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炎后肝硬化肝脏病理学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小儿肝炎后肝硬化的肝脏病理学特点以及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对本院1956~1991年共35年间确诊的38例小儿肝炎后肝硬化病例进行了肝脏病理学研究和肝内HBV抗原检测。结果发现,本组病例活动性肝硬化占89.5%;肝内卵圆细胞增生活跃,并与肝硬化活动程度关系密切(P=0.02),但与患儿年龄无明显相关;肝内HBsAg阳性率86.7%,HBcAg阳性率66.7%,两抗原总阳性率93.3%。本研究表明:(1)小儿肝炎后肝硬化以活动性肝硬化多见,可能与大多数患儿肝内HBV尚未清除有关;(2)卵圆细胞增生对肝损伤的修复有重要意义;(3)我国小儿肝炎后肝硬化绝大多数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其他文献
用中性红吸收分析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分析基因重组干扰素-α(rIFN-α)对胃癌细胞(SGC7901、KATOⅢ)增殖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结果显rIFN-α可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与作用时间、剂量相关,而对KATOⅢ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采用氯胺T法自行标记表皮生长因子(EGF),配体结合实验Scatchard分析结果SGC7901、KATOⅢ均高表达单一亲和性的EG
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的方法,测定20例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截瘫病人和21例健康对照的节段结肠和全结肠的通过时间。实验组在右侧结肠、左侧结肠、直乙结肠属及全结肠的平均通过时间(±S,小时)依次为20.30±16.95、33.57±22.67、65.16±45.46及119.03±63.90,而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9.65±5.16、7.88±6.72、10.93±11.40及28.47±15.4
对小鼠体外肝细胞进行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直接毒性作用的研究。发现LPS对肝细胞有明显损害作用,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存活率降低、培养上清谷草转氨酶(AST)增高,上述改变程度与LPS加入量成正比。肝细胞单独培养组与肝细胞—肝非实质细胞混合培养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然而,经D-氨基半乳糖及LPS体内预处理,导致肝损伤后分离肝非实质细胞,以
测定了六种CCK-8类似物对豚鼠胆囊肌条的收缩活性,在EC50值的基础上与CCK-8标准品比较。结果显示,其活性顺序为:类似物(2)>类似物(1)=CCK-8标准品=类似物(3)>类似物(4),类似物(5)及类似物(6)在剂量高达10-7mol/L时仍未显示其活性。实验表明:脱去N-端氨基的CCK-8类似物即Suc-CCK-7[类似物(2)]较CCK-8活性明显增加,有临床价值,在类似物(3)中,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RSF9与羟基喜树碱交联制备HCPT-RSF9偶合物,偶合物中每分子抗体可引入13±4.2分子的药物,而抗体活性保持85%以上。体外细胞毒结果显示偶合物对胃癌靶细胞的杀伤力(IC50为17.5μg/ml)明显优于游离药物(IC50为80μg/ml),对非靶细胞的毒性很弱(IC50>100μg/ml),明显低于游离药物(IC50为76μg/ml),提示该偶合物具较强的选择
期刊
本文用日本长耳白兔复制成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模型,利用“盲囊”加压装置形成不同胆道压力(8~20kPa),动态观察其心血管活动变化,结果发现:120分钟内,右内脏大神经放电频率增加(P<0.01),同时血压和心输出量均明显下降(P<0.01),且后二者呈明显相关(P<0.01),其中收缩压下降幅度比舒张压更明显。20kPa(150mmHg)加压120分钟内,血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升高(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