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复苏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所强调的五伦关系,是由家庭延伸开来的。礼肇端于夫妇,而后有父子、兄弟,这都属于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社会性的伦理才是君臣和朋友。发生及实践之次序则是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由家庭再到社会的。所以修身齐家之后才治国平天下。
  在这套伦理观底下,家庭之重要性不言可喻。它是伦理行为起始之处,人学会一切修己待人之方法的伦理实践场域,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现代化社会变迁对儒家思想的最大冲击,其实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儒家不再与国家意识形态、文官考试制度、教育体系结合了,而是传统的家庭结构被破坏了。家的伦理地位丧失,儒学之社会性基础乃随之动摇。
  西方思想,无论希腊传统或希伯来传统,对家庭之重视均远不如儒家,儒家所讲的“孝”,在西方也几乎不成为一项重要伦理义务。现代化,更强调社会应由传统型转变成现代型。传统型,就是血缘地缘性的乡土社会,现代型则是契约性的城市社会。因此,现代化即预设了人应脱离农村式的家庭、宗族小区,进入成就取向而非身份取向的都市化工业社会。人的伦理关系,亦将由家庭宗族内的长老礼教统治,转而面向机械的契约型关系,人与人都只是陌生人,彼此依法律契约确定其权利义务。
  这种新伦理态度,透过新的教育及社会意识塑造工程,渐次造就了新时代的年轻人。它告诉青年:家是个长者礼教统治的僵化领域,唯有逃离,才能获得自由、实现理想。曹禺《雷雨》、巴金《家》之类数不清的小说戏剧,都以暴露传统家庭的黑暗、伦理扭曲为目标,教人要挣脱其束缚,以此为自我意识醒觉的指标。
  但家庭事实上不待青年们逃离,便已然瓦解了。因为现代化以后,农村人口外流、经济结构破坏,青年就学或就业,都必须到都市去;大部分老家均只剩老人与小孩,人口结构不完整、伦理亲情维系困难,父子几成陌路。
  在都市中挣扎谋生之青年,虽自建小家庭,但夫妇大抵均须就业,故亦聚少离多,甚或分隔异地,感情日淡、离婚率日高。都会男女,感情又极复杂,家庭尤其不易维持。台湾的离婚率已达三分之一以上,大陆马上也将追上,可见家庭在现代社会中是极其脆弱的。
  在这种家庭中的小孩也很可怜。单亲、不知其父、未识其母、兄弟异亲等各种情况姑且不说了。一般也都是幼时父母无力抚养,不是花钱交给异乡、异国或身处社会弱势群体的保姆,就是丢给老家的老人带。待其稍长,则丢给幼儿园、小学。小孩子所得到的亲情和家庭教养,没几个人是健全的。
  老人的赡养,一样是大问题。都市住房大不易,大部分人无力接老人到城市共住。即或接来,老人亦不习惯都市生活。且父母与子女媳婿本来就不曾共同生活过,一旦共居,勃溪时起,反而大家都不愉快。因而颇有往住养老院者。但养老院再好,怎比得上自己家呢?况且除非有钱,养老院也进不去。许多老人被子女弃养,岂无故哉?
  现代化号称进步,由伦理情境上看,却其实是个大残破大悲哀。现代人身心之不健全、缺乏基本教养、不善与人相处,许多都肇因于家庭之残破。古时若批评一个人“没家教”,是很严重的事,现代人则几乎都没什么家教,因为家已不能承担基本伦理实践场域之功能。
  古时,一个人若外出遭到挫折,家也可提供休养生息、抚慰心灵之作用,亲情毕竟是最好的疗伤剂。现代家庭亦无此功能,有时家庭反而成了风暴的中心。家庭暴力频传,家庭又随时会拆散、重组,单亲或不断变动的亲属关系,构造了极复杂错乱的伦理情境。
  因此,现代之后的伦理课题,早已不是“五四”到三十年代那样,要号召人离家出走以实现自我了。相反的,是要靠着重建家庭在伦理实践中的角色,来改善现今人类之伦理处境。
  想重建家庭,儒家思想的资源当然最重要。而家庭之伦理功能若不能恢复,复兴儒学,事实上也是空谈。相对于全球化,普遍伦理、生态思想等,家庭似乎只是个小题目,但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恐怕我们还应该先由关注小题目开始。
  若欲恢复家庭在伦理实践上的功能,则还有必要参考当年儒者是怎么做的。
  从前朱子撰《家礼》,自谓是:“愿得与同志之子,熟讲而勉行之。庶几古人所以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犹可以复见;而国家所以敦化导民之意,亦或有小补云”(文集卷十一)。在〈跋三家礼范〉中,更自任司马光之后,把厚彝伦、新陋俗的工作,视为他与他朋友同志们共同的事业,说:
  呜呼!礼废久矣,士大夫幼而未尝习于身,是以长而无以行于家。长而无以行于家,是以进而无以议于朝廷、施于郡县;退而无以教于闾里、传之子孙,而莫或知其职之不修也。……熹尝欲因司马氏之书,参考诸家之说,裁行增损,举纲张目,以附其后。
  其欲参考增损,即是“采集附益,并得善本,通校而广传之,庶几见闻有所兴起,相与损益折衷,共成礼俗”(跋古今家祭礼)之意。移风异俗,而一再强调家礼祭祀,正是希望透过这些制度,让人能体现亲亲孝弟之心。
  王阳明的思路也是如此的,而与朱子关系尤密,《全集》卷六〈寄邹谦之书之二〉:
  承示《谕俗礼要》,大抵一宗《文公家礼》而简约之,切近人情,甚善甚善!非吾谦之诚有意于化民成俗,未肯汲汲为此也!
  肯定家礼及乡约为化民成俗之法。文末一大段,云:“往年曾与徐曰仁备论”祠堂祖宗牌位位次及祔祭之义,更是切应时需的大问题。
  由于古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大夫祭三世二世。一般庶民持手而食,不得立庙,故亦不祭祖。司马光《家礼》鉴于时代变迁,才建议民皆可祭曾祖,程伊川则云应祭高祖。明代庶人可祭四代,恐僭,乃改家庙为祠堂。阳明谈祠堂位次祔祭,就是要确定在这种新的祠庙秩序中如何祔祭子嗣的问题。徐曰仁问阳明:“然则今当如何?”就点出了这是个新时代的新问题,阳明所说,则为制礼。怎么制呢?参考古礼之义而斟酌之。家礼的内容,当然不只有祭礼祭法,只因祭法在此时一般人正无所适从,故特详言之。
  很多人以为儒学跟家庭的关系是天然的、本来就如此。但看我上面的描述,便知其绝非如此,乃宋明儒者努力经营的结果。清朝社会上所行的家礼,凡婚、丧、冠、祭、祝寿、祀神、节庆,皆以朱子和阳明为基础,正因朱子与阳明能替一般家庭制礼作乐的缘故。
  经过现代化变迁之后,现在社会当然颇不同于宋明清,但当日化民成俗的经验恐怕仍然甚可参考。
  
  龚鹏程
  1956年生于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今游大陆,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其他文献
2009年12月10日。  12时30分。  香港又一城意大利餐厅。  《书香两岸》特别企划“马梁会”,邀请马家辉、梁文道对谈彼此的2010年规划以及在两岸出版的不同体验。本期特别奉上马梁会(上):我的2010年,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梁文道:可是勇气只是你为了要说出真相所必须有的一个品格,它并不是评论的目的,写评论的人不是为了勇气而勇气。有时候勇气或者气节会变成知识分子给自己的一种过
期刊
编辑平台  近几年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讨论的焦点。一直以来,台湾城邦集团积极推动出版品数位化。其首席执行长何飞鹏去年发表一篇题为《最后的五年》的文章,指出传统纸本出版业寿命只剩五年,并带动整个集团迈向数字化,虽因流程、规范都须大改,遇到不少阻力,但城邦仍坚持改革。    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数位出版部资深经理祝本尧、城邦读书花园网站部/电子书发展部资深经理窦立德、家庭传媒集团运营平台业务副总林
期刊
往事的重量  齐邦媛《巨流河》  齐邦媛说所有的当年往事,“是比个人生命更庞大的存在,我不能也不愿将它们切割成零星片段,挂在必朽的枯枝上”。所以必须慎重其事,在人生中的最后一个书房,完成这项史家的大业。她写国仇家恨、乱世儿女,也写个人的学术锻炼、教学生涯,都是为了诠释人与人的相关,提醒自己身为一个(东北)人的尊严。她记得钱穆先生说过的:“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真生命。”拳拳服膺,于是才有了《巨流河》
期刊
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海风出版社(以下简称海风社),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海风”者,取“海纳百川,风行天下”之意。从深层次理解,“海纳百川”,有包容万象、数量巨大之意,这追求的是量;“风行天下”,有普遍流行、盛行较广之意,这追求的是质。这也道明了海风社最初的出版愿景:不仅要多出图书,还要多出精品。  创社十多年来,海风社编辑出版了大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神州风光风物、讴歌人民
期刊
教育与社会关系密切,教育塑造未来社会的面貌,今日的社会,是在昨日教育的影响下成长起来,正如今日的香港社会就是殖民地教育下的结果。个人被集体意识影响,其中没有比教育更关键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因素,所以欲影响社会,必从教育着手。这本《教场观隅录》原是作者在“信报”就教育问题撰写的文章,承袭《在教改的前沿上》的遗绪,继续讨论教育政策及教改理念,虽倾向分析体制变革的种种利弊,然而作者对社
期刊
二十年前,台湾的高信疆教授,将证严法师身心实践体会的智慧法语加以编辑成书,即《静思语》,于1989年首度出版。此书一出版,立刻在台湾社会各界引起广大而热烈的回响。到如今,发行已二十年,共销售345万册。“一句话影响人一辈子”,许多人因为接触《静思语》,心灵得以净化、人生得以改变。而证严法师,正是台湾静思人文的创办人。  与“静思”几次相遇厦门,皆于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文化博览会期间,屡次都有静思人
期刊
“停车坐爱枫林晚”,杭州的文化地标书店“枫林晚”的店名取自这句小学生都能背诵的唐诗。温婉、文雅的名字,传达出浓浓的人文气息,与杭州这座风景、历史和文化名城十分契合。  不过,它的创办人朱升华却常常没有时间停车观望,他很多时候都是“马不停蹄”地忙碌着。从最初30平方米小书店起家,到现在有8家连锁店,朱升华带着他的枫林晚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他还在不停地做着梦。但现在,他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坚持文化
期刊
自从中国人发明印刷术后,人类的文明得以实现同时进行大量传播的可能。近几千年来,文明的传播皆以纸张以及印刷术这两个技术所支撑。直到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让阅读革命以一个没人注意到的方式出现。一般说来,阅读行为本身是属于衍伸的需求,人们不会为了阅读而阅读,是以某种动机下才会进行阅读的行为。以阅读动机的角度来看,人们会阅读可能是因为需要吸收知识、获取信息、为了兴趣或打发时间等。由这些动机可以得知,为了满足这
期刊
上个月的某个星期五,也就是11月13日的半夜3点半,木马王子和老友弗拉德·梅兹瑞曲〔注〕坐在捐血车旁的公园里叙旧,聊着聊着口渴了,弗拉德竟然举起拳头,敲破空无一人的捐血车窗户,伸手取出几个血袋,插进吸管,就这么喝了起来。他一边大口喝着,同时递了一袋到我面前,用那令人发寒的死白表情示意我“拿去拿去”,我急忙甩甩手表示“不必不必”,并赶紧转移话题,客套地问弗拉德:最近可好?  “还不是一样,每天和一些
期刊
2009年有一部电影让我十分感动,这部电影以“朗读”当片名,台湾译为《为爱朗读》,大陆则直译为《朗读者》。在我印象中应该是第一次以“阅读”为名跃上电影的作品。书影、朗读声韵的交晃萦绕,那是阅读者梦寐的交响乐。    阅读疗愈心灵填充智慧    《朗读者》片中的女主角,于二战期间曾担任纳粹集中营的警卫职务,在集中营时,以换取美食的方式,要求犹太俘虏为她朗读文学著作。战后,她当了电车收票员,与十六岁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