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经典 受益无穷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听了一个关于教学艺术的讲座,有学者将大量的体育、音乐练习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提并论。对此,本人有一些思考,今公之于众,亦就教于方家。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出清代进士蘅塘退士,即孙洙。他是江苏无锡人,乾隆年间曾任多个地方的知县及江宁府学教授等职。孙洙也是《唐诗三百首》的编纂者,他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里写道: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蘅塘退士这一段话的大意是,《千家诗》有一个弊端——“止五七律绝二体”,就是诗体太少。所以他选取了多种诗体,每种诗体选了几十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个选本作为家塾的课本让孩子们学习,就是人老了以后,这本书也仍值得反复阅读。他引用了一句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并说“请用我蘅塘退士的这本书来验证这句谚语吧!”这句谚语中的“吟诗”不是背诗,是“作诗”,所以人们常常说“不会作诗也会吟”并没有曲解原意。
  那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中的“熟读”是不是类似于体育和音乐演奏的大量技能训练?“熟读唐诗”与“吟诗”“作诗”又是什么关系呢?
  “熟读唐诗”是积累语言的重要实践。语言学习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在对生活的认知中逐步积累语言,同时在语言的积累中不断丰富对生活的认知。古代诗歌运用的语言凝练含蓄,是典型的文学语言。其一字一句、一平一仄之间,是景语也是情语,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诗人眼里的客观世界,也流淌着诗人丰富的意趣情感。我们“熟读唐诗”常常有“言我所不能言之事,发我所未能发之情”的感觉,这正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唤醒了我们对生活、对世界、对他人、对自我的全新的认知,如珠似玉的诗歌语言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上高台,纵望天地,俯仰今古,思绪万千,心中涌起不能尽说的情感。这首诗短短数十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名篇,正是因为诗中所展现的“汉魏风骨”也是历代文人所崇尚的高贵品格;诗中的情感抒发则道尽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人生感慨。又如李白的《送友人》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分别以“浮云”“落日”比拟“游子意”“故人情”,不禁引发读者的联想:天空一抹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徐徐而下又不忍遽然离去的夕阳,何尝不是作者对朋友依依难舍心境的写照?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人们“熟读唐诗”,用心触碰这种有形象、有温度、有声音、有色彩、有味道的文字,绝不会等同于和尚念经,更不像某种技艺的机械训练,而是“熟能生巧”,读多了,模仿、转化、借用、引申,都是一种熏陶,都是一种积累。讲究一个“熟”字,张口就能说,提笔就能写,别人讲了上句,我们就能够接出下句。在一次次“熟读”中,人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既感受诗歌语言的音律节奏,也沉浸、把玩其形象情感、情趣兴味。熟读唐诗“正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读者积累语言、建构语言”,“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学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的重要实践,也是滋养心灵、活化情感的重要体验。
  “熟读唐诗”是发展思维的有效策略。唐诗是一个时代的映照,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那些字字珠玑的诗作是诗人眼里的现实世界,也是他们心中向往的世界。诗人没有将现实生活全景实录,而是截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自己的情思之中。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一首首用心血凝成的作品有了形象、色彩、声音和温度,诗中精湛的艺术技巧赋予自然界的山川河流、风花雪月以生命,使庸常的生活变得富有生趣、充满灵性。以杜甫的《登高》为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此联中为何用“落木”而不直说“树叶”?在反复吟咏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树叶”从色彩上看大多是绿色的,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而“落木”从色彩上看则是黄色或褐色的,给人以光秃之感,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到“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落木”是韶光的消逝,也是生命的告别。因而,“落木”较“树叶”更能凸显出秋日的萧瑟之感。
  有人说,如果没有唐诗宋词,春夏秋冬都會黯然失色。因此,“熟读唐诗”的过程,也是读者与作者隔空对话、放飞神思的过程。在反复的吟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追随李白神游,可以感受杜甫的苦难,可以分享王维的灵动,可以体验白居易的感伤……伴随着诗句的吟咏诵读,读者走进作品独特的诗意境界,不仅感受作品优美的音律节奏,而且通过诗中的一枝一叶触摸作者丰富的心灵世界,品味诗句隽永的哲思。这个过程不仅是读者精神濡染浸润、灵魂净化升华的过程,也是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熟读唐诗”是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唐诗之所以跨越时空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学经典,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绵延不息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长城,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动态的美的形式、美的韵味和美的创造。雪莱说:“诗是神异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如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滚滚来”,为什么不是“滚滚去”?文言文中,“去”有“离开、舍弃”之意,“来”指“发生、到来”。江流滚滚而来,这是生命的奔流,也是力量的涌动,以“不尽”修饰“滚滚来”,较“滚滚去”更能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冲击感,令人更加激奋。对这些内容如若不细细咀嚼涵泳,那么语言的美感和诗人的匠心也就无法体会到了。又如白居易《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正如前人所言,“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其含义深沉、蕴藉、隽永,在阅读过程中反复琢磨,如嚼橄榄,如品香茶,才能领悟到贯通文本的内在血脉,获得作品的深层意蕴。在生动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体味诗作美的节奏音律,那丰富的意象、优美的意境、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抒发,无不令读者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引发强烈共鸣,从而激发出美的联想、美的回味、美的思索、美的创造。因此,“熟读唐诗”的过程,并非简单地进行机械训练和重复操作,而是随着“读”的不断深入,读者的体验也在不断丰富,对作品的感知理解也在不断加深,“熟读”的过程也就因而进入了审美与创造的过程。年届九旬的叶嘉莹之所以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要将诗词“吟诵”传承下去,就是因为她认为,“吟诵非常重要,字从音出、字从韵出,只有会吟诵才会创作”。对于专业的诗歌鉴赏而言,尽管“熟读”只是经典作品审美鉴赏的起点,但“熟读”绝不是“和尚念经”式的只达到“口熟”,更重要的是通过读,诗的美感和意蕴、意境内化为读者的品位和素养,为读者开展诗歌的鉴赏和创造提供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何不可能呢?
  由此,我想起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卖油翁》中曾借卖油翁之口评价某种手工技艺的娴熟:“无他,但手熟耳!”“熟能生巧”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总结,射箭、倒油这些技能经过长期训练能在准确度和速度上得到提升,但这“巧”只是技艺的提升,并非技能的蜕变。生活中不会因为“手熟”,射箭者成了制箭者,倒油者成了榨油者。但“熟读唐诗”则全然不同。在“熟读”的过程中,“唐诗”不仅丰富了读者的语言,而且借助个体的生活经历和感悟,那些诗中凝结着的诗人的大悲大苦大恨大爱,已化作了每一个读者个体的生命表达和审美意趣,由读而思,由读而悟,由读而作。当然,作诗尤其是作近体诗不仅要了解基本格式,还需要诸多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支撑,很难“作”出规范合律的诗作;但这并不影响读者这一角色逐渐成为“作者”,而这是一般技艺重复训练无法达到的境界。因此,“熟读唐诗”,不仅是“读”,也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思维的创造和生命独特的体验与创造。“腹有诗书”者,必将“气自华”!
  (作者单位: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寒假结束,读高二的小禾向父亲汇报去乡下外婆家的见闻。外婆在收拾屋子,指着小禾带来的一堆食品说:“乡下不缺这个了。现在吃穿不愁,我们简简单单生活着就挺好。”堂弟小麦用零花钱买了一摞书,还建了一个“麦巴”书屋。邻居孙爷爷一边给家里的小凳子打眼装榫头(木制器物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一边说:“还是我们这老把式的东西管用,那胶水粘的东西不结实。” 
期刊
还记得是谁在你高兴时哈哈大笑吗?是谁在你忙碌時端来一杯热牛奶吗?是谁在你伤心时默默递来一张纸巾吗?是亲人,是那些在无数个夜晚为你盖被子的人,是那些在狂风暴雨中为你撑伞的人,是那些在你生病时偷偷抹泪的人。这些举动可用一个字来诠释——爱。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发了高烧,妈妈特别焦急。她请了假,天天在家里陪着我,给我熬热粥,陪我搭积木。那几天,妈妈瘦了一圈,眼睛周边黑黑的,又有点红,但她还是笑呵呵地陪
期刊
繁华落尽,委地成泥。当微风轻轻扬起一地的落花,你的心靈是否因这一抹壮举而撼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了生命的另一段延续,它落得那般恣意、那般泰然、那般潇洒。人之一生,于天地不过沧海一粟。这尘世纷纷扰扰,何不似落花般,予其一片豁然,潇洒处之?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潇洒”似乎成了一个时代性的字眼,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故人相逢,当看到对方过得不错时,免不了说上一句——这日子过得真潇
期刊
【导读】  《鼠疫》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加缪最有影响力和社会意义的作品。本书描述了在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小城发生的一场持续将近一年的鼠疫之灾,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为我们生动地记录了瘟疫横行无
期刊
初春刚过,我的心颇有些不宁静,便外出漫步。温柔的阳光洒落一地,四周都是一片新绿,生机盎然,分外迷人。  不经意间,我看见了那一墙爬山虎,蜷曲的藤蔓枯萎颓败,毫无生气,似乎被冬雪彻底摧毁了。我顿时失了兴致,或许春天再也无力唤醒它了。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它是唯一一株死气沉沉的植物,就如现在的我一样落寞。  记得我刚步入城北中学的校门时,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稳居第一,我曾天真地认为我的数学会一直好下去。
期刊
在一次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中,一名很有影响力的西方商人为生意不好而困扰,他感到很恐惧,害怕自己多年经营的事业毁于一旦,害怕再也无法扭转现状。他的忧虑不仅影响了自己,还影响了商业伙伴,他的思想被恐惧的迷雾所包围,重重忧虑使他很快失去了希望和决断能力。  在他最失意的时候,他到纽约参加一个商业会议。有一次,他要打公用电话。站着等待的时候,他的眼睛被电话机旁卡片上的格言吸引住了:“当你觉得无路可走,一切都
期刊
疫情当前,匹夫相关。没人是孤岛,没人能独善。疫情趋远,思想渐深。作为身处其中的中学生,我们同样做不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耳闻目睹了真实的疫情,我们有着颇多的感受。如何感念沉淀,以手写心,用文字来表达抗疫之心呢?立意为先,拓宽更深的思路,遴选更丰的素材,抒写更浓的真情。  立意时,无论是热烈地赞扬真善美,还是无情地批判假恶丑,都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结合自己的感受,抒写真性情。关于“疫情写
期刊
【技法点拨】  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查点之一。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近年来,中考语文加强了对文章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评价和感悟能力。  【常见题型】  1.分析人物形象。  2.说明人物形象的作用。
期刊
“强”的真正含义  鲁迅先生是语言大师,他的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当。《祝福》作为其小说作品中的精品,长期以来一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并被作为语言运用的典例。然而,正如陈日亮老师所说:“鲁迅的文章如果粗读一遍,一般只能懂得五六成,至多七八成。”(陈日亮《〈拿来主义〉应该拿什么来教》)为此,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在选用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总要附加大量的注释,以增进学生的理解。这些注释大都解释准确;然而,也有个
期刊
韩愈在《师说》中言,“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这里的“句读”指标点、读通文章,分析句读的过程就是断句。断句题是高考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传统题型,解答文言断句题,关键是要理解句意。此外,要既准确又快速地做好该题,还可以借助词语的“特征”来巧妙断句。有哪些“特征”可找?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察动词,定句读  与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承担一个句子的谓语成分的,一般是动词、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