品。“聖雞饽饽”是“鳥”圖騰的遗跡。從考古發掘、民間傳說遗跡史料中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作為青島地區先民的东夷人就以鳥圖騰作為原始崇拜,延續至今。除了供奉“聖雞饽饽”外,在生禮民俗中,有生孩子分雞蛋,送湯米之習;在歲時節日民俗中有清明節吃雞蛋之習。
  過正月十五時,有的人家裡會做“面燈籠”,這種造型的面燈籠把房間裝飾的喜氣洋洋。門口放只面小狗、豬圈放一隻面做的小豬、水缸裡放上一隻面魚,好不熱鬧。
  面塑造型各異,栩栩如生,並且寄託著美好的寓意:龍、鳳對應龍鳳呈祥;鯧魚對應繁榮昌盛;牡丹對應富貴花開;魷魚對應連年有餘……逢年過節的青島鄉村,巧婦們圍坐一圈、談笑風生間捏出一排排活靈活現的面塑。而在崂山,面塑、正以家庭為單位,被一雙雙巧手繼承、發展。
  传承
  在王哥莊大尸人家食品有限公司內,66歲的張桂蓮忙活著手裡的活、她將做好的龍、鳳、牡丹花、鯧魚、魷魚等顏色鮮豔、栩栩如生的面塑往出鍋不久的大饅頭上安插,一個普通的大饅頭,立刻生動了起來,有了主題和寓意。“這是龍鳳呈样,這是繁榮昌盛的意思,這個是連年有餘,這個是富貴花開……”每一件作品都是心血之作,“那個龍頭,做了一個多小時,牡丹花做了兩個小時。”無論是二龍戲珠、五穀豐登,還是十二生肖,只要客人提出想法,她就能給做出來,“漁民出海時、有讓做魷魚的、鯧魚的、蝦的、毛蛤蜊的,我就心思心思這個東西是個什麼樣,就能做出來。”張桂蓮至少做過上百種花樣,曾經還拿過面塑金獎。
  “捏面塑,首先得心裡有。”這是崂山區王哥莊街道的老工匠質樸而真切的感慨。面塑的呈現,一靠耐心、二靠手藝。然而缺乏年輕一代的傳承人,成了崂山面塑和無數“非遣”專案一塊共同的心病。但老一代面塑藝人卻憑藉他們的勤勞和智慧為崂山面塑的傳承、發揚開闢了一條新道路。
  王哥莊街道的劉竹蓮是面塑發揚的領軍人物,一直為嶗山面塑尋找商機。早先崂山面塑的經營,以一家一戶的作坊式進行生產和零售。規模小,產量少,知名度也不高。2005年,不甘心固步自封的劉竹蓮等來了機會,她借助青島啤酒節、崂山茶節的輻射帶動,先後組織了王哥莊麵點展示及展銷活動。因此,崂山面塑逐漸被遊客熟知,銷量也不斷增長。但劉竹蓮意識到,簡陋的家庭作坊式經營很難負擔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崂山面塑的發展,需要借助一條成熟規範的“生產鏈”。於是,她在2006年成立了王哥莊大饅頭協會,組織閑賦在家的婦女製作不同品種、花樣繁多的面塑產品,短短一年間,饅頭協會的成員成長到了一千人。随著隊伍的不斷壯大,王哥莊面塑也不斷規範化:統一配料、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最終形成了一條以王哥莊饅頭為主打,各色花樣面塑為延伸的產品體系。
  崂山面塑為勤懇的崂山人民開闢了一條致富之路,崂山人民更為這項傳承500餘年的非文化遣產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崂山面塑,只是眾多非文化遺產項目中的芸芸一隅;崂山群眾為了發揚面塑這個非遗項目所做出的努力,也只是眾多遣產保護工作者付出艱辛的縮影。我們應深知,這些歷史遣產是所有華夏子女的瑰寶,是證明我們的祖輩曾在這片熱土上生活的有力證據。面對一筆筆古老的精神財富,遠遠的瞻仰只能任其消逝、只有真切地用雙手繼承、用真心傳承,才能讓祖輩留下的遣產綻放出它們應有的灼灼光彩。
其他文献
在青島的山海之間,經常能看到瑜伽習練者的身影,他們在放鬆伸展中,唤醒內在的柔軟與力量,體味瑜伽帶來的安寧,讓靈性在自然中悠然漫步。記者採訪了中國瑜伽界的“神雕俠侶”——范思成與陳菲,為您講述一段瑜伽行者的故事。  Shiva Fan,范思成更願意人們稱呼他的英文名,16年的瑜伽研習、薩奇南達瑜伽流派(Saccidananda Yoga)的創辦人,授課時間20000多小時,美國瑜伽聯盟(RYT500
期刊
古老的祭祀儀式、盛大的祭海典禮、原始的三牲祭品展……青島即墨田橫祭海節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漁文化特色濃鬱、原始祭海儀式保存最完整、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民俗活動,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每年穀雨前後,漁民們在修船、添置漁具等生產準備工作就緒後、選個黃道吉日把漁網抬上船,便開始祭海,因此又稱“上網”。每年祭海前十幾天,田橫鎮的漁家媳婦們便開始忙著蒸面餿,每個重達三四斤左右,有壽桃、聖蟲、鬥等多種造型,寄託
期刊
他本可以當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卻偏偏要從頭再來,當“用自己雙手打拼”的“創二代”;他本可以留在美國,卻偏偏選擇學成歸國並師夷長技:他本可以是華爾街上風度翩翩的金融家,卻偏偏選擇一頭紮進烘焙領域,研究得如癡如醉……他就是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名譽會長、英派斯品牌創始人朱瑜明先生的兒子,青島和泉食品有限公司執行副總朱星憲。  “我要用自己的雙手打拼,通過自己的努力報效社會、實現自我的發展!”朱星
期刊
每個人都需要一座城,用來安放青春和歲月的褶皺;每個人都需要一座城,用來放飛那些天馬行空夢想和期許。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標籤,青島的藝術氣質洋溢在曼妙的音符裡。  小青島,似一把琴靜浮在海面上,與回瀾閣遙遙相望,又名“琴島”;早在德占時期,青島人就見識了西洋樂器小提琴的演奏;20世紀初,俄羅斯人在萊陽路上開辦了一座音樂學校,為青島培養了一批音樂人才、有外國青少年,也有中國青少年……青島的音樂底色中
期刊
隨著春季到來萬物復蘇,青岛也迎來了美味海鮮的豐收時節。四小海鮮齊聚,第一撥鲅魚駕到,海虹、蛤蜊、蝦虎、八帶等島城特色海鮮爭奇鬥豔。在小海鮮的烹飪手法上,最常見也最原始的就是清蒸和原汁了,但是巖池西餐廳的行政總廚Peter Zhao(赵毅)卻將小海鲜做出了格調和品味,“讓黃海之濱的青島小海鮮登上大雅之堂”是他的抱負和理想,  沒有波士頓龍蝦,也不必澳洲帶子,青島的小海虹、小八帶、小海螺一樣可以烹飪出
期刊
位於青島第二海水浴場東端的岬角上,有一座臨海的古堡式的建築,地勢突兀,三面臨海,氣勢恢宏,那是著名的花石樓。它雖沒有迎賓館的富麗華貴,卻又比康有為故居顯得精緻細膩,是八大關中最著名最古老的建築之一。相傳解放前蔣介石曾經於1946年和1949年兩次避難於此,因此也有青島人稱之為“蔣介石公館”。  百年來,它的美麗和神秘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前去觀賞和探索,花石樓是誰建的?蔣介石真的在這裡住過嗎?  揭開
期刊
未來是一份美好的憧憬,是一份富含希望的願景。不妨幻想未來世界,飛行的汽車沒有阻礙,智慧化的生活只靠一個眼神就能實現。對於藝術而言,則是希望它在未來世界化作永恆,光彩斑斕。藝術的未來需要傳承,有必要從孩童時開始,開啟藝術之旅,將藝術的種子植根于每個孩子的心中,萌發出天真、美好的未來之路。  2016年,作為青島市唯一一所市立公益性美術機構的青島美術館,秉承著讓社會公眾獲得美育薰陶這一重要教育功能,充
期刊
1904年6月1曰,一陣尖銳的火車汽笛聲響起,膠濟鐵路全線通車。膠濟鐵路唤醒沉睡的齊魯大地,來自西方工業文明交通工具——火車,駛進晚清封閉的國度。從此、火車,沿著德國人設計製造的膠濟鐵路,在山東大地奔腾不息。  火車像賓士的長龍,在鐵軌上行使、穿越了歷史的煙雲:火車站像一棵樹紮根在鐵路旁,具有了根基,成為一個地方的標誌性建築。一動一靜,火車與火車站相生相伴。人們把關注的眼光投向膠濟鐵路的起點與終點
期刊
太陽本為出色的畫師,當那一抹金黃慵懒地從雲裡踱步出來,舒展雙臂將光芒萬丈灑向大地,冬雪消融,春來了。  早春島城的田間地頭,溝壑山坡,經常能看到野菜的身影,這個野菜就像能吃的春天。與山珍海味相比,野菜猶如粗布麻衣,長在山澗樹林,拙樸、純粹,沒有化學藥物的污染,是純天然的綠色食物,它們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大自然的慷慨鎖贈。其中,青島威斯汀酒店傾情推出的“春野之味”素食美食盛宴,返璞歸真,讓野菜登上
期刊
薛波一直專注於國畫山水領域創作,他的藝術行旅山水新作,尤有創新性意境,以具有探索意味的解構式寫生,為觀者呈現具有鮮明個人風格與生動氣韻的“山水語境”。  從對國畫經典程式的反思開始,以對傳統語言和精神表達的質疑為主線索,薛波的水墨作品先是介入“當下”的語境表達,並嘗試了融合、嫁接、重構、延伸等實驗與探索。在重新考量“筆墨”與現實的關係與意義過程中,如何保持水墨的文化特質,又凸顯人與自然的精神傳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