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悟重过程重体验重运用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u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实际问题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因此,计量单位的教学应重感悟、重过程、重体验、重运用。
  一、激活生活经验,找准认知起点
  在进行“计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应激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找准认知起点,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域。
  【案例】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以角为计量”“以元为计量”,甚至是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并会运用,但往往缺少数学化的思考和系统化的梳理。为此,我设置了购买1元面包的情境,让学生探索不同的付款方式,如下方式均有出现:5 5=10(角),2 2 2 2 2=10(角),1 1 1 1 1 1 1 1 1 1=10(角),5 1 1 1 1 1=10(角),2 2 2 2 1 1=10(角),5 2 2 1=10(角)……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都会想到利用10角付款,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1元=10角的结论,从而使学生系统化地思考和梳理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
  二、经历形成过程,培育创新意识
  “计量单位”的产生都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艰难的形成过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很多教师都注重挖掘“计量单位”的文化价值,通过介绍数学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计量单位的形成过程。但是,很少有教师去关注“计量工具”的形成过程。其实,“计量工具”的形成过程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案例】在《认识厘米》一课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认识直尺,很多教师采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不同直尺的相同点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我在执教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在介绍数学史上统一长度单位这一环节之后,提供给学生1cm长的小棒,让学生利用它去量一量橡皮的长、数学书的长、课桌的长……随着需要测量的长度越来越长,学生会发现1cm长的小棒越来越不能适应要求,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把多根小棒拼在一起再去测量物体的方法,这不就是创造直尺的思考吗?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去认识直尺,直尺上的一切元素的生成都理所应当。当测量更长的距离时,学生自然会迸发出创造类似于米尺、卷尺之类的思想。因此,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经历“计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而且要让学生经历“计量工具”的形成过程,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多种感官体验,丰富概念表象
  为丰富“计量单位”的概念表象,教师要设计大量的体验活动,依托多种感官对“计量单位”进行建构。虽然“计量单位”由于所描述的客观事物不同,其教学的载体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活动。
  【案例】在执教《千克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称一称”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称一称,得到1千克相当于15~16个鸡蛋,或18本语文书,或14本数学书,或4袋味精……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有关“千克”的概念表象。接着,我再让学生通过感觉、观察、思维、想象去深化这一表象。即让学生经历“看一看——猜一猜——掂一掂——猜一猜——揭示重量”的过程去体验几千克的重量,如1瓶2千克的辣椒酱、1大袋2500克的味精……课堂上学生的猜测越来越准,这其实是学生在多种感官的配合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靠学生大量的体验积累而成的,而体验正是丰富“计量单位”概念表象的源泉。
  四、整体结构教学,厘清单位联系
  在执教“计量单位”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厘清“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数学思想的价值。
  【案例】在教学《平方千米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整体结构教学,基于“平方千米”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面积单位,教学由已经学习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入手,回顾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学生通过推理思考,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
  把“平方千米”的教学融于整个面积单位的学习体系中,便于厘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学生知识的充实,学生在这个结构中可以随时建构新的面积单位,只要有对应的长度单位就能创造新的面积单位。因此,在教学“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内容利用整体结构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计量单位”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An app that harnesses the unused processing power of mobile phones has been used to identify anti-cancer molecules in a range of foods.  The research identified carrots, celery and oranges as having t
【摘要】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小学生阅读童话故事,让他们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爱上童话,爱上阅读,进而爱上语文。  【关键词】童话阅读 大声朗读 指导朗读 对比阅读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童话故事单元,有四篇课文:《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均为新选人课文。  拿到课本,我们首先进行了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样本班
今天,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在千年古州赵县召开县级档案资源整合工作会议,石家庄市各县、区主管档案工作的负责同志光临大会,赵县政府的领导介绍了很好的经验,特别是蒋市长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蒋市长的讲话,充分表明了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对档案事业的高度重视,表明了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在各个方面改革创新发展的坚强决心和行动。省局要将蒋市长的重要讲话,印发全省,供全省省、市、县三级档案部门学习。省局还要将
[摘要]“整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关键词,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不是简单的拼合。整合具有开放性、生成性、适切性、协调性等特征。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整合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应然。无论是课程资源的整合,还是课程功能的整合,抑或开发主体的整合和课程管理的整合,都有一些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校本课程 整合 内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英谈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境内,被誉为“中国北方千年古寨”。古寨依山傍水,古树参天,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历史沧桑。2007年,英谈古寨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09年被列入中国景观村落名录,古寨以其渊源的历史,独特的建筑,淳朴的民风,丰富的文化遗存等特色,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古寨遗存  英谈古寨,根据《邢台县志》(清·道光三十一年纂
【教学内容】Mike’s report:Seasons in Canada  【教学流程】  Step 1:Greetings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Miss Gong.  T:Am I a woman?  Ss:No,you aren’t. Oh,good morning,Mr Gong.  (学生平时称呼女教师用“Mi
主持人语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中的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作为问题解决,教材编排分布在四个内容领域和整个小学阶段,与计算知识结合在一起安排,而问题解决的呈现方式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给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的挑战不言而喻:教师不明晰教材的编排特点,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考;
【摘 要】低年级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应凸显个人的独特性,消解教育形式的霸权,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却看不到七八岁孩子本该拥有的生气和天真,倾听不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教师的代替表达、权威意识还是那么坚不可摧,孩子思想的火花消失了。我们应努力让课堂变得丰富和具有挑战性,在语文课堂儿童表达的初建、突破与提升阶段,让他们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生态表达 表达启蒙 同频共振 生
2005年底,盐城市组织了11位中青年特级教师赴响水、滨海、阜宁进行示范教学活动。活动分小学、中学两组,科目为:中学语文、英语,小学语文、数学,形式上采取示范教学(演示课件或放录像) 讲座(报告)的方式。活动期间,每位特级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并作一小时的讲座(报告)。特级教师们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给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中,特级教师与听课教师展开现场互动,交
摘 要:丧尸片作為电影的一种极端演绎形式一直以血腥、暴力、惊悚、恐怖为题材,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精神状态往往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紧张、刺激之中,影片结束后观众往往有意犹未尽的感受。但这种题材的电影长久以来一直不能带给观者更深层次的思考,直到它的出现,横空出世、划破长空。  关键词:丧尸;灾难;人性  作者简介:王哲(1992.10-),男,河南省周口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