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推进,政治学科的教学也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理念。接下来笔者将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模式进行探究。
一、新课改条件下的政治课程的变化
新的政治课程把旧教材上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进行删除,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更加紧密地联系了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了过去的政治课程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片面强调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不足。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求政治课程更加地贴近学生的生活,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能力,不再片面地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改变,也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起到极好的作用,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是这也要求教师要转变上课的方式和理念,不再反复地讲述知识点,让学生在应对高考时大量地记忆背诵。所以,新课改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要用新的理念来武装头脑,也要用新的模式来组织课堂。
二、在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时的主导,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探究、分析及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克服急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总结,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忆的想法。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现象,或者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给出材料,让学生去发现材料中隐含的能够用我们所学知识或者理论去解释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者给出时间和空间采用合作方式讨论探究。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要过早否定学生提出的一些可能不合适的观点或者解释。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观点都抛出来,然后师生再一起来逐条分析,看看学生的观察和理解是否把握了材料所反映的实际。对于其中一些闪光的理论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对于一些不太符合实际的观点,不要武断否定,要认真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理解的偏差,引导学生用正确积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活动—体验—表现”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乐趣以及之后所产生的成就感,真正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模式是潜移默化的,学生面对教材知识的时候就会自然地产生迁移和联想,甚至会激发学生关注和关心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兴趣。课后学生会有意识阅读主流报刊,搜索热点话题,而且在课堂上主动地向教师提出来进行探究。当学生开始主动去关注思想政治课,当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当学生的观察、探究、分析能力得到自然的提高,当学生能够用积极客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目的就应该是达到了。
三、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很多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理念非常肯定,也觉得很有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当看到教材内容比较多、比较难,而课时比较紧张的时候,有教师认为如果一节课让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还有教师觉得实施新课改了,就应该把课堂留给学生讨论,结果形式大于内容,除了让学生吵闹一节课,毫无意义。既打击了教师的信心,学生也一无所获。还有教师认为,如果课堂上都去开展活动了,那么教学内容怎么完成,考点怎么落实,最终还是要让学生大量背诵,也就是让活动和知识脱节了。新课改确实对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开始可能比较难,比如学生不积极,比如学生积极了却收不回来,话题扯开很远。这就对我们教师的课前备课以及材料的收集和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上课前教师也要查阅大量资料,结合材料背景和社会现实做充分的准备,材料要有代表意义。而且组织开展活动,分析问题时要有中心,有目标。要控制好度,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开放性的观点,或者教师没做准备的内容,要持开放式的态度,可留待课后分析,在下一节课时给予解决。
四、小结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模式,充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观念,顺应时代变化,关注学生自身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做学习型教师。
参考文献
胡敏.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9.
一、新课改条件下的政治课程的变化
新的政治课程把旧教材上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进行删除,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更加紧密地联系了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了过去的政治课程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片面强调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不足。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求政治课程更加地贴近学生的生活,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能力,不再片面地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改变,也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起到极好的作用,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是这也要求教师要转变上课的方式和理念,不再反复地讲述知识点,让学生在应对高考时大量地记忆背诵。所以,新课改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要用新的理念来武装头脑,也要用新的模式来组织课堂。
二、在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时的主导,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探究、分析及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克服急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总结,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忆的想法。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现象,或者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给出材料,让学生去发现材料中隐含的能够用我们所学知识或者理论去解释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者给出时间和空间采用合作方式讨论探究。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要过早否定学生提出的一些可能不合适的观点或者解释。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观点都抛出来,然后师生再一起来逐条分析,看看学生的观察和理解是否把握了材料所反映的实际。对于其中一些闪光的理论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对于一些不太符合实际的观点,不要武断否定,要认真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理解的偏差,引导学生用正确积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活动—体验—表现”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乐趣以及之后所产生的成就感,真正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模式是潜移默化的,学生面对教材知识的时候就会自然地产生迁移和联想,甚至会激发学生关注和关心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兴趣。课后学生会有意识阅读主流报刊,搜索热点话题,而且在课堂上主动地向教师提出来进行探究。当学生开始主动去关注思想政治课,当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当学生的观察、探究、分析能力得到自然的提高,当学生能够用积极客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目的就应该是达到了。
三、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很多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理念非常肯定,也觉得很有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当看到教材内容比较多、比较难,而课时比较紧张的时候,有教师认为如果一节课让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还有教师觉得实施新课改了,就应该把课堂留给学生讨论,结果形式大于内容,除了让学生吵闹一节课,毫无意义。既打击了教师的信心,学生也一无所获。还有教师认为,如果课堂上都去开展活动了,那么教学内容怎么完成,考点怎么落实,最终还是要让学生大量背诵,也就是让活动和知识脱节了。新课改确实对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开始可能比较难,比如学生不积极,比如学生积极了却收不回来,话题扯开很远。这就对我们教师的课前备课以及材料的收集和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上课前教师也要查阅大量资料,结合材料背景和社会现实做充分的准备,材料要有代表意义。而且组织开展活动,分析问题时要有中心,有目标。要控制好度,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开放性的观点,或者教师没做准备的内容,要持开放式的态度,可留待课后分析,在下一节课时给予解决。
四、小结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模式,充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观念,顺应时代变化,关注学生自身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做学习型教师。
参考文献
胡敏.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