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而且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审美因素和学生审美心理特征,提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51-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培养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审美感知、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能力。
  一、学生审美心理特征
  对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做出准确的分析,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来看,学生的审美心理呈现阶段性。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高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一些感性认识,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高二学生审美感受逐渐深入,在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有感受、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即审美想象。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体现出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学生能够感性思维中注入理性思维,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在一连串原来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 学生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发挥创造性,获得审美的愉悦,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提升。
  二、挖掘审美因素
  指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再现教材中美的因素。古人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引导学生进入美的艺术境界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的感情被美的境界激发,与作品产生交流和共鸣。为此,可以通过分析,咀嚼文中重要的字、词、句,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使学生在受到感情熏陶的同时,更能提高审美情趣。如教授王维的 《 山居秋螟》时,我们可以通过挖掘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所蕴含的艺术美,感受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这两句的主动者是“浣女”和“渔舟”。只有浣女归来竹林才会喧闹,只有渔舟下流莲荷才会动摇。但实际上,诗人先听到的应是 “ 竹喧” ,先看到的是“莲动”,“竹喧”说明竹林深密,“莲动”说明莲荷稠密。另外,竹林是静的,因浣女而喧;莲荷也是静的,因渔舟而动。两句都是动景与静景相结合,描绘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美好意境。因此,通过深入地玩味,与作者共鸣,就发掘出了作品中蕴含的美。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1.深入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 ,认知和情感总是相伴而生并相互作用的 。知识只有借助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内化,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精品,有催人泪下的剧本小说……这些名作名篇都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饱含作者的心血,内容丰富, 文字精美,思想深邃,感情充沛,构思精巧 。教师若能积极深入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如读陶渊明,学习他不同流合污、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在贫困之中亦能保持超凡脱俗的人生姿态;读鲁迅,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生活、对事业、对社会的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 林黛玉进费府》这篇课文时,我们对宝黛初相会字字句句的描写体会得深刻,深刻感受到他们初次相见时内心涌动的真情,给学生讲解时才能真切生动;读《岳阳楼记》,则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民本思想 。优秀的语文教学是对语文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是一种“相看两不厌”的愉悦。
  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常提到意境。意境是文学作品描写的生活情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能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要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就要引导学生想象。 叶圣陶说:“ 要鉴赏文艺,必须驱使我们的想象。 ”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应当通过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补出文中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如《 琵琶行》中作者写琵琶女自述身世时忽而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由长安谪迁浔阳,生出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 琵琶女昔日在京城,“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和诗人被贬以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之处,所以诗人才有感伤今昔之言。欣赏诗歌形象时, 把这些略去的内容补出来,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蕴。
  3.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氛围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其情感和美质往往是内涵的。这样,在体味鉴赏文学作品时,可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辅之以情感内涵相近的音乐,创设一种和谐的情感意境,渲染出浓郁的审美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如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为了表现大堰河凄苦的人生,我们特地播放了二胡演奏曲《 二泉映月》,哀婉悲凉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渲染出了强烈的伤感 氛围。许多学生不由得潸然泪下,真切地感 到诗人对大堰河的同情、感激 、挚爱以及对那个 “可诅咒时代”的憎恨等感情,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的教学能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文章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带着一种审美情感,自觉地有创造性地进入审美天地。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探讨萧红的短篇小说《手》中王亚明和父亲的形象、王亚明的“黑手”和父亲的“白毛巾”的隐喻和象征,以及看似光明的结局隐含的悲剧意味.
近年来提出了许多组建宽带分组交换机的方案,但其中大部分方案不能在性能和造价两个方面都满足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叫 Balcher-Multiple Banyan(BMB)交换机的新宽带分组交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收集整理、分析国内中医药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模式及传统医学国际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健康服务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推广模式.同时结合国际教育培训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发表于1985年刊载在《中国作家》第二期的一部的中篇小说,这部作品也被看做是莫言的成名作.本文意在通过叙事学的方法,运用希利斯·米勒“重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