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语打开学生的心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x2009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让语文彰显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更爱学语文,老师的引导非常关键,而在这些引导中,开场白尤其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课堂导语的设计:用导语营造意境,用导语介绍文章的背景,用导语设置悬念,用导语切入主题,用导语激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导语 设计方法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也就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它是借助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就缺少了灵性;如果离开美,语文课堂就失去了她本身所独具的魅力。而课堂导语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让语文彰显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更爱学语文呢?我认为老师的引导非常关键,而在这些引导中,开场白尤其重要。下面就以自己浅显的见解谈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课堂导语的设计。
  一、用导语营造意境
  情境创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多媒体、实物挂图、小品表演等直观型教学手段固然能展示一定的情感环境,但精湛的导语艺术更能起到营造情感氛围的作用。如教学《雾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语:
  同学们,你们一定熟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吧,这是一种多么奇异的景象!寒冬腊月,万物凋零,松花江畔雾气缭绕。忽然一夜之后,洁白晶莹的霜花挂满枝头,漫步松花江畔,只见眼前层林银装素裹,真如梨花烂漫,令人叹为观止。想亲眼目睹这样的神奇风光吗?今天,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来到冰城的松花江畔,一睹为快吧!
  教师声情并茂的导入语,描绘出了松花江畔的雾凇的奇异景观,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极好地引领学生以极其饱满的热情走进语文阅读教学中。
  二、用导语介绍文章的背景
  有人说,写文章“有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其实,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课始,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或与文章内容相应的社会背景,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如教《与大海同在》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1997年2月19日21点08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颗智慧之星在世界的上空陨落了,我们敬爱的邓小平爷爷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江河呜咽,群山低首。3月2日上午,一辆专机带着邓爷爷伴着鲜花的骨灰缓缓地低低地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人们含泪将骨灰轻轻撒向高山,撒向大海,邓小平爷爷与高山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今天,我们掀开这沉重的一页,再来追忆这位世纪伟人最后的人生篇章!”
  这段导语,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得深沉哀痛,不但为学生学习全文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升华做了极好的铺垫。
  三、用导语设置悬念
  有时,进入新课学习前,联系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延伸、设置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联想,迫切想知道结局。如《会摇尾巴的狼》这课,我联系学生已学课文《狼和小羊》设计了如下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狼和小羊》一课,请回忆一下,那只可怜的小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只老山羊和一只狼相遇的故事,那么这只老山羊会不会被狼吃掉呢?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就会知道。这样很快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激发起寻求新知的热情。
  四、用导语切入主题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简洁明快、情感丰富的导语对一篇课文作主题揭示,常能为课文阅读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燕子》一课前,我根据课文精心剪好一只美丽的燕子,教学新课时把它往黑板上一贴,当做主体板书结构的组成部分,然后用充满喜爱赞美之情的导语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是一只多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呀!乌黑光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听,它正一路欢唱着向我们飞来了!(师出示课题《燕子》,生齐读课题。)
  用这种直观图画与语言描述互相配合的形式揭示课题,开门见山,入情入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五、用导语激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很有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一上课就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性讲述,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前,用导语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段简短的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游玩。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和人们对桂林山水由衷的赞叹。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课件出示:桂林风光的画面,伴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激发起学生心中的美感,使学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想学,是学生获得能力的内在动力,这样创设情境,进而使学生对《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妙用导语是一门学问。在教学新课时妙用导语能使老师超越课堂的藩篱,发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而每节课的巧妙导入就是让学生喜欢课堂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工夫。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同等重要。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一线教师,从学习生活的细节入手,尝试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进而营造师生互动的和谐班级氛围,能完善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和培养集体凝聚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级建设;生活细节;心灵沟通;学生品质  对于中职学生品质的塑造来说,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互相团结友爱的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在班主任的正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步步深入,中国沿海东部地区率先经济腾飞、振兴,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成为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南下北上的淘金者的首选之地,一批批外来的肯吃苦、有能耐的民工纷纷来到苏、锡、常地区,而由农民工问题衍生出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安全、心理等问题也随之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随父母漂泊异乡的农民工子女承受着城市孩子无法想象的种种压力,这种压力有的来自现实生活,有的来自精神层面。他们如一群孱弱的小鸟,期
摘 要: 大学生励志教育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实现教育目标,国防教育是其中的重要载体。国防教育是由众多具体载体构成的系统载体,主要包括革命传统教育载体、军事技能教育载体、军事理论教育载体、国防教育活动载体等。选择载体,应紧扣励志教育的内容,注重载体的可操作性,科学认识各种载体,有效把握载体的形式和特征,正确选择运用载体。  关键词: 大学生励志教育 国防教育 载体选择 载体构建
摘 要: 本文是着重阐述工作在艺考生培养第一线的老师的体会和具体的做法,以及相关经验的介绍。  关键词: 艺术类高考音乐生 声乐训练 辅导方法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普通高中出现了艺术类高考的热潮,各地各学校在抓文化类高考的同时,把艺术类高考也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最基层的高中音乐老师,在担任艺术类高考班音乐生的训练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基础没有打牢、盲目练习、目标不明确、急
摘 要: 本文以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问题的分析,从校园网络规范体系建设、校园网络信息审查机制建设、校园论坛舆论引导工作建设、校园网络工作机构建设、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设、高校网站建设等六个方面构建综合性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论 引导工作机制 网络管理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信息是和
摘 要: 词义的客观性中有主观性的渗透,而词义的主观性又受到客观性的制约。与此同时,在词义界定的视域中,我们必须把词义的客观性质定位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用辩证理性的眼光对词义的主客观性和统一关系加以审视,对于把握词义的发展与丰富的深层内涵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词义 主观性 客观性 互摄相渗 统一  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是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有机整体。
案例说明:  案例面向的是高二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运用联系、比较等方式,了解作品的意义及审美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名作赏析激发学生多样化的审美感受,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过
摘要: 发声练习作为每节音乐课的前奏,显得越发重要。正确的发声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歌唱状态,培养正确的歌唱技巧。如何设计发声练习,符合小学的儿童教学特点,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 发声练习 循序渐进 训练方法 歌唱  一、现状分析  在以往的课堂上,课前几分钟用来做发声练习,但大都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只要有了发声练习这一环节就够了,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发出美妙的声
摘 要: 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她却最终选择自杀来逃离现实;佣人白太太是一个完全没有主见的男权社会之下的牺牲品;年轻而独立的女孩苏菲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体现了新一代女性的理想风貌。尽管作者多丽丝·莱辛并不认为自己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但她的小说却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关键词: 小说《十九号房间》
摘要: 作者在教学中发现,只用逻辑配价理论无法解释德语被动态中全部的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入Helbig和Jacobs的语义配价理论,对动词的被动语态进行深入的剖析及说明,以期对德语初级学习者起到帮助和指导作用,并说明这两种配价理论的运用意义和前景。  关键词: 德语教学 逻辑配价理论 语义配价理论 被动态 指导作用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动词在德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