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说,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来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围绕实验材料和实验指导,对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1.精选器材,提高可见度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设计准备好合适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才能确保实验现象清晰,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这是进行有效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准备好实验器材,对整个实验探究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如《土壤中有什么》一课中,土壤的选择十分关键。如果选用黏土,土壤黏性大孔隙小,会较难出现分层现象,导致实验的无效,浪费探究的时间。而选用沙质土壤,就能清晰地看到土壤中混杂的物质,也能在入水后看到明显的气泡,分层现象也较明显,实验更有说服力。
   再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教材安排的实验是在铁丝上悬挂用蜡粘上的火柴,加热铁丝,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但这个实验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用蜡粘火柴,火柴不容易粘住;用蜡粘上了火柴,会出现粘每根火柴所用的蜡的量很难控制的现象,蜡会有多有少,这将影响到实验结果的混乱。如何避免这些现象,又能让学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热传递呢?笔者利用了感温油墨,直观方便,学生能明显地看出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不仅降低了实验难度,还节省了实验时间,优化了实验效果。
   设计并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装置改进,应该在每个科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必将显著提高实验效度。
   2.课前验证,维护有序性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是维护实验有序、顺利进行的保障。在科学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不按规定进行实验操作,致使难以观察到教师预期的实验现象,使实验结论的得出变为空谈。但课后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在课前没有把实验方案设计好或是设计不够合理造成的。
   如笔者在教学《蜗牛(一)》一课时,发放了器材让学生观察研究蜗牛。事先没有提醒学生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使得三年级的学生在观察时兴奋过了头,观察蜗牛时不仅声音很大,而且还用木棒逗弄蜗牛,害得可怜的小蜗牛怕得躲进了壳。这样学生就不能再更好地观察蜗牛了。蜗牛缩进壳以后怎么办?笔者因为事先没有预料到,也没有相关的对策。最后,整个班连同老师就在傻傻地等待蜗牛出壳的过程中,迎来了下课的音乐。
   教师作为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课前一定要全面考虑,先把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并做好记录:什么地方要注意,什么地方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多个实验,不要将材料一次发给学生,有发有收,用时与之,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专注于当前的实验。等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时,或出现意外时,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
   3.关注细节,提升成功率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并加强实验细节的设计与指导,对于实验成功率的提升具有很大帮助。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让学生探究尺子发声的秘密。这时尺子怎样摆放,怎样拨动,以什么角度观察?这些都很关键。万一尺子在拨动中没有按紧,发出的声音可能不是单纯地拨动尺子所发出的,而是尺子碰撞桌子后发出的。那发出的声音到底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呢?这就会让学生产生疑惑,从而使实验失去有效性。因此,教师不仅提醒学生要按紧尺子,出示图片,还要请学生做示范,这样,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实验后都较顺利地发现尺子发声的奥秘。
   大部分科学实验都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如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其操作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再如酒精灯的使用,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牢牢掌握怎样点火、加热、熄灭等,因为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重视。当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加强巡视,时刻注意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就能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这样对于提升实验的成功率有利而无害。
   总之,教师在实验材料上精心選择,在实验方案上优化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就能让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实验,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夏夜里,屋里迷漫着缕缕幽香——茉莉花开了。   茉莉花那碧绿的叶子浓密鲜亮。清晨,阳光洒落在叶子上,每一片绿叶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枝叶的顶端,有的花儿已经迫不及待地绽放了,那莹白透亮的花瓣,一层叠着一层,一瓣挨着一瓣,光华灿烂。有的花骨朵掩映在枝叶里,像害羞的小姑娘,而有的花骨朵饱涨得快要裂开了。一阵微风轻轻拂过,绿叶轻盈地摇曳,花朵也轻轻摆动那如雪的纱裙。那股淡雅的香就这样毫不设防地涌入
期刊
多媒体课件的巧妙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发,探讨巧用多媒体课件让语文教学课堂精彩、高效的基本途径。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學模式   小学语文是一门颇具艺术色彩和情趣意境的学科,是思想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的良好体现和高度统一。立足于语文教材文本,进行深层次地开发和探究,将很大程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活跃性。单纯着眼于
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从而化难为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的学生是不能持
期刊
群文阅读的关键内容是一种区别于单篇阅读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多篇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探讨,在师生讨论过程当中形成共识,顺利把握文章内容。群文阅读是符合新课改理念与要求的教育模式,考虑到了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幼儿阅读速度和质量,增加阅读积累,所以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要确实助推群文阅读活动的实施,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
期刊
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那么,高中生应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呢?   一、合理规划并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时间   必须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养成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学习的好习惯。这个课余时间也包括一天中的零碎时间,只有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才能加速我们的学习进程。例如,课间的10分钟、午餐后的一段真空时间、晚自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与撰写读书报告,不仅可以加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记忆,并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及交流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很难做好整本书阅读,更难撰写出有价值的读书报告。学生往往只是无目的地阅读经典,并未深入地探讨研究。   一、“书”上得来终觉浅   对于一部经典著作,学生只是单纯地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期刊
一、切忌包教包改   袁微子曾主张:“写作文提倡学生自己修改,老师检查了重点加批语。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对于袁老的上述主张,我深有体会。批改学生的作文,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词语、标点符号及病句等,切忌一改到底,教师只需简单提示修改的方法,或者用各种符号标出该修改的字、词、句、段,至于具体应怎样改,则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事实上有些句段更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创新观念,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取代单一化化的教学,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发挥学习创造性,能够通过深入探索不断掌握新知识,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稳步提升,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主动性  
期刊
“让学引思”是盐城市教育局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习活动正常开展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质上保证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实现学习者与思想者的统一。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教学《翠鸟》一课时,笔者通过设计多
期刊
我国古诗词在文学领域上具有较强的地位,这也决定了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方针,利用完善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学习中,不断探究发现古诗词中所存在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不断强化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学领域的瑰宝,同时也是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