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艺术与科学在走过了彼此的分离之后,要求重新融合在一起。时代对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呼唤,要求高等艺术教育在外在层面、内在层面和实践层面上都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艺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艺术;科学;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O-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2-0047-05
  
  艺术教育是一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代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显得比较薄弱,真正有创造力的经典艺术作品总是凤毛麟角。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社会呼唤有真正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高校的艺术教育如何发展,艺术人才如何培养已成为各大高校艺术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然后探讨如何把科学理念融入艺术教育中。
  
  一、难分难舍的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都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方法。艺术追求美,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内在美感的外在表达;科学追求真,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美与真统一于人类实践,艺术与科学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相辅相成。
  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看,艺术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创造性活动。一般地说,科学偏重抽象思维,艺术偏重形象思维。科学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和证明,它要尽可能地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确保科学发现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就现代学科而言,科学一般指自然科学。艺术是对美的追求,美是人主观情绪的内在体验,它难以证明,也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它不是理性的推理,而是形象的直觉,是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在表达,不具有客观普遍性;就现代学科而言,艺术属于人文学科。艺术与科学不论在思维方法、研究手段、价值目标还是风格特点上,确实存在差别。艺术与科学的分野开始于18世纪后期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学院制度,学院制度把“科学分析和哲学思辨分开,技术和科学分开,科学和艺术分开”。在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传统的理性主义科学观把科学与客观性、真理性划了等号之后,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变得日益严重。对此,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分成了两极,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还互为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在斯诺看来,是社会的专业分工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分离,造成了艺术与科学的分离。艺术与科学的分离,使得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存在很大隔膜,以致彼此之间相互指责,艺术与科学交流困难,甚至形成沟壑。斯诺还说:“我经常往返其间的这两个团体,我感到他们的理智和智能可以相互媲美,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也相近,但是几乎完全没有相互交往,无论是在智力、道德或心理状态方面都很少共同性,以至于从柏灵顿馆(英国皇家学会等机构所在地)或南肯辛顿到切尔西(艺术家聚居的伦敦文化区)就像是横渡了一个海洋。”
  艺术与科学的沟壑真的是无法逾越吗?从本源上说,艺术与科学本是同源,彼此相依相存,难以分离。在前科学时期,生产力低下,不存在社会分工,艺术家是科学家,科学家是艺术家,艺术与科学都以哲学为母体而存在,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即使是在艺术与科学分离的时代,艺术与科学的界限也是表象,本质上二者还是同一的。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指出的: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嘲艺术与科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
  艺术追求的美,与科学追求的真是相统一的,美的即真的。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来自数的和谐、宇宙的和谐。《庄子》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来自自然的客观存在,美与真统一于事物的客观存在。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在他的全部的完满性里面包含着不少科学”,因此,“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如中国传统工艺代表中的各种玉石制品,都是“工艺家们严格确定角度和直线,用高超的传统手法展现动植物生灵的各种曲线,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几何水准”。李政道甚至认为这是艺人们用艺术造型的方式制造的科学工具。
  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也是难以分割的。彭加勒曾指出:“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助手罗森和霍夫曼对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体会是: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虽然是以渊博的物理学知识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对美与真的探求活动总是使艺术与科学交融在一起。“科学家的灵窍,诗人的心扉,画家的慧眼,这里所感受到的都是同样的和谐,同样的优美,同样的富有韵律和节奏。”艺术与科学,彼此渗透融合,难分难舍。
  
  二、时代呼唤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当人类对外在的客观世界还没有能力完全把握时,对自然界的研究只能从不同层面、分门别类地进行,知识被分割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对应了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分工造就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划分了不同的人群,从而知识被专业化,人群被分工化。知识被分化为不同的学科,与前期未分化时相比,显然是进步和发展了,因为它促进了人类对自身以及自身之外客体的认识和再认识,从而使人类越来越能有效地把握、利用自然。人类在进一步把握、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就是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然界必须被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研究,而且,对自然进行研究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人的因素,否则,难以满足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认识和趋势。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和要求。
  艺术与科学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之后,终于内在地要求融合在一起。正如法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所。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下分手,必将在山顶重逢。”艺术与科学的分离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够发展,对外在世界认识有限造成的,艺术与科学的重逢,是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就指出,自然科学与哲学“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少结合的能力”,原因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艺术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科技进步在促进艺术进步、艺术作品丰富多样的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社会缺乏经典艺术作品,很多艺术 作品犹如时尚的外衣,经不起艺术理念、设计理念变化的冲击,在新的理念产生之后,原有的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究其原因是艺术作品缺乏科学性,没能把艺术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融为一体,对艺术创造中的科学性思想没能深刻地把握和领悟,只是简单地把科技成果运用到艺术作品上。从根本上说,它不是艺术与科学真正结合的综合创造成果,所以其价值不会维持长久。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把艺术的创造力和中国文化的竞争力、中国的综合实力联系在一起;而中国政府自主创新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又把艺术的创造活动和中国社会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艺术作品不仅要有创造性,还要具有自主性,这是社会对艺术教育的呼唤,也是艺术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艺术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物质劳动和精神满足的统一。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自由的追求,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越来越有能力和时间追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更多的是对自身审美情感和鉴赏力的追求,因为,现代科技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制约了人对审美情感和鉴赏力的培养,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主要来自好的艺术作品,特别是生活化的优秀艺术作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趋势要求艺术教育必须作出回应,单一的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已经不能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综合需要了。
  时代呼唤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在艺术教育中真正做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三、融科学理念于艺术教育中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犹如人的左右半脑,不仅无法分割,而且还需要相互协调,只有如此,才能有经典之作产生。所以,“艺术与科学之间不存在多少分歧,而只有密切与否之分”。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对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最具有潜质和底蕴的。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之所以能成为传世经典佳作,源于他把观察、实验和数学等近代科学方法有机地渗透融合到艺术创造中。达·芬奇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而且是一位科学家、建筑师和发明家,他把艺术家的气质和科学家的气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在科学上主张“理智是实验的女儿”,在艺术上主张“绘画是自然的女儿”。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使他能够把几何学和光学原理应用于绘画技法中,从而发现了透视法和远近物体清晰程度不同的表现技法。其名作《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统一与多样、节奏与和谐、对称与奇异、均衡与变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杰作。而《蒙娜丽莎》那神秘的朦胧美与科学家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那种神秘变换的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达·芬奇在绘画上的成就,正是他的艺术才能和科学素养、科学能力相融合所产生的创造力的表现。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如何在艺术教育中融入科学的理念就成为培养艺术创新人才的关键。从理论上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析:
  第一,从外在层面上讲,高校要创造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教育氛围。通过学校创造的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氛围,使艺术专业学生对科学的理性思维、逻辑判断以及背后所隐藏的科学美有所了解,对科技发展带给社会的变化有所认识和思考,防止艺术思维远离科学思维,为艺术课堂科学性思想的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般理论打下基础,打开思路。
  目前高校普遍开展的科学与人文大讲台是融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除了这种大讲台之外,学生社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但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一性和表面性,就活动而活动,缺乏挖掘活动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科学价值、科学精神。如果能把学生社团进一步做理论上的引导,以学生活动带动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沟通艺术与科学的桥梁,或许,比单纯的科学与人文的讲座更有效和更深入持久,容易形成科学与人文、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氛围。
  第二,从内在层面上讲,要把科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思维相结合,真正做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抽象的理性思维和感性的形象思维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互补两种思维的不足,做到思维的互补对任何创造性活动都具有重大意义。
  两种思维的互补,不仅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更是对艺术教师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提出高要求。艺术教师不仅要懂艺术,而且要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懂得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背后所蕴涵的科学理论、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只有这样,作为开启学生创造能力的艺术教师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中,把科学理论、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学生的学习创作中。
  在内在层面上,除了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与艺术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背景外,学校应该开设能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课程或者能沟通艺术与科学的课程,这就要求对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宽口径。而一进校门就定专业方向,就引导学生走向实践操作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限制。所以,高校的艺术教育不能为艺术而艺术,一定要开拓思路,在学生进入实践操作之前,培养他们综合思维的能力,这是艺术创新的根本所在。
  第三,从实践层面上讲,高校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舞台。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学生经过了外在层面和内在层面的熏陶学习之后,需要一个展现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慧舞台,这个舞台一定不能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否则,急功近利的思想难以使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安心在学校坐“冷板凳”。
  以无私利的科学精神进行科学研究,正是科学家的伟大精神所在,艺术创造也只有在无私利的活动中,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现代社会中艺术创作商业化现象很普遍,经济利益的驱使难免使艺术创作的本质发生变化,艺术家自由的创作精神常常被利益因素所束缚,久而久之,他们的创作激情被扼杀,他们同时也失去自由想象的空间,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受到污染,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就很难出现。为此,高校进行的非商业性的艺术活动,对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创作态度和创作追求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为了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家,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切实做到人文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正如李政道所期望的那样: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家和科学家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在教育上,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完满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发展之人才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赫伯特·理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176,
  [2]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李政道,科学和艺术口],自然杂志,1997(1):5,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102,
  [6]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科技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2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结合古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对月中“桂”进行了考证,认为月中“桂”及吴刚所伐之“桂”最初意象均应为樟科肉桂。“桂”是由“圭”孳乳派生出来,而“圭”文化本原就是象征繁衍生育的蛙崇拜,“桂”与月文化及其主要元素都表现出深度的契合性,“桂”入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唐宋时期,中秋节的形成促使月中“桂”逐渐从“肉桂”变形成“桂花”,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下仙界,被人逐渐认定为木犀科桂
期刊
摘 要:西方通常的假设是动物不能成为人。即使在动物伦理学中,人格性这一概念也经常被避免使用。与此同时,在认知动物行为学中,很多论证认为动物确实有心智(minds),并且,动物伦理学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论证来支持动物的个体性价值。尽管“动物人格性”可能看起来是一个荒唐的概念,更多的注意需要被放到为什么动物能或不能被纳入到人的分类中的原因上来。在通往人格性的三个不同方法——完美主义者方法、人本主义方法以及
期刊
摘 要: 语言文字规范尤其是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历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大众媒体受众广泛、影响巨大,其规范用字问题特别值得重视。《扬子晚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特色鲜明;但是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仍有少量失误。江苏大众媒体过去在规范用字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后应继续努力。大众媒体要提高认识、掌握标准,抓住重点、细心辨析,提高修养、勤查多问,依靠群众、科学管理,为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摘 要: 高校突發性群体事件是某些“社会风险”演化到“公共危机”过程中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不能将事件治理等同于“应急管理”,治理应该延伸到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运用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的相关理论可以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和特点进更加清晰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综合治理框架”,可为这些事件的治理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启示。   关键词: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综合治理框架   中图分
期刊
2011年6月1日,江苏省伦理学会2010—2011年年会暨“环境伦理与低碳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林业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省伦理学会、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承办。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曹福亮、副校长叶国英、副校长王国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樊和平,省社科联夏东荣处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小锡,南京政治学院顾智明,苏州大学李兰
期刊
摘要: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相继对时代提出了遗忘生活世界和遗忘存在的诊断。胡塞尔学术内部同样有遗忘的幽灵在萦绕,海德格尔指出了胡塞尔对存在的遗忘,自己另辟蹊径地走上了一条向“此在”逼问存在及其意义的哲学之路,一条从现象学角度看不乏合理性之路。  关键词:遗忘;生活世界;存在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2-0043-04    德国现象学两大家对自己
期刊
1967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怀特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中曾指出,现代西方生态危机的价值根源是基督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自那时以来,挖掘现代生态危机的文化、哲学和价值根源,就一直是西方环境伦理学学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像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利奥波德那样,大多数环境伦理学家都认为,现代环境伦理学的许多基本观念都与西方传统主流哲学的基本观念相冲突,因而,环境伦理学是一种全新的、革命
期刊
摘要:有“香港文坛教父”之称的作家刘以鬯毕生致力于“求新求异”,其“实验小说”创作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充满了探索性和先锋性。笔者结合他的一系列“反小说”创作,分析了刘以鬯对法国“新小说派”的新锐创作观及主要创新技巧如“客体写作”、“跳跃”、“环合”、“复现”和“开放性创作’,等手法的吸收与借鉴,并指出其“求新求异”的叙事背后立足香港本土,着力表现香港社会现实以及小人物命运的深刻创作主旨。  关
期刊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南京林业大学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中青年科学技术哲学论坛”,于2009年4月11~13日在南京林业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2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期刊
摘要:在现代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强调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建筑和环境小品设置,更应注重公园内涵的建设,并体现一定的特色,因而公园主题的确立是规划设计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河北省迁西县东山公园为例,探讨如何从其地域特征、场地特征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公园的定位等方面入手进行甄选、提炼,从而确立规划的主题。在主题确立的基础上,对主题所蕴含的文化题材进行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选取合适的角度,用恰当的手法予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