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作文教学的一潭活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作文中要有独立见解,要求学生的写作有“新意”,一定得让学生见多识广,让学生从书本学,从生活学,向一切可以学的地方学。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写作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开拓写作的领域,让他们有“发现”意识,才能让学生的笔下流淌出多姿多彩的生活来。
  当下写作教学强调走技术化路子,教师一上作文课就交给学生一大堆写作技法,然后就放手让他们写作了。但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什么”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大力倡导“怎么写”是收效甚微的。《红楼梦》中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也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作文教学关键不是在作文技巧的指导上,而是“写什么”的问题。
  如果把写作比作一条溪流的话,生活无疑是它的一大源头,如何把生活这脉源头活水引入课堂,让生活这“溪流”在学生笔下汩汩流淌,延绵不绝。首先要训练学生对生活的领悟能力,如果学生不会“思”,他的听说读写必定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文字能力,关注他表达的智慧,而智慧主要来自思维。所以要让学生写出充满灵气且富有个性的文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有如下尝试:
  一、打开生活大门,激发学生思维品质
  好文章就是作者能把普通的事物进行独特的表达。没有丰富的思维能力,没有一颗对事物敏感细腻的心是不可能有独特的表达的。生活中教师要用不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童心,让同学们诗意又丰富地表达普通的生活。
  1.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生活是一个学生写作的大舞台,如何在平凡的普通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的价值,必须长出一双“火眼金睛”,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并在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独特的风景。首先得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关注了,才可能“熟悉”;“熟悉”了,还得有“发现”,“发现”的慧眼,在于凡事多思。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上看到别样的“风景”。
  我所在的学校是所百年老校,校园环境优美,有许多可以写作的资源,教室窗外两个大花坛就是很好的资源,让学生关注这个熟悉的地方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月,窗外白玉兰开得旺盛,先引导孩子们观察这白玉兰花的特点:甲同学观察说:“树上没有叶只有花,花是白色的,花瓣呈五瓣”,这是一种朴素的回答。“那么这棵白玉兰树可以给你产生怎么的联想呢?”老师追问,同学乙又说:“她好像一个在台上表演的舞者,那优美的舞姿演绎出她动人的生命。”同学丙又说,“她是个舞者,但一年只舞一次的机会让她格外珍惜,舞姿华丽动人,独舞的她特别珍惜之前因为竞争得来的机会。”“你怎么联想到她是独舞呢?”老师又追问,“你看枝头只有花朵没有绿叶”,“春天的玉兰花是这个姿态,那么其他季节又是怎样?和这个季节的她对比又有什么新的发现?”通过老师的不断追问,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引发他们对于生命的思考。我相信他们既然能够从一棵树上看到生活,看到生命,也一定能够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找到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美。从看似无味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让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2.只因有颗童趣的心
  著名画家丰子恺说过:“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由此看来,成长的过程其实是“失”的过程,而“复归于婴儿”(老子语),“不失赤子之心”(孟子语)是十分可贵的。孩子是最能体验快乐,愉快表达生活的了。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就说孩子更接近诗人,孩子比一般人更懂得构造美梦:指着天上的星月,他们会说那是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捉迷藏,看到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夜空,他们会说,星星是孩子,躲着月亮妈妈正在外面玩耍呢。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心灵充满奇思妙想。儿童视角的文字也经常能成为经典,比如中年的鲁迅用儿童的视角创作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贫病落寞的萧红用自由的心灵创作的《呼兰河传》,贾平凹用儿童的视角写的《月迹》,这些文字都用童心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幸福与感动,是任何一个年龄的人都喜欢阅读与体验的经典。教师应引导孩子回归孩童,让孩子们发现童心的美好。引导学生多听听童心童趣,生活里要让学生多体验快乐,要求他们用儿童的视角看风景,用一颗童心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让单一重复的生活变得充满童趣充满诗意。
  二、打开文学大门、拓宽学生思维纬度
  读书形成的经验能成为写作的经验,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共识,但很多老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只注重形式上的读写结合,往往是课堂上学了什么课文,就马上照猫画虎般地“练一练”活学活用,这样的训练只能让学生写出一样题材一样形式的文章。只有思维参与的阅读体验才能转化为写作经验。阅读经验要成为作文经验必须是长期的积累后的“质变”。
  1.从经典中领悟写作之道
  《红楼梦》中黛玉在教香菱学诗之前,先让香菱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再都李白的一二百首七言绝句,再把陶渊明,谢灵运,阮籍等大诗人的作品一一读过,说不用一年工夫,不愁香菱不成诗翁。可见作文要写好,阅读是基础。所以作文教学的基础就是要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的积淀中获得写作的经验。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第一件大事就是和孩子说明阅读的重要性。然后推荐根据学生每个年龄特点的不同推荐学生购买每个学年必读的数目。一般是一个学年推荐一到两个作家的书。初一孩子刚从儿童过渡到青少年,给孩子推荐的是曹文轩的纯美小说,毕淑敏的散文作品。初二是一个不断否定和肯定的矛盾年龄,推荐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及季羡林的作品,初三可以推荐同学看周国平的散文增加思维的深度,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推荐看《古文观止》《红楼梦》,增加文学底蕴。一般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自由交流读书心得,教师及时点拨。
  阅读化为精神与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越长,学生越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感悟,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把自己的心表现出来,学生看待事物的视角及感悟生活的能力才能提高。
  2.从教材中体验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读写结合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地利用“课本这个例子”,生发出更多的同题材、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这样举一反三式的阅读训练学生思维。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例如“明月”这个主题,从古至今有不同的意象: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羁旅怀乡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物思人之意,“春去秋来不相待,月中水色长不该”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贾平凹笔下的月却有空灵的孩子般的童心。在教学中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到明月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有新的创意。再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同时给学生印发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冯骥才的《春天最初是闻到的》,秦牧的《春天的色彩和声音》,铁凝的《洗桃花水的时节》等当代作家关于春这个主题的作品,让学生品读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情感。厚实学生的阅读体验,并让这种厚实的体验激发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即使是同一篇阅读作品,也尽可能地让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悟,让同学们在“读”上获得更多的自由,那么他就能从教科书以外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对待自己的生活时就能个性表达了。
  总之要求学生能笔下流通诗意,要求学生的写作有“新意”,一定得让学生见多识广,让学生从书本学,从生活学,向一切可以学的地方学。只有让学生会“思”、会“发现”、会“个性表达”,才是真正的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作文训练,让“思维训练”成为作文教学的一潭活水。
其他文献
每遇灾害,前线总能看到陈光标的身影,他身体力行,出钱出力。平日里,陈光标也闲不住,或秀“钱墙”捐款,或改名倡导环保。总之,他的形象已经和慈善这个行当紧密联在一起。  围绕陈光标,争议不断。很多人赞赏他,称他为“标哥”,赞赏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不必赘言。也有些人批评他甚至诋毁他,这些人主要是涉及慈善公益的富人以及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当然也少不了大小公知和预备役公知的附和。这倒应了郭德纲常挂在嘴边的一
我们必须探索更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信息要想得到有效传递,就必须触及并影响包括民选官员、监管机构或私营部门在内的当权者。选举为民众提供了投票机会,但并不意味着给了他们发言权,更不要说保证他们的意见被听到。  “民主国家不会爆发饥荒”是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名言,因为负责任的政府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发生大规模饥荒。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清洁饮水;像粮食一样,清洁饮水也是我们生存和福祉所必不可少的资源。 
《新闻周刊》3月2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政治中出现了一系列极端分子,但是他们仅仅只是活跃在政治边缘地带。但是而今,這一局势似乎要打破了。以马里安·科特里巴(Marian Kotleba)为党首的“人民党—我们的斯洛伐克”政党在3月5日斯洛伐克政党选举中获得了超过20万选民投票,并获得了议会150个席次中的14席(约占8%)。科特里巴曾穿二战时期斯洛伐克法西斯主义者的制服,他公开表示对约瑟夫
尽管四级委托代理关系自建国以来一直存在,但对后两级委托代理关系具体如何界定,在法律层面一直没有定论。而控制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关键在于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企业管理者的授权中,是否清晰界定其“责权利”。    《国有资产法》从1993年开始启动立法,2007年底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了14年的艰难历程。    14年中的3项工作    经历14年的酝酿过程,无疑已很漫长。原因之一,就是人
8个月前,应法国外交部邀请赴法采访G20峰会筹备情况时,记者前往戛纳踩点,发现即将作为G20主会场的戛纳电影宫不过是海滩边上一栋平凡的建筑物,因刚举办过一场展览,里面一片狼藉。查验护照后,记者走进一楼赌场,发现不外乎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帮法国老人在里面休闲娱乐。  11月1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巨大的G20峰会幕墙把电影宫包裹一新,赌场下一层也被打理成新闻中心。1.2万多名法国军警在戛纳设卡
读到唐小兵先生的《胡适:伟大先知还是一介书生?》一文,才知今年是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90年代初,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胡适的改良政治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胡适,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对象”、“第一人”。我竟然忘记了“第一人”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觉有点惭愧。  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因“了解”而趋“同情”,我也是如此。初读时,胡适改良思想是被放在正确革命之对立面来看待的,读着读着,便
古代丝绸之路全局图  近些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注意的课题。“西”当然不是仅指我们今天理解的“西方”,而是广义的西,就是中国以外的异域。这绝不仅仅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的复兴,而是蕴含了这个时代的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即我们的文化的独特性是什么。有趣的是,这种独特性又主要是在和西方的对比产生的。  这个强烈的问题意识,并不意味着一种文明冲突的到来,不如这样理解:它代表了人们心中一
一、“少教多学”教学策略解读  所谓“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并不是表层意义上教师所传授知识内容的减少以及学生学习任务量的增多,“少教”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知识的重点及精华传授给学生,删除一些繁冗、无用的糟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固化教学方式,针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抓重就轻,删繁就简;杜绝过去教师整堂课滔滔不绝大讲的现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和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
关 注    第十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江西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这次活动以“保护母语、传承文化”为主题,呼吁人们关注母语、热爱母语、保护母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的2009年国际濒危语言图谱介绍说,全球有2 500多种语言面临着从世界上消亡的风险。  这次国际母语日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江西省教育厅等共同举办,来自国
2017年12月6日至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举办,主题为“开放与创新:构建经济新格局”。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各国政府和全球经济领域的名流齐聚广州,探讨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及创新的方式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  距离上一届仅仅4年,该论坛再一次选择了中国。回顾22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嬗变趋势,这一选择并不令人意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