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发展思维”目标的探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体现,很多中外教育家总是把对学生的思维培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训练思想(维)”。回顾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育史,人们对思维培育重要性的觉悟是很缓慢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2次飞跃。近几年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出台,思维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科学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该文通过对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关于思维“词语”的统计,进行纵横向的分析,更加清楚地了解语文课程文件中对于思维发展的具体要求,以期一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发展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程文件  发展思维  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187-0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开发智力对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性,1986 年“发展智力”一词正式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开发智力成为当时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1996年的教学大纲强调“ 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共17次提到了“思维”,说明将语文思维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新课程的语文教材编写体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语文思维为编写依据的理念。以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为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分别侧重于对应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思维。按照语文思维的体系编排课本,打破了过去以教为主的文选式框架,遵循了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的学的思路。从语文思维与必修教材内容的对应上看,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要依靠对语文思维的良好培育。新课标也对学生的思维做出了详细说明: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层次提出,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应该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在课程总目标中,则提出发展语言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并重,二者必须同时发展;在新课标实施意见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要借助思维能力,开发创造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
  该文所研究的关于思维的词语主要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认识”5类。下面是关于这5类词语的比较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几个词总体来说都跟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判断”和“推理”是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而“分析”和“综合”是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以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推理和判断之间的关系为判断是推理的组成部分。其中分析和综合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分析是化整为零,以便细致地找出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而综合恰恰相反是化零为整,把已有信息整合归纳,对整件事情做了整体的把握,然后做出调整。两者具体来说就是思维的两种方法,只有交替使用对思维才会更有利。学生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才能够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实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提升,最终实现思维的发展。
  1  关于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的关于思维词语的整体分析
  以建国以来的语文课程文件为基础,对“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认识”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5类词在课程文件中一共出现了1123次,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其中小学语文大纲中出现了546次,中学语文大纲出现了285次,在语文新课程文件中出现了292次。
  总体来说,思维词语出现的高频率正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文件对于发展思维的重视,而语文课程文件也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也得以体现,3个文件中在小学语文大纲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更是说明了国家对于发展思维与智力在基础教育上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后,对于思维发展的重视也丝毫没有减少,语文新课程中出现的次数仍然是相当多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更加凸显出来,而关于思维能力的词语的变化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的具体体现。
  2  关于思维词语在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中的横向研究
  关于思维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认识的5类词语的横向研究,主要是通过对5类词在学段的研究,来了解这5类词在各个学段上的分布情况,从而明晰语文课程文件在各个阶段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研究发现,建国以来的语文课程文件中,总数占据第一位的是“认识”一词,认识出现最多的学段是小学,出现了363次,远远高出了同阶段的其他4类词;中学阶段和新课程文件阶段出现次数相同,均为77次。“分析”一词总共出现了353次,在5个词的数据中总数占据第二位。在小学阶段有127次,而到了中学阶段增加到了147次,在新课程文件义务教育阶段15次,高中階段64次。“综合”的出现的学段分布特别不均,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分别为45次和18次,到新课程文件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判断”和“推理”出现的次数比较少,尤其在新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出现次数特别少,判断只出现了4次,而推理甚至都没有出现。其中,推理在4类词中出现次数最少,相对来说在中学阶段的课程标准中出现次数最多,出现了14次,而总数仅出现了22次。“判断”同样出现在中学阶段也是最多,共有29次,而之后的新课程文件义务教育阶段中骤降,只有4次,到新课程文件中的高中阶段数量又上升为16次,是义务阶段的4倍之多。   数据显示,总数最多的是“认识”,共计517次,最少的是“推理”,共计22次。而有关于思维的5类词语出现次数最多的学段在小学阶段,其次是中学阶段,出现最少的在新课程文件义务教育阶段。而折线圖中我们也清楚地可以看到各个词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新课程文件阶段出现最多的词是“综合”,共出现了109次;出现了中学阶段出现最多的词是“分析”,出现了147次;小学阶段出现最多的词是“认识”,出现了363次。
  3  关于思维词语在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中的纵向研究
  对于思维词语在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中的纵向研究,也就是通过从建国以来的各个课程标准颁布的时间为点,对其5类词进行时间纵向上的追踪研究,以此来探究思维在课程标准中时间上的变化。
  “分析”一词在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以及《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出现次数最多,共有143次;“综合”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出现次数最多,共出现了40次;“判断”在1980年《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出现次数最多,共出现了9次;“推理”在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出现最多,共出现了6次;而总数出现最多的“认识”同样在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以及《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出现的最多,共出现了379次。
  我们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制成图表发现这5类关于思维的词语从建国以来都较为平稳地呈增长的趋势,并在1956年关于思维这类词的出现达到了高峰,出现了379次。尤其是“分析”和“认识”,都以最高频的出现率出现在了1956年的这两部语文课程文件之中,随后出现的几个小高峰分别是在1955年,关于思维的词语出现了116次;1986年出现了70次;1992年出现了40次以及2001年共出现了80次。时间间隔较为平均,由此我们看出,对于思维的认识我国一直在不断研究重视之中,并通过平均五、六年沉淀认识,再一次以新的、更精准的目标和要求体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中。我们更能通过此次数据的分析得知,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导向性、准确性以及严谨性,它不是随随便便制定出来的,而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社会进步对语文学习提出的新的要求而不断进步,具有先进性和客观性。
  根据以上对于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关于思维的词语的研究,我们足以见得语文课程文件对于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首先发展思维的理念,准确地体现了语文素养的内涵,一个人的语文基本素养就是指他所应该具有的语言素养、维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其次将“发展思维”确定为课程目标,正确地体现了思维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课程文件的不断更新,最新的课程文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准确地反映了语言与思维的基本关系,将过去的逻辑思维、发展智力定位于发展思维,并列入了课程目标,而发展思维的教学实施,对落实目标,进行思维教学与评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在“发展思维”问题上,从目标确立到课程实施都实现了时代的新跳跃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程标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发展思维”确实是语文课程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制订课程标准的专家、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相信通过新课程的积极实验,通过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新课程标准一定会日臻完善,最终建构起符合母语特点的科学的语文课程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2] 武永明,卫灿金.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6):10-14.
  [3] 邱兼顾.语文课程标准“回归”现象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的涌入,城市交通越发拥挤。为解决这一问题,如空中客车这样的航空制造企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建立城市空中交通部门。通过飞行器、监管和服务平台等多个方面共同建立城市空中交通生态圈。然而在新平台的建立过程中,安全、空域整合、生产能力等关键领域的现实问题将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UAM 新平台 挑战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在高职酒店专业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酒店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将国学思想融入酒店客户投诉管理教学中,注重挖掘国学实际应用价值,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国学智慧巧解客户投诉的能力,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这是高职酒店专业开展国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学思想 高职酒店专业 客户投诉管
期刊
摘 要:该文选定某市市直机关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新疆某市直机关办公室人员(经常久坐)体质健康现状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从而发现该市市直机关人员的身体形态、机能指标普遍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身体素质方面,力量素质、平衡能力、反应能力低于全国水平。而休息时间较少、长时间久坐则是影响该类人群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久坐人群 市直机关 体质健康 国民体质监测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笔者对西安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理解不充分;大学生在创业时会遇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困难;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基于调查结果,笔者从高校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意识 能力 调查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期刊
摘 要:将富有盐城地区特色的红色文化与校园景观整合,打造出连续性、文化性、思想性相融合的有盐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这种有盐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景观能辅助学生认知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行为习惯、健康品格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营造起积极、重要作用。而将盐城红色文化融入在校园景观营造中,可以使盐城红色文化的精神影响、传承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内容与主题之中,引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塑造校园文化的价值功能。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如观念、师资、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瓶颈。目前国内多数高校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注重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改革和建设,也关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但是这些环节往往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并不是针对企业需求而设定的。面向社会需求,强化能力培养,开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走过了百年发展历程,建国后语文课程文件中关于阅读领域的描述越来越清晰。阅读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语言、思维的重任。该文基于建国后语文课程文件中“思系術语”的部分统计分析,从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着手,细致描述体验式、理解式、想象式和联想式阅读教学等阅读教学方式,以期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为解决高职国贸专业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等问题,以高职国贸实务课程为例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从考试成绩和学生反馈来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需从学校整体规划、信息化培训和学生学习动力方面进行反思和优化,以期在高职更多课程和专业推广和应用翻转课堂,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国贸专业 翻转课堂 智慧职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该文主要结合对四平市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调研,围绕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进行深入探索,把开展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与促进地方大学生创业相融合进行研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主动尊重市场,积极融入市场,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技能培训 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3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关物联网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工业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快节奏发展的相关需求,物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包括其中通信技术的设计原先只是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而物联网通信相关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Lo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