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俗中有生命的脉动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节俗活动为日常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打破了人们生活的原有时空体系。康德认为,个体对世界的感受是由时间与空间两种基本方式构成的。节日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时间与空间感,节日好像构建了一个新世界,一切事物、行为都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生命在此解除了外在的桎梏,得到短暂的解脱。我们在《与时偕行》一书中,希望揭示出不同节日中节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意义,以及个体在节日时空中独特的生命体验,并提出现代社会重建节俗的重要价值和可行方案。

在节俗变迁中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研究中国传统节俗,不能仅梳理其历史变迁过程,还要见出变迁背后功能、意义的变化;不仅要记录节俗活动发生时空中的行为,还要考察其行为的特定内涵。节日的研究告诉我们,节日时空与日常生活时空在属性与功能有着差异,节日是历法岁时中的特殊时间节点,是一年中不同生活模式之间的阈限阶段,具有帮助生产、完成生活转换,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功能。通过节日,人们跨越了一种时间的界限,打断了生活经验的“同一性”,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阶段。而所谓节日发生的特殊空间,并非使用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空间,而是将原有空间中的行为之意义进行转化,使其具有一种超越日常的特征。节俗发生的过程,就是节日意义的生发过程。在现代的节日研究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共时性中节日生活对于日常生活功能的转化,注重节俗活动的仪式功能,而且还要着眼于中国文化传统与节俗在历时性中的内在变化,因为传统节俗活动经历了从功利性的巫仪活动,到具有教化意义的礼俗活动,直至一定程度超越实用、充满诗意的身心活动的不同阶段。在节日产生之初,节俗活动中的物品、行为,尽管已经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有所不同,却仍旧带有较强的现实功利性,例如中秋拜月最早起源于生殖崇拜,与中秋相关的事物中,月亮、月兔、蟾蜍等意象也皆与生殖象征相关;又如端午节,该节日的起源于祛除、辟邪仪式,节日中的艾草、雄黄酒、香囊、五色丝等物皆具辟邪功能。但当中秋、端午节俗形成后,其中蕴含的巫术性功能尽管没有完全消失,却已日趋减少,非功利的审美功能却在不断增长。七夕乞巧的活动则不再只是寄希望于上天赐予少女以灵巧手艺,而是众人欢聚一堂,将关爱与愿望赋予少女;中秋祭月,也不单只是对生殖与长生能力的渴求,而是对神话世界的美好想象,对良宵月光之美的欣赏。伴随着节日意义的丰富化,节日中的物品,如粽子、月饼、元宵等不再是用以充饥的食物,亦不再具有巫术性的攘除、祈求作用,而是诸多美好寓意的象征。节日中的人们抛开生活中的烦恼,代之以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欢乐。在论述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几种传统节日发展演变历史的同时,《与时偕行》比较全面而有深度地展示了上述节日的多元意义。

在节俗活动中凸显自我存在价值


  我们认为,伴随着时空意义的转变,个体重建了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当一个人短暂脱离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时,其自我价值也就得以显现。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比日常生活更为繁忙,但人们却从这种繁忙中获得了生命的自由。当个体在经历长期受到约束、被迫进行的劳作后,终于能在短暂的时光里真正为了与家人相聚而忙碌时,个体因而短暂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异化劳动。节日的忙碌带有游戏与审美性质,包粽子、赛龙舟、采菊登高,在这些活动中,个体的疲劳得以消除,身心得到放松与愉悦。伴随着空间体验改变的是时间意识的转变,尽管节日是短暂的,但个体却能在短暂的节日中冲破常规,满足对美的永恒追求。在节日中,美与人类生命的永恒性和个体生活的现实性、短暂性联系在了一起。故而节日虽是短暂的,却带有永恒色彩。获得自由的个体常以艺术为手段,超越于日常时空的束缚,诗意化地认识整个世界,节日中的诗歌、绘画、书法等作品集中表现了节日的这种性质。以《与时偕行》中所选张孝祥的《念奴娇》词(洞庭青草近中秋)为例,词中“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两句,前句遗世独立,后句意境深远。“今夕何夕”,大有禅宗气象。在禅宗看来,时间或许只是个虚幻的概念,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当下即永恒,对时间的超越,也即是对得失的超越。古人之所以能有这种感受,或许与节日的非日常性相关联。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烦恼,才能产生“扣舷独啸”的心境,同时这种感受也与节日中日常时间的暂停带给人的永恒感相联系。这种永恒感,一方面激发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另一方面,出于有限之中,却能够认识到无限世界的主体的自我价值也得到凸显。所以与节俗相关的诗歌往往带有一种特有的宇宙感、生命感。《与时偕行》选取了较多与节俗相关的诗歌并做了详尽的分析,对读者理解传统节日的魅力与节日与艺术的关系很有帮助。

让节俗服务于现代生活


  节日研究,不仅应关注传统的时空体系和社会民俗,更要将节日的重建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放眼于当下社会的新变化,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时空。现代社会中拥挤的生存空间、一切从功用出发的观念以及高速的生活节奏,不仅消解着生活中的诗意,也压迫着个体的身心健康,与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的节俗活动,也在现代社会中走向衰微。重建节俗活动,仅在形式上恢复或复古是不足取的。《易·系辞》云: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这强调了万物皆变,与时偕行的道理。波德莱尔认为,艺术作品处于现实性和永恒性这两条轴线的交汇点上,它一半是短暂的、过渡的、偶然的,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的。因此当下和永恒必须同时被关注,缺乏了时代性,艺术就难以为人所接受。节俗活动类似于波德莱尔所描述的艺术,或者可以说节俗本身就带有生活之艺术的特点,唯有将其永恒性寓于時代性当中才能保持其长久的魅力。《与时偕行》一方面特别强调在节俗重建中,强化固有的文化价值和真善美理念,提倡诗性文化,其目的在于通过节俗活动,令现代人穿越时间和空间之闭锁,与古人一同感受自然之美、感受文化魅力、感受生命的韵律、感受时代变迁背后不变的永恒宇宙。另一方面,重建后的节俗活动要能美善结合,面对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调节生活节奏、减少日常生活压力是传统节俗固有的功能,本书中所提出的现代节俗重建活动亦延续了节俗活动的此种效用。现代人的生活往往是机械的、枯燥的、被动的,而书中提供的重建的节俗方案则希望做到自由的、活泼的、主动的。倘若这些活动方案能够得到实践,或将有益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黄意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伯翰,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一  杭州孤山是我一直不愿意谈的话题,不是因为无话,而是因为口吃;不是我不想写,而是火候还没有到。  大学第一学期的时候,每周一到周六,我几乎每天两次路过孤山,因为那时我是个走读生,借助在家住孤山隔壁的亲戚家里,正在学习写诗。奇怪的是,那时我对孤山是不屑的,总是这样想:“这么矮的山也配叫山吗?”  偶尔的一两个星期天,为了找灵感,我也曾经踏入临湖的中山公园,于是便能看到那红色的孤山二字,气贯笔墨,
·壹·  我和《博览群书》的交往是从2008 年开始的,到今年正好十年了。2007 年8 月初,我从老家石家庄返回北京,开始到鲁迅博物馆上班。馆长孙郁和我一样,都曾经在报社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在石家庄日报社工作的那些年,正是全国的报纸媒体最辉煌的时候,工资收入可能是比博物馆的人们高不少。孙馆长当年在北京日报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估计也差不多。记得第一次拿到博物馆发的工资后不久,孙馆长关切地问我:“收
/壹/  11月22日下午,北京八家名人故居一干人马飞抵广州白云机场。  北京八家名人故居是指依托八个近现代名人建立起来的八家单位,这八个名人除了鲁迅,还有宋庆龄、李大钊、郭沫若、茅盾、老舍、梅兰芳、徐悲鸿。这八家单位从2000年开始集合在一起,每年有一家做东,组织大家一起到全国各个地方做展览。  2017年去的最后一个城市就是广州。  接待我们这次展览的地方是红线女艺术中心。不过,在23号的开幕
198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同时决定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搬上银幕,并于1981年同期放映。这可能算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创举——此前没有过,此后,由于版权等因素的限制,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景象。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出版后“洛阳纸贵”的大热局面。作者周克芹在给责编的信中诉苦道:  我现在被吵得焦头烂额,藏也不是,躲也不是,那些记者、编辑、评论家,电影厂,出版
最近,清华大学新聞与传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彬在为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一书写了一篇序言。他在序言中写道:  范敬宜在为《李庄文集》作序时提及现代中国新闻战线一代嵚崎卓荦的“英杰”:王韬、梁启超、章太炎、邵飘萍、瞿秋白、张季鸾、邹韬奋、范长江、胡乔木、恽逸群、邓拓、吴冷西、乔冠华、刘白羽、华山、穆青、李庄……回望历史,这一英杰序列仍在延伸。  …… ……  如此一
在新诗和旧体诗之间应该有一个湖泊,这座湖泊可以称为“凝视”。  关于“凝视”,萨特认为,他人的凝视带来羞耻或骄傲,并呈现出凝视对面的我本身,使我有了生命。在萨特这里,“凝视”点燃自我反省、自我觉悟、自我认同,这就像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和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很逍遥的生存状态。拉康则认为:“通过凝视,我进入了光,我接受的正是来自凝视的影响。”根据拉康的凝视理论,在诗
由于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我曾经看过许多现代作家的故居,也自然有些话可以说。  ·壹·  以下这件与作家故居有关的事情是我亲历的。1982 年在上报建立北京茅盾故居的申请还未批下的当儿,听说有人对作家故居设得过多而高级干部逝世后建故居却不易的情况有意见。当然这仅是耳闻,但故居所在的这条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可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三进四进的四合院多得是,前门在这个胡同而后门走那个胡同的房子也不在少数,茅盾这个
美人,永远是文学家们最钟情的礼赞对象,即便是普通人也喜欢称赞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女子,比如江南人会这样称赞一个小姑娘 :“格个小姑娘水灵灵的”——众所周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里,女主人公毕秀姑之所以被叫做小白菜,就是因为长得水灵灵的。山东大汉则喜欢说 :“这个大嫚长得好啊。”而东北人称赞一个女子的容貌的时候会说 :“这个姑娘长得贼好看。”话是土了点儿,可情份是真的,发自肺腑。由此可见地大物博的中国,
善诗者韵至心声。读着苏连硕的诗,清逸与纯真一缕一缕地从他静穆的内心流出,渗透出了生命的静幽淡雅,一股灿然的青春风扑面而来。若不是已知老人家几近耄耋,定然会以为这是少年才俊的挥就——正所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诗如风景,风景如诗;别具一格,风景独好,是对苏连硕最贴切的写照。  苏连硕能够优雅地面对红尘大千世界独善其身,用独特的笔触挥毫兴墨,幻化出独树一帜的意象表达,为读者铺出一幅心旷神怡
1922年,纽约。尼克·卡拉威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中产家庭的年轻人,他在放弃自己的作家理想后来到了纽约,白天在交易所中推销股票,晚上则在长岛西卵区的一间小平房中消磨时光。西卵区中新贵云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尼克的邻居盖茨比,挥金如土的他引发了纽约各色社会名流的注意,他们在他的豪宅里夜夜笙歌,然而作为聚会的主人,盖茨比神秘的行事方式却让所有人都对他知之甚少。直到盖茨比借尼克的朋友乔丹·贝克之口,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