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比较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100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的前半叶,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出“多余人”形象.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多余人”,也可以称作“零余者”.两种多余人在其产生、基本性格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其阶级、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他文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本文将针对河北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河北省土地流转的问题策略,以便于确保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法制性与公平性.
中国的诗仙李白与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他们是本国,乃至世界文学巅峰的代表.本文从两位诗人的生平、生活背景、写作手法等角度出发,对他们诗歌的浪漫主
【摘要】随着地球村的出现,作为世界通用语之一的英语越显重要。为此,英语热不断升级,但是学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众多,其中师生间的互动效应尤为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动 习得 作用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2    Interaction in ELA    Abstract:E
20世纪20年代,瞿秋白等人提出了官僚资本的概念.抗战胜利前后,共产党人有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提法.1949年建国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基本延续了此前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的永恒性是一种超越,超越一切限定;即是一种终极追求的表现。 A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德智体美的培养被纳入到素质教育理念中,而美术课程作为主要的美育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美术学科虽然不是小学教学中的主流学科,但是对于
清代是中国东北地区学校教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清朝统治者在东北地区创建府州县儒学、开展八旗官学、创办书院以及兴办私塾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可用人才,为东北地区的文化
作文是高考语文学科的重头戏。近些年,福建高考作文平均分有着逐年降低的趋势。究其根本,高考作文越来越朝着思辨型的材料作文发展,其中议论文又为许多考生所青睐。因此,我们侧重
期刊
文章通过梳理中西方审美差异背景,进而阐述中国歌剧艺术中舞美设置尤其是舞台道具的特殊意义,挖掘其独有的中国美学意蕴,并以歌剧《土楼》为例,阐释了道具的景观性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