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为人之魂。高校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合格人才的起码标准应该是具有较高的社会道德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师德是高校教师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成功之魂。独立学院中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年青老师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个时代各国文化相互交流频繁,各种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交合。师德建设应该围绕加强教师的身心修养为中心,进一步增强师德在教书育人中的感染作用、激励作用。
【关键词】师德;独立学院;师德建设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2009年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000万之巨。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年青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如何使独立学院的年青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是教育管理者、教师自身不得不面临的思考,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师德如何建设的问题。
一 师德的科学内涵
加里宁曾指出:“为了真正的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的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师德是为师的起码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1.敬业奉献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必须要深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岗位。一个教师只有乐业才能敬业,才能在教书育人中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敬业才能为学校为学生的前途负责。爱岗敬业是一个教师站稳讲台的起码的要求。其次,教师必须要讲究奉献精神。教师只有具备奉献精神,才能做到爱生如子,才能在教育岗位做出成绩来。只有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的教师才会把教育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才会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2.身正是师德的灵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想教好书,育好人,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德行。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不能做到待人以诚,他是做不到教生以信的。身正是师德的灵魂。在学生的眼中,教师都是完美的。学生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如果自身不注重德行,最终将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才是学生心目中合格的教师、可信赖的教师。教师只有德行高尚,其举止言行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威信才可树立。
二 师德建设的途径
1.当前要教导教师注重身心的修养,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具特色的概念,在孔子那里被称为“修德”、“克己”、“正身”、“修己”。孟子发扬光大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从内容上讲,修身就是要正其心,整饰自己的心情欲念,保持心地平和,净化、纯化自己的意念,不自负,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解剖自己,不掩饰自己的“不善”,逐步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十分注重一个人的身心的修养。这在独立学院的师德建设中要特别注重。教师进入高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育人首先得自己做好人。首先要解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做小人还是做君子。古代读书人都以做圣贤的君子为目标。独立学院教师要养成良好的修身习惯,把品德的修养要放在第一位。现在高校的学术论文造假都是诚信品德缺失的一种表现。一些青年教师往往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缺少对他人的关爱与宽容,一切以自己满不满意为判断的标准,缺乏应有的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基本意识,这种不正确的思想的形成又是谦敬礼让的道德品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找到途径。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有着丰富的廉洁自律,讲究诚信,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优秀道德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年青教师自身加强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要在高校教师中大力倡导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并促使教师从行为上养成遵守良好的思想道德的习惯。年青教师要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以气。
2.把小事当“大节”。大节,一般地说就是指大的问题,原则性的问题。诸如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问题。师德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而小节,就是指小的问题或者非原则性的问题。严格地讲,大节是由小节发展积累而来的。教师的师德是大节而不是小节。青年教师中有些人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喜欢说“大丈夫不拘小节”这句话,觉得师德是“小节”不值一提、微不足道。对于上课迟到一小会儿、不文明用语等基本问题一些人片面地认为这是“小节”问题,既不违犯法律法规,又不至于酿成大错。认为这些问题太小,长期以来不被年青教师注意和重视。年青教师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校规校纪就可以了。师德问题没有必要较真。教育过程中、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小节”的问题其实不小,是“大节”的问题。一些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小节”的问题如果经常不重视,这些思想品德方面的“小节”不但具有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而且有可能由微恙而成大疾。决不要放松了那些包含原则性问题萌芽的小节。这种小节看起来虽小,如果不加警惕,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恶性蔓延的。对这一类的小节,一定要防微杜渐,年青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高度重视“小节”的问题。自身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这样师德才会变成一种大的力量,推动学校、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安春.德性教师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241.
【关键词】师德;独立学院;师德建设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2009年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000万之巨。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年青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如何使独立学院的年青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是教育管理者、教师自身不得不面临的思考,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师德如何建设的问题。
一 师德的科学内涵
加里宁曾指出:“为了真正的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的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师德是为师的起码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1.敬业奉献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必须要深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岗位。一个教师只有乐业才能敬业,才能在教书育人中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敬业才能为学校为学生的前途负责。爱岗敬业是一个教师站稳讲台的起码的要求。其次,教师必须要讲究奉献精神。教师只有具备奉献精神,才能做到爱生如子,才能在教育岗位做出成绩来。只有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的教师才会把教育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才会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2.身正是师德的灵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想教好书,育好人,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德行。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不能做到待人以诚,他是做不到教生以信的。身正是师德的灵魂。在学生的眼中,教师都是完美的。学生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如果自身不注重德行,最终将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才是学生心目中合格的教师、可信赖的教师。教师只有德行高尚,其举止言行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威信才可树立。
二 师德建设的途径
1.当前要教导教师注重身心的修养,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具特色的概念,在孔子那里被称为“修德”、“克己”、“正身”、“修己”。孟子发扬光大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从内容上讲,修身就是要正其心,整饰自己的心情欲念,保持心地平和,净化、纯化自己的意念,不自负,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解剖自己,不掩饰自己的“不善”,逐步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十分注重一个人的身心的修养。这在独立学院的师德建设中要特别注重。教师进入高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育人首先得自己做好人。首先要解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做小人还是做君子。古代读书人都以做圣贤的君子为目标。独立学院教师要养成良好的修身习惯,把品德的修养要放在第一位。现在高校的学术论文造假都是诚信品德缺失的一种表现。一些青年教师往往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缺少对他人的关爱与宽容,一切以自己满不满意为判断的标准,缺乏应有的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基本意识,这种不正确的思想的形成又是谦敬礼让的道德品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找到途径。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有着丰富的廉洁自律,讲究诚信,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优秀道德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年青教师自身加强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要在高校教师中大力倡导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并促使教师从行为上养成遵守良好的思想道德的习惯。年青教师要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以气。
2.把小事当“大节”。大节,一般地说就是指大的问题,原则性的问题。诸如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问题。师德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而小节,就是指小的问题或者非原则性的问题。严格地讲,大节是由小节发展积累而来的。教师的师德是大节而不是小节。青年教师中有些人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喜欢说“大丈夫不拘小节”这句话,觉得师德是“小节”不值一提、微不足道。对于上课迟到一小会儿、不文明用语等基本问题一些人片面地认为这是“小节”问题,既不违犯法律法规,又不至于酿成大错。认为这些问题太小,长期以来不被年青教师注意和重视。年青教师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校规校纪就可以了。师德问题没有必要较真。教育过程中、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小节”的问题其实不小,是“大节”的问题。一些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小节”的问题如果经常不重视,这些思想品德方面的“小节”不但具有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而且有可能由微恙而成大疾。决不要放松了那些包含原则性问题萌芽的小节。这种小节看起来虽小,如果不加警惕,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恶性蔓延的。对这一类的小节,一定要防微杜渐,年青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高度重视“小节”的问题。自身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这样师德才会变成一种大的力量,推动学校、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安春.德性教师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