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0日上午,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由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专班主办、山东海洋产业协会承办的现代海洋产业路演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山东省海洋局副局长姜清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玉华等出席本次路演。
路演现场,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大咖围绕海洋产业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同时还揭牌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专家智库、山东海洋产业协会技术标准专业委员会。
期间,本刊记者就山东海洋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
从莱阳路28号开始
《齐鲁周刊》:您对这次产业路演印象如何?
金翔龙:非常务实。以前也参加过类似活动,更多偏向学术讨论或情况介绍,这次路演更多引进智力、金融和技术,与会各方特别是跨国而来的人才,都来摸摸底。当然合作也不可能一次谈成,但总的方向是根据国家本身需要挑选合作项目。
《齐鲁周刊》:您是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之一,在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探索也跟山东颇有渊源?
金翔龙:1956年大学毕业,恰逢国家制定《十二年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我到西部做地质工作。但后来了解到中国海洋领域还是一片处女地,就将研究方向从沙漠转向海洋。通過童第周、曾呈奎等先辈的引荐,我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那年我24岁。
青岛海边的莱阳路28号当初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研究海洋细胞的研究室。从无到有,细胞慢慢生长,后来变成独立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再慢慢发展成综合性研究所,最终成为现在南海路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齐鲁周刊》:梳理中国海洋科学发展历史,您有何感想?
金翔龙:我国海洋科学发展非常快。但在过程中受理学理科的影响太大。中国海洋界谈得比较多的是流、涡等理论性问题,但产业开发力度还不够大。如果我们从工学工科的角度来发展,可能速度更快些。
比如水产养殖,中国是养殖大国,包括山东也是海水养殖的大本营之一。但海水养殖没有被放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也是一种不公平。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产业是重要任务。
再比如海洋石油。1950年代我国石油资源与技术主要依赖苏联援助,后来中苏关系恶化,我们当时就想尽快从辽阔海洋中找到石油。我学地质、搞勘探,就是为了找矿。我带同事完成了中国海上第一条地震剖面,就是龙口到秦皇岛一线。海洋石油的发展是此后各部门陆续推动的,全国来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有钻井平台,都在开采石油,这一产业才算推动起来。
再就是远洋渔业。我们的远洋渔业还比较落后,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信息提供。渔业发达的国家都有足够的数据预测,哪块海域多少经纬度有鱼群。中国的大数据产业一直在发展,但海洋数据却没能及时提供给产业部门。
我们现在联合相关部门在做这样一件事。叶绿素等水色要素代表着海洋的生产力,通过水色卫星观察海水颜色,以进一步判定鱼群在哪里聚集。然后将数据发送给渔船,以改进远洋渔业的能力。
经略海洋的实际与“狂想”
《齐鲁周刊》:这些工作,如果不是通过采访报道或其他渠道,公众会感到很陌生,至少是有距离的。
金翔龙:是的。比如公海深海资源的开发。这种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矿产资源,经联合国批准,我们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设有四个矿区,矿产库即设在青岛;另一类是基因资源,基因库设在厦门。深海资源开发工作很艰苦,船停在公海,科研人员来回飞机倒班。但我们还是要一步步做下去,这些资源不属于任何国家,但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掌握它们,我们先去垫个底。
公众对真实的海洋科研工作了解比较少,反而对于学术绯闻之类更熟悉。其实公众看到的前沿和热点,更多是其他国家的前沿和热点。中国的前沿热点在哪里?需要我们的科学家踏下心来研究这种应用的东西,这很重要。
《齐鲁周刊》:您想对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说些什么?
金翔龙:他们思想被“禁锢”了。每天为了考试、分数忙,怎么搞创新?思路如何开阔?科学需要狂想,才能引领、创新,而不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我感觉年轻一代的教育体系和方法都需要改一改。
山东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
《齐鲁周刊》:在海洋产业方面,有哪些领域是公众不熟悉,但是特别重要,也需要用更大力气来进行探索的?
金翔龙:海洋装备。我们的海洋装备现在还有软肋。我们应该在最基础的、真正核心的技术上集中力量,大到核心专利、小到一个橡皮圈,都应该重视起来。
《齐鲁周刊》:山东是制造业大省,能否将其反映到海洋产业上?
金翔龙:对,山东有很多非常好的技术。明天(10月21日)我要去潍坊,一家公司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在海洋里,我得去看看。咱们的水下载体,船只或者潜艇,都由螺旋桨推进,轴承运转时会产生摩擦力。如果磁悬浮技术能够应用过来,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海洋装备有很多潜在黑科技,需要我们把它开发出来。
《齐鲁周刊》:山东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您觉得有什么样的优势和非优势?
金翔龙:非优势我想不出来,优势是足够的。
比如海洋化工在山东非常有基础。中国化工最基础的是酸碱,基本是从海盐里提出来的,以前是天津和南京两大中心,但青岛在海洋化工方面走得很快。但海洋化工说到底又是污染行业,海洋化工发展这么多年,是化学工业的母体,怎样帮助它发展,而非一刀切的搬迁压产能,这是需要思考和协调的问题。
我们刚刚说到海洋装备制造,山东就非常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来自硬件,也来自软环境。
举个例子,国家深潜基地落实前,青岛和上海都打报告希望能把基地留给自己,上海的理由是制造业特别是造船业发达,青岛说我们有庞大的海洋研究体系、有海洋科研力量。最终在评审之后,深潜基地确定放在青岛。当时我就说,基地放在上海,便是一个普通科研单位。但如果放在山东、放在青岛,基地会备受尊重,能够得到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条件。这件事告诉我们,“选婆家”很重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