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同治”针刺治疗男性不育症选穴研究概况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水土同治”理论出发,概述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辨证选穴规律.指出“水土同治”即“脾肾同治”,脾肾二脏与男性生殖密切相关.精血互生,先后天同调,则肾气旺盛,脾胃健运,精血充足.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复杂,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血瘀、肝郁为标.治疗以健脾补肾为根本,健脾亦是治标之关键.单用针刺或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常选取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关元、气海、太溪等穴,并选用阴陵泉清热利湿,肝俞、太冲疏肝理气,血海、膈俞活血通络.现代研究发现针刺上述穴位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精子密度及活力而治疗男性不育症.参考文献31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以呼吸衰竭起病的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l例以呼吸衰竭起病的线粒体肌病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检索病例报道并回顾文献.结果 共检索出12例以Ⅱ型呼吸衰竭起病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为16~ 70岁;8例患者乳酸升高,4例患者肌酸激酶升高;1/3患者的肌电图未见异常,50%患者检测到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肌肉活检病理可确诊线粒体肌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式.结论 临床中不明原因的Ⅱ型呼吸衰竭需要考虑线粒体肌病的可能性.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和感染性心内膜炎伴PR3-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为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报道2017年2月18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急性肾损害患者1例,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同时PR3-ANCA阳性,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和随访预后.结果 该患者心外科行手术治疗联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抗感染治疗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肾脏损害是最基本的治疗.对于发热伴急性肾功能损害、ANCA阳性,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
硫黄为历代常用防治疫病之药,但现代中药学并未提及.通过系统爬梳硫黄防治疫病相关的古今文献,发现硫黄对霍乱、疟疾、鼠疫、痄腮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均有一定防治作用,医家多取其温热之性,补火助阳、温阳散寒,或以热引热、火郁发之,包括单味药及复方用药,使用方法除内服外,还有烧熏、佩戴、塞鼻、塞耳等.在古代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科学解读硫黄在防治疫病中的应用机制,利于为疫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目的 探讨磁珠耳穴贴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清中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蛋白(TRPC1)、5-羟色胺(5-HT)、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抗抑郁药物治疗)、rTMS组(抗抑郁药物+rTMS治疗)、耳穴组(抗抑郁药物+磁珠耳穴贴压治疗)、rTMS+耳穴组(抗抑郁药物+rTMS+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各30例,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4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和血清TRPC1、5-H
目的 总结儿童误吞高吸水性树脂球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确诊的32例误吞高吸水性树脂球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误吞时间、滞留部位、影像学检查、消化内镜检查、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32例患儿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2.75±1.55)岁,误吞异物中位时间为5.00(3.25,13.50)h,就诊时异物滞留在小肠及胃最多见.7例(21.88%)出现临床症状及并发症,临床以呕吐、腹胀、腹痛、哭闹、拒食为主要表现,并发症主要是肠梗阻及电解
目的 探讨重大疾病患者非正式照护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农村抽取554名重大疾病患者及其非正式照护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采用二元变量的t检验和多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与SDS评分相关的因素.在控制混杂变量后,采用最小二乘(OLS)回归方法研究各因素对SDS评分的影响.结果 重大疾病患者非正式照护者的SDS得分为50.82±13.41分,高于我国常模(41.85±10.57)分.自评健康好的非正式照护者SDS得分显著低于自评健康差的非
目的 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5月至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多所医学院校749名学生,采用自行编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其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收集686份完整有效问卷.合理运用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情况及其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结果 医学生自杀意念检出62人(9.038%),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家庭类型、家庭和睦程度、与父母关系、父母离异或分居、是否发生负性事件等
自杀是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自杀是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呼吁成员国建立国家自杀预防战略体系,在2030年将全球自杀率减少三分之一.论文通过文献检索方法,从自杀风险因素筛查、自杀筛查工具、筛查过程和自杀筛查效力4个方面分析2000~2020年间世界各国现有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自杀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学校、医院和社区与青少年自杀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为我国建立预防自杀体系提供思路.
《素问·咳论》提出“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高度概括了咳嗽的病因病机.系统梳理了历代医家关于“聚于胃,关于肺”的认识与实践经验,从解剖、经络、五行、气机、津液、气血等方面阐述该理论基础.解剖相邻:肺胃位于膈肌的上下位置,两者仅一膈相邻.经络相通:脾胃经相表里,肺与大肠经互为表里,肺与脾同属太阴经,胃与大肠同属阳明经,同名经络经气相通,相互为用.五行相生:肺属金,脾胃属土,母子相生.气机相协:肺主肃降,胃作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降,以降为和,胃亦喜降,肺胃同降.津液相承:肺的宣降和脾胃的运化正常,才能保证津液的
目的 探索农村居民自杀行为暴露与自杀未遂的关系,为相关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山东省农村地区选取自杀未遂病例及对照各610例,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面对面访问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数据,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杀行为暴露与自杀未遂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31.80±8.01 vs 32.00±7.98,P=0.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均占61.6%(376/610).病例组自杀行为暴露、自杀死亡暴露、自杀未遂暴露分别占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