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反避税的一些思考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orkFl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及同日施行的《实施条例》中,都单独设一章“特别纳税调整”,在基本法律层面上,全面而系统地设立了关于我国反避税管理制度。但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的一般反避税条款中引入的“合理商业目的”却逐渐地成为了我国反避税制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于这种缺少上位观念的避税行为的界定也是存在不足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除此之外,当前我国在税务人才队伍建设上关于税务人才的成长环境、人才质量和人才培训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恰当的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的反避税事业提供些许帮助。
  一、当前我国对企业反避税的措施
  (一)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对于企业避税的防范措施主要通过制定与执行反避税规则,我国的反避税规则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20条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特别纳税调整办法(试行)》第十章“一般反避税管理”。其中,《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使用合理方法调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即该企业为了达到一种不具备合理的商业性目的而进行安排,从而缩小应纳税所得额,获取不正当的税收效益时。对于“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这个名词的正确解释,我们可以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20条中来探知,其认为当一个企业为了降低、免除或者延期缴纳相关应纳税金额而进行某种安排时,该项的安排便被认为是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的一种安排。但自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把“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等同于“避税”。
  自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的一般反避税条款中引入“合理商业目的”一词,其逐渐成为我国反避税制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仅在企业所得税法中占据高位,甚至出现在营改增的一系列文件中。
  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的特征可以参考《关于印发<新企业所得税法精神宣传提纲>的通知》(国税函〔2008〕159号),特征有三,首先是存在事实,即存在一个人为的安排;其次是获得利益,即企业可以从该项安排中通过缩减应纳税所得额获得现实利益;最后便是该项安排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缩减、免除或者推迟缴纳应纳税额。但是,这项通知并不能指导工作人员明确区分避税行为、逃税行为以及合理节税行为。
  (二)建立反避税“三位一体”新格局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正在尝试建立反避税“三位一体”新格局,其选择性吸收了发达国家在反避税税收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反避税调查、服务、管理等方面来优化反避税工作方法,更是提出了重點建议。包括多渠道加强反避税管理、持续优化反避税服务工作、构建我国反避税规则体系、探索金融领域转让定价调查开展方式、加强数字经济转让定价问题研究等,以期更好地落实建立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反避税防控体系的要求。
  二、当前我国对企业反避税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理商业目的”的“不合理”
  从上文可知,“合理商业目的”逐渐成为我国反避税制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笔者认为,其定位过高,并不合理。界定反避税的方式,不应该围绕着企业是否具有合理商业目的,而是应该从与避税行为相关的理论中抽象出上位的核心概念作为避税的替代概念。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是美国的成文化的经济实质原则以及欧盟及大陆法系国家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可以将企业是否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作为企业是否进行避税行为的判断标准之一。但是,当前我国的做法却是仅仅强调合理商业目的的地位。一如上文所言,定义合理商业目的的意义与特征,并不能界定避税行为,它只是避税的行为的替代词。
  (二)税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众所周知,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投资,也是基础性、战略性的投资,而税务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其中的重点。税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税务机关工作效率以及发展税收征管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对策,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税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近年来,国家越发看重税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税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是成长环境方面的问题,当前社会更偏向于发展企业税务筹划,以至于在培养国家税务人才方面并不积极,尊重、理解、信任、帮助和培养是税务人才成长环境所缺乏的要素;其次是质量方面的问题,在反企业避税中,对税务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国家需要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才,这些恰恰是当前短缺的;最后是培训方面的问题,税务人才培训的方式方法与实际脱离,培训手段、规模也存在不足,其中亟待改善的一点是,基层单位缺乏参加培训的机会,这不仅拖慢了税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脚步、不利于增强税务人才的能力也不利于发展税收征管事业。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弥补避税界定方法的不足
  由上述内容我们得知,当前我国对于反避税的制度中对于合理的商业目标一词太多地过分依赖,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弥补《企业所得税法》在法理上对于避税的界定存在不足,从而更好地定位和确立合理的商业目标,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够为日后的其他反避税税种相关法律中的反避税条款以及整个企业所得税规则制度体系的建立和系统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弥补避税界定方法的不足首先应该引入相关上位概念,即所谓避税行为应当是纳税义务人为了获取不当的税收利益滥用民商法上之形成自由。反避税调整的道德和法理基础本就是不得滥用权利,这在德国、法国、欧盟都是早已被相关法律所接纳的。
  其次,对于避税行为的界定要从四个方面做出简单明了的解释,这四个方面包括行为、主观、效果以及法律目的。即在行为方面,被认定为避税行为的活动应当是存在不合常规的交易安排的;在主观方面,纳税义务人应当是以获得不当税收利益为主要目的,这项安排才可以被认定为避税行为;而在效果方面则非常明显,即纳税义务人获得了不当的税收利益。合理商业目的原则可以作为一项消极的主观要素来适用,由纳税人主张以对抗反避税调查。   最后,对于合理商业目的的解释不应该一成不变,而是应当根据不同税种存在的不同避税行为做出调整。在实际的商业交易时,判断真实的商业目的应当考虑多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该商业交易所处的经济行业与特定商業活动的属性、实施交易时的经济环境、纳税人的动机和交易是否服务于有用的经济目的、社会道德、血缘关系等因素。这样做才能防止违反量能课税原则。
  (二)建设税务人才队伍
  税务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观念、培训、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成长环境五个方面下功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务人才队伍,形成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在观念上应该强化税务人才的重要性,不仅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要做到尊重人才。衡量、选拔人才的标准应当是品德、知识、能力,而不是学历、职位、资历,更要一视同仁,将拔尖人才与实用性人才都收入麾下。努力建设良好的环境,不断发现更多的人才,让优秀的人才敢于展示自己,敢于放手发展事业。不仅如此,在制定培养人才的规划方面应该是科学合理的,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预测税务人才总量、结构、分布以及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人才需求,,充分考虑税务系统的特点,量身制定人才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其次,在税务人才的培训方面应该明确培训目标、完善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重点。税务工作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对于不同层级的干部应该予以不同的培训重点,对于领导干部应以提高税务人才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对于业务骨干应以提高职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对于一般干部以及新人应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为基本要求为重点。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与税收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分类别、重实效的教育培训格局,切实提高税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在税务人才的评价体系方面应该明确评价体系要素、明晰评价体系内容、优化评价的方式方法。健全税务人才评价体系不仅要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还应包括综合能力指标系统和综合素质指标系统。评价税务人才应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能、道德素质、学识水平、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廉洁意识等因素,这样得出的评价才是公平的、全方面的、有价值的。除此之外,对于税务人才的评价方式方法应当参考、借鉴公务员的考核方式,即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更甚是将评价结果与惩罚奖励、升降以及去留等挂钩,这样便可以激励税务人才。
  第四,在税务人才的激励机制方面应当明确实行的激励机制是科学的也是实质性的。完善税务人才的激励机制首先应该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工作岗责体系,推行和完善税务人员能级管理制度,实行能力分级、按能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酬,形成一整套的科学、规范、明晰的激励机制。其次,实质性的激励机制,比如晋升激励机制能有效地激发综合素质高,有领导意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才的活力,从而带动整个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
  最后,在税务人才的成长环境方面应当从事业关注、感情攻势和工作待遇三方面营造适宜税务人才的成长环境。用事业留住人才,用感情爱护人才,用待遇稳定人才才能真正发挥税务人才的价值,才能加快税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推进税收征管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作者简介:王冰艳(1997—),女,畲族,福建建阳人,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西藏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财政学方向。
其他文献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强化企业运营能力和资源管理水平,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一种职能机构,广泛分布与各个行业领域中,其在公共资源管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不论是职能还是性质上,都与企业有着较大的区别,因而其也业务处理和核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为此,本文主
期刊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层必须及时准确了解企业运行状况、财务状况及现金流,根据分析结果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战略方向。本文介绍了财务分析的具体内容及分析方法,阐述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并探讨当前财务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法。  一、引言  财务分析是运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翻译”成有用的信息,充分反映一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迫切的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绩效考核工作进行改革,另一部分是对绩效工资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改革主要是针对以往工作中出现的绩效指标划分不合理的问题,以及绩效评价的相关标准不高的问题。为了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对绩效考核以及
期刊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应用与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希望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  随着大数据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相关工具进行融合已成为提高信息利用率及提升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目前传统人事监管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
期刊
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也受到现代工业的破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粗放式经济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使我国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粗放经济的持续发展加速了资源的衰竭和利用效率的低下,导致了生态污染愈加严重,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破坏。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激增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下,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探索垃圾分类,基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财政预算管理逐步向绩效预算管理转变,旨在从源头上解决长期以来公共部门使用资金“重分配,轻效果”的问题,公立地方性高职院校作为使用公共财政的一部分,按照属地化原则,资金来源多由地方财政拨款承担,拨款总量及延续性存在短板,因此,其资金使用的效益尤其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地方
期刊
租赁业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要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现已经成为机械制造公司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因此研究租赁会计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市场的大环境日益繁荣,其实务和理论也逐渐完善。并且,准则也在不断调整与规范。因此,这也使得租赁会计在我国的会计行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要承认,我国的租赁行业正处于发展期,现行的租赁会计准则也有或多或少的缺陷,这都是需要改进与解决的
期刊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变得更加曲折。受到行业大环境影响,旅游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只有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让职工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向心力,为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政府、企业、职工、工会的劳动关系四维模型,并概述了该模型在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四方协同优势。随后针对影响旅游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常见
期刊
本文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以H公司2017-2019年财务报表为对象,从H公司的战略、财务、会计、前景四个方面出发,分析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结合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剖析H公司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为企业管理者提出些建议,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引言  2020年5月13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同一天,财政部联合广电总结发布了《关于暂免
期刊
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不仅起到了优化企业资金利用率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非常关键。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非常重视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以及竞争实力。基于此,文章重点论述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主要方式,仅供参考。  一、导言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财务管理审计关系到企业的盈利情况,对企业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