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识瑞士尼翁真实电影节主席吉恩·佩雷特先生是在法国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当时我是东亚地区唯一的评委,吉恩·佩雷特先生虽然参加过法国国际电影电视节,但是担任评委还是第一次,而且我们又都被分到一个评审组里面。
青恩·佩雷特先生对中国并不陌生,记得5年前他曾经作为四川电视节的评委参加了四川电视节的评奖,当时在有记者问到他对中国纪录片印象的时候,他说很感叹于中国会有那么多纪录片的爱好者。同时他也认为中国纪录片的长处就在于编导们用了很多时间来与片中人相接触,描写不同的人。缺点是精品、优质品的比例严重失调。瑞士是个很小的国家,因此他们的题材,可选择的范围相对来说小得多,但是瑞士纪录片的精品却不比中国少,近些年瑞士的许多纪录片在国际上频频获得高奖项,比如大家熟悉的《路易·赛特》,作者叙述的主人公是一位历经坎坷、生活中充满不幸的老年女画家。为了能够细致入微、准确到位地表现出女画家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编导除了把握用视觉纪录故事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写意镜头。其他出色的纪录片在中国很难找到。
吉恩·佩雷特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制片人,由他主导的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并且获得奥斯卡纪录片奖题名的《战地摄影师》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说真的,我是从这部片子中看到了瑞士和中国两国纪录片人在纪录片题材的选择上的差异。
中国人的纪录片选材习惯是关起门来,讲述中国人自己和故事。而瑞士由于国家太小,所有的纪录片制片人和编导都要视野宽阔,也必须要走出国门,当然他们也很方便走入他国,这可能与瑞士一直是中立国家的关系。《战地摄影师》的导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么是你离得不够近。”这部片子就是走进战争和灾难最深的一部纪录片,编导深入了科索沃、雅加达、拉马拉、刚果——这些地方的战乱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仇恨。这类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是非常国际化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经历过,甚至正在经历战乱的痛苦,不管大家是什么地方的人,大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多么不同,对于战争灾难的感受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像这样国际化题材的片子容易获奖,容易引起高收视率的原因。
“国际化的纪录片是有审美的,绝不是仅仅是镜头对镜头的简单剪接”。吉恩·佩雷特说这句话的时候,分析了《别斯兰事件》和《别斯兰的孩子们》这两部纪录片的区别。这两部纪录片讲述的都是同一个内容,车臣恐怖分子绑架了俄罗斯别斯兰幼儿园的儿童,经过俄罗斯特警队的突袭,终于救出了大批的儿童,但也失去了不少孩子。《别斯兰事件》是俄罗斯电视工作者拍摄制作的,其内容仅仅限制在事件发生,事件发展,事件解决;而《别斯兰的孩子们》是英国BBC拍摄制作的,英国的电视制作人没有陷在“现场解救”的影像资料里面,而是精心选取了几个现场活下来的孩子今天的生活。BBC的摄影师特别将孩子们放在阳光下拍摄,大量的唯美画面用在了孩子们游戏、孩子们微笑、孩子们唱歌、孩子们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场景上等等。在调查类纪录片的最后投票中,当然是BBC的《别斯兰的孩子们》获得了大奖。为此,吉恩·佩雷特特别强调。纪录片人必须认识什么是美?怎样创造美,如何欣赏美。他认为,一个不会欣赏美和如何创造美的人,是无法拍摄和制作出国际化内容的优秀纪录片的。
另外,吉恩·佩雷特先生在他主办的尼翁真实电影电视节里,尤其强调“用画面叙事”,他非常反对一部纪录片用大量的采访完成。他认为,现实中的采访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假设的,还有可能是“导演意图”。所以瑞士的电影节无论如何都不接受“采访纪录片”。而我所看到的瑞士纪录片,也确实很少有采访。基本都是影像叙事。从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国际化内容纪录片的创作除了选材上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之外,创作者本人-定要注意使用画面语言叙事!
青恩·佩雷特先生对中国并不陌生,记得5年前他曾经作为四川电视节的评委参加了四川电视节的评奖,当时在有记者问到他对中国纪录片印象的时候,他说很感叹于中国会有那么多纪录片的爱好者。同时他也认为中国纪录片的长处就在于编导们用了很多时间来与片中人相接触,描写不同的人。缺点是精品、优质品的比例严重失调。瑞士是个很小的国家,因此他们的题材,可选择的范围相对来说小得多,但是瑞士纪录片的精品却不比中国少,近些年瑞士的许多纪录片在国际上频频获得高奖项,比如大家熟悉的《路易·赛特》,作者叙述的主人公是一位历经坎坷、生活中充满不幸的老年女画家。为了能够细致入微、准确到位地表现出女画家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编导除了把握用视觉纪录故事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写意镜头。其他出色的纪录片在中国很难找到。
吉恩·佩雷特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制片人,由他主导的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并且获得奥斯卡纪录片奖题名的《战地摄影师》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说真的,我是从这部片子中看到了瑞士和中国两国纪录片人在纪录片题材的选择上的差异。
中国人的纪录片选材习惯是关起门来,讲述中国人自己和故事。而瑞士由于国家太小,所有的纪录片制片人和编导都要视野宽阔,也必须要走出国门,当然他们也很方便走入他国,这可能与瑞士一直是中立国家的关系。《战地摄影师》的导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么是你离得不够近。”这部片子就是走进战争和灾难最深的一部纪录片,编导深入了科索沃、雅加达、拉马拉、刚果——这些地方的战乱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仇恨。这类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是非常国际化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经历过,甚至正在经历战乱的痛苦,不管大家是什么地方的人,大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多么不同,对于战争灾难的感受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像这样国际化题材的片子容易获奖,容易引起高收视率的原因。
“国际化的纪录片是有审美的,绝不是仅仅是镜头对镜头的简单剪接”。吉恩·佩雷特说这句话的时候,分析了《别斯兰事件》和《别斯兰的孩子们》这两部纪录片的区别。这两部纪录片讲述的都是同一个内容,车臣恐怖分子绑架了俄罗斯别斯兰幼儿园的儿童,经过俄罗斯特警队的突袭,终于救出了大批的儿童,但也失去了不少孩子。《别斯兰事件》是俄罗斯电视工作者拍摄制作的,其内容仅仅限制在事件发生,事件发展,事件解决;而《别斯兰的孩子们》是英国BBC拍摄制作的,英国的电视制作人没有陷在“现场解救”的影像资料里面,而是精心选取了几个现场活下来的孩子今天的生活。BBC的摄影师特别将孩子们放在阳光下拍摄,大量的唯美画面用在了孩子们游戏、孩子们微笑、孩子们唱歌、孩子们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场景上等等。在调查类纪录片的最后投票中,当然是BBC的《别斯兰的孩子们》获得了大奖。为此,吉恩·佩雷特特别强调。纪录片人必须认识什么是美?怎样创造美,如何欣赏美。他认为,一个不会欣赏美和如何创造美的人,是无法拍摄和制作出国际化内容的优秀纪录片的。
另外,吉恩·佩雷特先生在他主办的尼翁真实电影电视节里,尤其强调“用画面叙事”,他非常反对一部纪录片用大量的采访完成。他认为,现实中的采访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假设的,还有可能是“导演意图”。所以瑞士的电影节无论如何都不接受“采访纪录片”。而我所看到的瑞士纪录片,也确实很少有采访。基本都是影像叙事。从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国际化内容纪录片的创作除了选材上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之外,创作者本人-定要注意使用画面语言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