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以密成,言以语败。” 当古老的孙子兵法遭遇网络时代的谍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前不久,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密战》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和平年代暗流汹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磐盾安全系统、铱星手机、N H病毒、吸盘式解码器、虹膜探测仪……种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高科技利器轮番上阵,在它们的背后悄然展开着一场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
这幕精彩的大戏让观众大开眼界,而它的“幕后操手”却是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年轻学者。身处象牙塔内,却知方外之事,到底他是怎样把这个故事编出来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密战》总编剧梁振华老师。
“触电”十年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谈谈少年时光吧。那时,您喜欢些什么?
梁振华(以下简称梁):其实我是学美术、书法出身的。父亲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他在我刚满4岁的时候就买来笔墨,手把手教我练大字。后来我又加入了培训班,那时练习书法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是父亲拿了笤帚“逼”我去吃饭、睡觉才恋恋不舍地罢手。而美术的爱好大约也是和书法同步产生的,父亲买回了一套《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册,我就照着书里的小人画,也背过画夹、进过美术培训班,从素描、速写到水粉、水彩再到国画,一直断断续续地学到高中毕业。
记:高考时,报考美术类院校了吗?
梁:当然,读高三的时候,我伙同一帮报考艺术院校的朋友来到长沙,不知天高地厚地做起了中央美院的梦。考点设在长沙市一中,素描的考题是默画一位老年妇女的头像。我的本意是要画外婆的,可画完之后却十分悲哀地发觉:我笔下的人物越看越像才40出头的母亲。修改已经来不及了,我在画的左上角近乎悲壮地写下几个大字——“我30年前的外婆”,尔后毅然诀别了考场。
记:后来去了哪里?
梁:当然中央美院是进不去了,但因为科目成绩还不错,被保送到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试验班,之后又到北师大读博。读了大学后,我从二年级开始写作,此前,我从未在任何一家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一个字,甚至很少动过主动写作的念头,比起基地班那才情勃发的同窗总是自惭形秽。然而一旦拿起手中这支笨拙的笔,想放竟也放不下来了:散文、随笔、小说、影视评论、体育评论、电影文学剧本……凭着一股写作的惯性,拉拉杂杂写了好几年,居然也凑合了百余万字——这让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记:那什么时候正式“触电”,开始为电视片、影视剧写起剧本来呢?
梁:真正“触电”是在2000年。文字写作和影视写作给人的满足感不一样,当然它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我沉溺其中,挺感兴趣的。后来,慢慢通过各种机遇,我发现自己能够逐渐在影像中建构起一种新鲜的叙事规律。可以说,这十年来,影视写作的各种类型我都尝试过,音乐剧、话剧、戏曲、电视剧、电影、栏目剧、纪录片、文献片……我尝试在这当中找寻共性,比如文献片和电视剧,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类型。但是文献片可以培养你的整体思维能力,在考虑问题时拥有严谨的思维和大视野,而影视剧则考验你深入生活的能力、抓细节的能力,这两者之间一互补,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那回顾您的少年时期,您觉得,以前学习的美术和书法,对于现在的影视剧本创作有没有影响?
梁:我觉得艺术的规律从整体来说是相通的。影视是门综合艺术,需要各种艺术素养,它们都会有助于你对影视这门艺术的整体把握。我少年时候学习美术和书法,现在能非常容易地将文字视像化,包括对镜头的感觉。我发现以前养成的在美术、书法方面的素养,它们与影视有许多相通之处,这让我感到欣喜。
什么都是可以“学”的
记:现在很多中学生朋友都喜欢自己搞搞创作、写写小说,那么,文学创作和影视剧本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呢?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
梁:文学的精神向度是多元的,而电视剧基本意义上是一个大众通俗文化样式。从受众上来看,文学可以为自己写作、为大众写作、为精英知识分子写作,但剧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对剧本来说(这里强调的是电视剧剧本,不谈电影剧本),它就是大众文学形态,是对大众发言的。第二个,从叙事情节强度来讲,电视剧大于小说,如果说电视剧是快的艺术,小说则是缓慢的、安静的艺术。
记:那么,您觉得一个编剧应该具有哪些素养?
梁:第一个是视角,即看待世界、看待人、看待现实的视角,这个决定了你的故事陌生化程度和对世界的阐释立场。这个经常是第一位的,第二个才是技术,在长期训练过程中去琢磨,去领悟理念怎样和实践结合。第三个人人都讲,就是生活的底蕴,既要去关注生活中有意味的细节,和生活融为一体,但又得发现生活中的异质元素,要是没有这个,和生活同形的话,拍纪录片就行了,不需要写电视剧了。
记:可是要做一个好编剧,他该怎样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呢?像您写《密战》,相信国家安全、保密这些知识对您来说,完全是新的,那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您怎样尽快使自己变得专业起来,让人觉得电视剧可信?
梁:作为编剧来说,就是“编”。你要完全相信自己“编”的能力,也要有更新知识系统和学习的耐力与愿望。 面对一个新的题材,不开掘你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只要你有基本的接受能力,人的消化吸收能力是非常强的,你会非常快地进入语境。不要给自己懈怠的理由,什么这个行业太陌生了我不能做,你没去接触和熟悉,你怎么知道做不来?要敢于学,敢于想象,没什么做不来。什么都是可以学的。
记:能否谈谈您今后的创作计划?
梁:说一句玩笑话,我经常是被命运选择的人。是别人选择了我,给我题材。作为今天的职业编剧,他能自主创作的空间并不大,有多少人能幸运到自己想写什么就拍什么?但是在别人给予我的空间内,我可以逆向选择,看哪个题材能够激发我,给我更大的创作空间,能让自己每次都能写出不同的东西,这是我想尝试的。
中学里不只有功课,也要去发现你生命的秘密
记:在您看来,中学时期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梁:中学生的人格还没有完全定型,中学的时候尽量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发现你的兴趣爱好能否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另外,中学并非是纯粹学习功课的阶段,也需要你发现自己生命的秘密。今天的中学生都是有主见的,但在我看来有主见不是叛逆社会,而是你找到了未来你为自己设计的方向,或者是发现了拓展你生命空间的渠道。这些都是很好的。成长,我个人的理解是——无论大学、中学、小学,都是人格成熟的过程,能够独立地为自己的决定去负责任。
记:向对编剧感兴趣的少年们提点建议吧。
梁:最基本的是要阅读经典,尽可能涉猎广一些。二是如何建构和发掘自己的个性,你喜欢的文学类型是否和你的情感或者气质是吻合的,在这个方向上发掘自己的个性;第三点是喜欢文学、写小说的人要培养起对文学的嗅觉和洁癖,不要用毛毛糙糙、得过且过的语言方式,要培养起文学的敏锐度和精度。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人人都可以当编剧。
记:推荐几本您心中的经典作品供他们阅读吧。
梁:古今中外都一本吧。古典文学是《红楼梦》,当代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现代就推荐《边城》,西方推荐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前不久,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密战》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和平年代暗流汹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磐盾安全系统、铱星手机、N H病毒、吸盘式解码器、虹膜探测仪……种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高科技利器轮番上阵,在它们的背后悄然展开着一场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
这幕精彩的大戏让观众大开眼界,而它的“幕后操手”却是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年轻学者。身处象牙塔内,却知方外之事,到底他是怎样把这个故事编出来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密战》总编剧梁振华老师。
“触电”十年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谈谈少年时光吧。那时,您喜欢些什么?
梁振华(以下简称梁):其实我是学美术、书法出身的。父亲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他在我刚满4岁的时候就买来笔墨,手把手教我练大字。后来我又加入了培训班,那时练习书法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是父亲拿了笤帚“逼”我去吃饭、睡觉才恋恋不舍地罢手。而美术的爱好大约也是和书法同步产生的,父亲买回了一套《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册,我就照着书里的小人画,也背过画夹、进过美术培训班,从素描、速写到水粉、水彩再到国画,一直断断续续地学到高中毕业。
记:高考时,报考美术类院校了吗?
梁:当然,读高三的时候,我伙同一帮报考艺术院校的朋友来到长沙,不知天高地厚地做起了中央美院的梦。考点设在长沙市一中,素描的考题是默画一位老年妇女的头像。我的本意是要画外婆的,可画完之后却十分悲哀地发觉:我笔下的人物越看越像才40出头的母亲。修改已经来不及了,我在画的左上角近乎悲壮地写下几个大字——“我30年前的外婆”,尔后毅然诀别了考场。
记:后来去了哪里?
梁:当然中央美院是进不去了,但因为科目成绩还不错,被保送到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试验班,之后又到北师大读博。读了大学后,我从二年级开始写作,此前,我从未在任何一家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一个字,甚至很少动过主动写作的念头,比起基地班那才情勃发的同窗总是自惭形秽。然而一旦拿起手中这支笨拙的笔,想放竟也放不下来了:散文、随笔、小说、影视评论、体育评论、电影文学剧本……凭着一股写作的惯性,拉拉杂杂写了好几年,居然也凑合了百余万字——这让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记:那什么时候正式“触电”,开始为电视片、影视剧写起剧本来呢?
梁:真正“触电”是在2000年。文字写作和影视写作给人的满足感不一样,当然它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我沉溺其中,挺感兴趣的。后来,慢慢通过各种机遇,我发现自己能够逐渐在影像中建构起一种新鲜的叙事规律。可以说,这十年来,影视写作的各种类型我都尝试过,音乐剧、话剧、戏曲、电视剧、电影、栏目剧、纪录片、文献片……我尝试在这当中找寻共性,比如文献片和电视剧,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类型。但是文献片可以培养你的整体思维能力,在考虑问题时拥有严谨的思维和大视野,而影视剧则考验你深入生活的能力、抓细节的能力,这两者之间一互补,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那回顾您的少年时期,您觉得,以前学习的美术和书法,对于现在的影视剧本创作有没有影响?
梁:我觉得艺术的规律从整体来说是相通的。影视是门综合艺术,需要各种艺术素养,它们都会有助于你对影视这门艺术的整体把握。我少年时候学习美术和书法,现在能非常容易地将文字视像化,包括对镜头的感觉。我发现以前养成的在美术、书法方面的素养,它们与影视有许多相通之处,这让我感到欣喜。
什么都是可以“学”的
记:现在很多中学生朋友都喜欢自己搞搞创作、写写小说,那么,文学创作和影视剧本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呢?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
梁:文学的精神向度是多元的,而电视剧基本意义上是一个大众通俗文化样式。从受众上来看,文学可以为自己写作、为大众写作、为精英知识分子写作,但剧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对剧本来说(这里强调的是电视剧剧本,不谈电影剧本),它就是大众文学形态,是对大众发言的。第二个,从叙事情节强度来讲,电视剧大于小说,如果说电视剧是快的艺术,小说则是缓慢的、安静的艺术。
记:那么,您觉得一个编剧应该具有哪些素养?
梁:第一个是视角,即看待世界、看待人、看待现实的视角,这个决定了你的故事陌生化程度和对世界的阐释立场。这个经常是第一位的,第二个才是技术,在长期训练过程中去琢磨,去领悟理念怎样和实践结合。第三个人人都讲,就是生活的底蕴,既要去关注生活中有意味的细节,和生活融为一体,但又得发现生活中的异质元素,要是没有这个,和生活同形的话,拍纪录片就行了,不需要写电视剧了。
记:可是要做一个好编剧,他该怎样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呢?像您写《密战》,相信国家安全、保密这些知识对您来说,完全是新的,那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您怎样尽快使自己变得专业起来,让人觉得电视剧可信?
梁:作为编剧来说,就是“编”。你要完全相信自己“编”的能力,也要有更新知识系统和学习的耐力与愿望。 面对一个新的题材,不开掘你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只要你有基本的接受能力,人的消化吸收能力是非常强的,你会非常快地进入语境。不要给自己懈怠的理由,什么这个行业太陌生了我不能做,你没去接触和熟悉,你怎么知道做不来?要敢于学,敢于想象,没什么做不来。什么都是可以学的。
记:能否谈谈您今后的创作计划?
梁:说一句玩笑话,我经常是被命运选择的人。是别人选择了我,给我题材。作为今天的职业编剧,他能自主创作的空间并不大,有多少人能幸运到自己想写什么就拍什么?但是在别人给予我的空间内,我可以逆向选择,看哪个题材能够激发我,给我更大的创作空间,能让自己每次都能写出不同的东西,这是我想尝试的。
中学里不只有功课,也要去发现你生命的秘密
记:在您看来,中学时期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梁:中学生的人格还没有完全定型,中学的时候尽量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发现你的兴趣爱好能否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另外,中学并非是纯粹学习功课的阶段,也需要你发现自己生命的秘密。今天的中学生都是有主见的,但在我看来有主见不是叛逆社会,而是你找到了未来你为自己设计的方向,或者是发现了拓展你生命空间的渠道。这些都是很好的。成长,我个人的理解是——无论大学、中学、小学,都是人格成熟的过程,能够独立地为自己的决定去负责任。
记:向对编剧感兴趣的少年们提点建议吧。
梁:最基本的是要阅读经典,尽可能涉猎广一些。二是如何建构和发掘自己的个性,你喜欢的文学类型是否和你的情感或者气质是吻合的,在这个方向上发掘自己的个性;第三点是喜欢文学、写小说的人要培养起对文学的嗅觉和洁癖,不要用毛毛糙糙、得过且过的语言方式,要培养起文学的敏锐度和精度。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人人都可以当编剧。
记:推荐几本您心中的经典作品供他们阅读吧。
梁:古今中外都一本吧。古典文学是《红楼梦》,当代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现代就推荐《边城》,西方推荐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