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当前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课堂教学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问题比如机械的训练方法、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暴露出来,并且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十分有必要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挑战 应对方法
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但是,课堂教学也由于其表现形式的类似性与单调性、效果显现的滞后性,以及对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常常成为教学关注上最易被忽略的一环,因此,它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问题,急需采取措施来应对。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1、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机械单调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在不断改进,从原先的“教师中心论”,发展到师生之间交流,又进一步发展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交叉型立体式的教学模式。然而,很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旧瓶装新酒”,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将课堂变成了自己单方面向学生“满堂灌”的地方,忽视了课堂本来的主体——学生对教师授予新知识这一完整过程的直接体验,这样,所学的内容只能是现成的结论,知识和能力最终只停留在记忆性层面,课堂也就被迫成为“应试教育”的场所。另一方面,新课程确立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然而,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将“三维目标”割裂,过分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翻新,使教学从前一个极端走向了后一个极端,这样无异于空中楼阁,也不能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内容远离学情,本末倒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构建的。”[1]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应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相适应,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学生,其认知水平都会存在差异,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就会破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文本之“本”与拓展内容之“末”互相颠倒。师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理解、再创造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文本的创作背景、目标设置等内容对其的制约。而现在一些语文课堂借“生活化”的名义,实质上脱离教学基点,盲目迁移,歪曲教学重点要点,教学就因此失去了意义。
3、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有待提高,对媒体的使用针对性有待加强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相近,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效果却出人意料的迥然相异。一边妙趣横生,学生积极投入,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另一边却苍白无味,学生没精打采,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尴尬。究其原因,这常常是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无形中起了不同的作用。同时,新时期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了极为重要和活跃的角色,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干扰因素,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导致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甚至出现片面强调用影视替代学生必要的文本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的错误主张。
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面对挑战的应对方法
1、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性
语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像电视剧拍摄时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叶澜教授说过:“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2]教师在教学过程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地自主学习的情景,同时把握教学节奏,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运用,疏密相间,有起有伏,在教学目的的统帅下,把一堂课上成和谐的整体;学生自然就会被教师上课所吸引,“跟随教学节奏,神思飞扬,在学习、咀嚼、品位的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泻江河,”[3]获得知的收获、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能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
2、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巧妙处理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的编写出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不同地方的生活实际,因此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使学生能更深入地领悟、体味。同时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在沟通课内外、把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时,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在尊重学情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
3、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学资源,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展现语言激趣、传情、达意、启智的魅力
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发挥语言“粘”的作用,尤为重要。”[4]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积极训练思路,清除语言杂质;不搞修饰语、限制语的堆砌,尽量避免使用拗口的、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式;注意反馈调整,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音量、语调、节奏、速度、表达的方法等。扬自己教学语言之长,克服不足之处,一步一个脚印,依靠长期实践与积累逐步实现完美。
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生命和思考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时期的新要求下,语文课堂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直面挑战,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建源.新课程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北京:语文出版社
[3]杨明春.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王叶辉.浅谈如何搞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王宏亮(1969-),男,甘肃宁县早胜学区南街小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挑战 应对方法
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但是,课堂教学也由于其表现形式的类似性与单调性、效果显现的滞后性,以及对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常常成为教学关注上最易被忽略的一环,因此,它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问题,急需采取措施来应对。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1、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机械单调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在不断改进,从原先的“教师中心论”,发展到师生之间交流,又进一步发展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交叉型立体式的教学模式。然而,很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旧瓶装新酒”,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将课堂变成了自己单方面向学生“满堂灌”的地方,忽视了课堂本来的主体——学生对教师授予新知识这一完整过程的直接体验,这样,所学的内容只能是现成的结论,知识和能力最终只停留在记忆性层面,课堂也就被迫成为“应试教育”的场所。另一方面,新课程确立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然而,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将“三维目标”割裂,过分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翻新,使教学从前一个极端走向了后一个极端,这样无异于空中楼阁,也不能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内容远离学情,本末倒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构建的。”[1]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应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相适应,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学生,其认知水平都会存在差异,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就会破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文本之“本”与拓展内容之“末”互相颠倒。师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理解、再创造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文本的创作背景、目标设置等内容对其的制约。而现在一些语文课堂借“生活化”的名义,实质上脱离教学基点,盲目迁移,歪曲教学重点要点,教学就因此失去了意义。
3、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有待提高,对媒体的使用针对性有待加强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相近,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效果却出人意料的迥然相异。一边妙趣横生,学生积极投入,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另一边却苍白无味,学生没精打采,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尴尬。究其原因,这常常是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无形中起了不同的作用。同时,新时期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了极为重要和活跃的角色,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干扰因素,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导致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甚至出现片面强调用影视替代学生必要的文本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的错误主张。
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面对挑战的应对方法
1、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性
语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像电视剧拍摄时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叶澜教授说过:“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2]教师在教学过程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地自主学习的情景,同时把握教学节奏,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运用,疏密相间,有起有伏,在教学目的的统帅下,把一堂课上成和谐的整体;学生自然就会被教师上课所吸引,“跟随教学节奏,神思飞扬,在学习、咀嚼、品位的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泻江河,”[3]获得知的收获、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能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
2、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巧妙处理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的编写出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不同地方的生活实际,因此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使学生能更深入地领悟、体味。同时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在沟通课内外、把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时,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在尊重学情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
3、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学资源,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展现语言激趣、传情、达意、启智的魅力
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发挥语言“粘”的作用,尤为重要。”[4]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积极训练思路,清除语言杂质;不搞修饰语、限制语的堆砌,尽量避免使用拗口的、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式;注意反馈调整,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音量、语调、节奏、速度、表达的方法等。扬自己教学语言之长,克服不足之处,一步一个脚印,依靠长期实践与积累逐步实现完美。
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生命和思考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时期的新要求下,语文课堂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直面挑战,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建源.新课程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北京:语文出版社
[3]杨明春.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王叶辉.浅谈如何搞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王宏亮(1969-),男,甘肃宁县早胜学区南街小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