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th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至今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简单地模仿高中、中职和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体育与健康课程千篇一律,课程内容仍是过多地重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且简单排列,教学目标片面,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没有体现职业特点,导致学校体育与学生职后体育脱节,学非所用;过分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轻视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的传授;在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同时,造成“放羊式”教学的局面,等等。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而体育和健康课也因此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和意义。
  二、五年制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1.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终身体育要求受教育者不仅在学校(含学前家庭体育)中接受体育、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还要形成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毕业后仍能坚持体育学习和锻炼,终生受益。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在校4年衔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过渡期,也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养成锻炼习惯的关键期。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至少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个体参加运动是否会带来精神上的回报(如舒缓压力、展示自我和愉悦身心等);二是参加体育运动是否带来物质上的回报(包括运动可以强健身体、减少伤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职业倦怠、扩大社交范围等)。因此,我们要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融入到各专业教育,在不降低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的前提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传授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职业体能和职业技能的发展,为将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伤和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提供生理和心理的准备。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职业教育,有助于学生从深层次认识体育的功能,提供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观念从“要我运动”向“我要运动”的转变,逐步培养走向社会后仍自觉锻炼的习惯。
  2.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在《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的分类,可分为五类:静态坐姿类、静态站姿类、流动变姿类、工场操作姿态类和特殊岗位姿态类。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从业人员体能的需求有很大区别。因此,根据职业特点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选择有针对性的实用身体训练,掌握适当的运动手段,让学生职业技术、专业体能(与职业相关)获得较好发展,掌握适当的运动技能,提高在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力。如饭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网球、高尔夫、游泳、保龄球等技能,往往就能给某些客人提供好的服务。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体育除了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自救能力,避免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它能使人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和应变能力,避免或降低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并使人具有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面对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能强化和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让学生早知道、早了解相关职业病发病原因和规律,学习相关预防职业病的方法,对预防和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对于一些因为局部负荷重、工作时间长导致的肌肉和关节劳损,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起到缓解病症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三、高职校体育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对策
  1.树立学科、学生和社会综合价值取向的课程观。
  任何课程建设总是受特定的课程价值观支配,必定折射或体现特定的课程价值观。单一学科取向的课程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代之以更为全面的综合取向的课程结构。五年制高职以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第一”的思想,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必须构建学科、学生和社会综合取向的课程结构,就是将体育学科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发展等方面相结合,形成体育学科知识、运动兴趣、职业素养发展三方面统一的课程结构设计理念。
  2.改革现有课程体系,积极推进适用于五年制高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
  当前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普遍采取“基础课 选项课”的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很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缺点是没有体现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体育与专业结合,课程设置必须兼顾体育学科、学生兴趣和专业特点三种之间的关系,可选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 1”模式:在开设三学年体育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四学年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的形式(类似于专业实训课),主要进行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和实践课的教育。
  “1 2 1”模式:在入学的第一学年开设体育基础课,第二三学年开设以兴趣为主的体育选项课,第四年开始职业实用体育的必修课。
  “1 1”模式:在通过每学年第一学期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每学年第二学期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置模式。
  “渗透式”模式:每次体育课教师在完成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岗位工作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与未来职业有关的特殊身体素质和实用性体育理论素质的培养。
  3.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
  参照不同专业或专业群的核心能力,由用人单位、专业主任、体育教学部门共同确定课程标准。体育教学部门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依据“必须、够用”的原则,设计不同专业或系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如财会、计算机、文秘、仪表、化验等一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及将来的工作中静坐的时间太多,活动相对较少,不利于血液循环,身体容易变胖,应加强上肢、肩带和躯干的静力性耐力训练。
  增加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课时数,加大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授力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掌握适当的体育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增加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走强健身体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调整现阶段重技术、轻理论的思维,增加学生体育理论课的课时比例,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董翠香.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53-155.
  [2]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79-80.
  [3]翁惠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强化职业体能的对策分析[J].职业时空,2008,(10):32-34.
  [4]陈雪梅.体育评价再认识[J].体育与科学,2003,(3):68-69.
其他文献
北京市预算会计研究会2007年共收集论文97篇。经过评委们公开、公正的评议,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44篇。获得一等奖的有:北京市财政局孟景伟、刘荣毅写的《北京市
电视电影《侠女》改编自《聊斋志异》同名一篇。导演按照古装武侠/魔幻/爱情的跨类型融合的方式进行改编,将蒲松龄建构在鬼魅世界中的以孝为先的家庭伦理主旨改编为人与鬼、
1.他们象是孩子,撅着嘴,因为没有教室。夜色正浓,正浓。灯光好亮,好亮。这时,北京舞蹈学院夜大学儿童师资班的同学们,正沿着2楼到3楼的楼梯依次站着,默默地,没有话。我任他
在科研方面处于全苏第二位(仅次于莫斯科大学)的列宁格勒大学的问题在于她接待客人的条件和她在世界上享有的声誉很不相配,更不用提她的预算资金了。目前列宁格勒大学还要客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学体育改革势在必行,与此同时,终身体育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本论文通过研究终身体育的内涵和意义,总结出终身体育对我国大学体育改革的几点启示,为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以下简称本书)已出版了一至三编,编写过程历经三十多个春秋。其间风风雨雨、喜怒哀乐,非亲履其事者,无从体会。现在我们简括地谈谈对本书的一些看法,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当前,我国高教田径运动教学面临着困境,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
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阿比让有一座风格新颖的“水上村庄”,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瓦夫水上旅馆。瓦夫水上旅馆坐落在景色秀丽的泻湖之上。“瓦夫”在当地土语中是“蛇”的意思,科
唐翔千是香港出类拔萃的实业界巨子。他勇于创业、勇于经营的事迹久为人们传颂。他热爱祖国,穷十载之精力,大规模向内地进行投资的行动更受到海内外人士好评。近年来,唐翔千
跳远是田径运动中较为复杂的一个项目。它不单单要求学生具备正确跑的技术和快速助跑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准确地踏板和爆发起跳的能力。因此,在正确认识跳远技术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