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102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改革中学体育教学,促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G633.96;G444
  1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含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极其重要。体育是培育学生身心健康最积极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又一重要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1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中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部分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998年对全国的10所高校调查显示,有心理障碍者高达26.99%,心理障碍人数呈上升趋势。本人对学校1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也显示,约18%的被调查者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根据对赣州地区16所中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这些数据提醒我们必须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体育活动能增强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根据Ryan(1983年)时1750心理医生的调查,有80%认为身体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60%认为应将身体锻炼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
  2. 2 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2.2.1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很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只把体育作为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的一种手段。还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而也没有把体育作为一种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考虑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保健。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偏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心理教育的知识、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2.2 教师心理素质低妨碍学生心理健康
  美国的全国教育协会的报告显示,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个人的健康、睡眠和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的人在情绪和社会方面不适应;有20%的人需要特别帮助,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另有30%的人感到极度不愉快,且不易与人相处。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计,体育教师中约有78.57%的教师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其中,有61.43%的体育教师存在着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2.62%的教师存在着各种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4.52%的教师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上事实表明,现在的教师心理素质令人担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们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压力。
  2.2.3 教学内容陈旧导致学生厌倦上体育课
  多年来,虽然各地中小学对体育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都没有走出过去传统繁杂的教学内容,虽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所改进,但仍存在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缺乏灵活性、现代感等不足现象。体育教学内容依旧是以田径项目的跑、跳、投和球类项目的篮、排、足为主。仔细翻阅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一贯制处处可见。
  2.2.4 不公平的教学评价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传统的不公正的教学评价只局限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终结性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考虑,这种重结论轻过程发展的评价方法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各个学生无论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2.5 教学方法呆板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相继产生了许多新颖而富有实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但目前依然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体育教师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学生不按照运动技术要求去做,更不能允许学生不按学习项目的运动技术形成规律去自主练习。
  2.2.6 教师的不平等对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据调查,当前学校体育普遍有存在这么一种教学现象:轻视体育差生,忽视体育中等生,过分重视体育尖子生。上体育课时,体育差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因而经常受到教师的不平等对待,批评多表扬少,差生往往是排在体育队伍的末端或最后才让他们参加练习,对其学习评价比较简单,不太让他们回答问题;对中等生则是不闻不问,不赞扬不批评,不鼓励不贬低;对体育尖子却是各方面都有“优先权”,得到的表扬鼓励最多,受到教师的关照也最多。
  3 改革中学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1 改变教师观念,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和认识,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两方面。以增進学生健康为主要任务的中学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必须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3.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上体育理论课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新标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等。
  3.4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状况等,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3.5 改革教材,加大教材的彈性
  为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选编教材时,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能力强弱出发,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多样性、娱乐性、健身性、兴趣性与文化性相结合,以开掘学习的娱乐性、趣味性与健康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做合一的优量优质。这样教学灵活性得到增强,针对性也强。
  3.6 改革教学评价
  变单纯追求运动水平为以健身、健心协调发展作为主要指标。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刻意的追求更快、更高、更远,教学评价应该取消形式主义的教学记分法,实行“多方面的评价方法”,用“富有内容的评价”代替“抽象的分数”。
  3.7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要改以往呆板,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媒体”教学,用现代化手段组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同时要让学生的观念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
  3.8 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要以人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以人体的完美为宗旨,不仅要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使中学生在步入高校或社会以后体质与心理的行动能力能够持续地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曾四清。从体育兴趣与运动行为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 2002(8)
其他文献
贵州省作为欠发达省份,是国家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中的重要部分,要想顺利完成地方产业升级,人才必然会是其中的关键,本文基于十九大对国家人才发展的指导性精神、贵州省人才资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中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尖端力量,他们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轨迹和方向.针对于高层次科技人才,他们需要一个系统的评价来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定位,以发挥人才的
天下人为利来为利往,荀子基于现实生活观察到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做伤天害理的事.荀子为改造人自然性,提出“化性起伪”的方法,将礼仪道德内化在个体
花瑶挑花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花瑶挑花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设计,有助于花瑶挑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对隆回花瑶挑花文化基因的提取、挑花文化基因的设计
所谓的“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
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不仅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良性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事业单位内部的沟通、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因此,本文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解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做好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必须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重要保证.rn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
昆仑山脚下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喀什河,在由砾石形成的古老河床之上,埋藏着中华至宝-和田玉.玉石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石器时代就有玉质工具的存在.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
一套成功运行的商业化工生产装置,从最初的实验室小试开始,到中试、到成套技术工艺包、到基础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建设、设备调试、装置试运行,最后到实际装置投料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