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实击虚高标梅格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be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淘沙
  苏 轼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喜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这首词无题,或云“探春”。这是苏轼词中唯一一首“浪淘沙”,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702)正月,是他最早的词作之一。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此时苏轼出京初至杭州通判任,时年三十七。
  词作记述苏轼冬春之交,出东城踏看春情。此刻的苏轼,政治上小受挫折,心胸悒郁,“探”字自然地流露出欲遣愁怀,寻求另一番景象的心情。然而,步出城外,一路迤逦,见到的却是一幅清冷平淡的画图。早已是春回大地的时候了,墙头伸出的杏树枝干依旧是光秃秃的,晦暗而无生气;栅栏里的百花尚未发芽,显得荒凉而委顿。上阕写实,三、四句选择有代表性的两种事物,以极简练的笔墨,运用极富特征的白描手法,如两个高度概括的特写镜头,便勾勒出了冬春之际的自然景象。眼前之景太平淡、太乏味,甚至不能激起一丝情绪的涟漪,一个“试”字表明诗人此行,既有所希求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因而写得不愠不火,以此为下阕情感的喷发蓄势。
  苏轼诗词善于“为文造情,凭空布局,善于掉弄笔峰”。上阕冷峭沉郁,下阕则峰回路转。继续前行,眼前忽呈现出一条纤尘洗净的秀丽小道,原来是前村一带雪后初晴。景移情易,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诗人不禁感叹,春神原来是不辞辛劳,恪尽职守的。诗人不由得憧憬,春光到处,定然是梅花绽放,向人间报告春之来临。下阕写得明快轻捷,与上阕构成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现出诗人情绪的转折,寄托了诗人美好的希望和期待。
  “击虚”之法贵在“移空作有”,善于创设虚景,“吹绽梅英”便是如此。眼前之景本是令人失望的清冷,却幻想出花开的绚丽,春光的灿烂,借以抒写个人的情志,曲折地表现出诗人虽遭挫折而乐观旷达的襟怀。上下阕写法一实一虚,以實衬虚,妙意追求,颇有毛泽东“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意趣。诗歌意象的选择往往是作者好恶心理的反映。苏轼一生酷爱梅花,在其诗中反复歌咏,“尚余孤瘦雪霜枝”“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等佳句,无不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格,苏轼将其概括为“梅格”。尾句既是对梅花傲雪报春品格的赞美,更是苏轼人生追求的写照。
其他文献
今日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国人普遍为诚信的缺乏而感到苦恼。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曾经拥有诚信,如果曾经拥有,又是在什么时候缺失掉的?  翻阅严复的文章便可知道,至少在一百年前中国人并不比现在更厚道,当时严复已经在为中国人的“流于巧伪”而大感苦恼了。所谓巧伪,就是在打交道时斗心眼,玩伎俩,占便宜。凡约定的事情,只要违背了能够获利,就会有人盘算让别人去遵守,自己偷偷违背,独获其利,而别人往往也如此盘
下午,天空布满黑压压的乌云, 不一会儿,大雨便“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  放学了,我看见别的孩子被家长一个一个地接回了自己舒适、温馨的家。鸟儿也纷纷地飞进了窝。我冒着雨奔到传达室,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生疼生疼;寒风吹进衣领里,很冷很冷。  雨越下越大,天色也越来越晚。我望着扯天扯地的雨帘,心里默默地想: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能来接孩子,而我的父母不能来呢?难道他们都不爱我吗?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阵憋闷。
唐朝著名高僧百丈禅师不仅勤于修禅,而且勤于勞作,年过八旬还坚持每天下田耕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屡屡劝师父在寺内休息,但百丈禅师怎么也不肯休息,耕作就好像他参禅打坐一样每日必不可少。  有一天晚上,弟子们悄悄把师父的农具都藏了起来,他们非常高兴,心想这回看师父再也不用去耕作了。第二天一早,大家吃过了早餐,都拿着各自的农具离开寺院,到农田里耕作去。百丈禅师也想拿起农具去田里,可他一到仓库才发现自己的农具
那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天很蓝,树很绿,就连鸟儿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是那么欢快。可我却一点也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个动人的世界。我的心里是那么矛盾,似乎身边的一切都与我有些格格不入,我甚至不想再回头,怕看见那张熟悉而又讨厌的脸。  刚才放学的时候,我不小心踩脏了张艺圆的新鞋,就那么一点的泥,她却阴下了脸冲我狠狠地骂了一句:“你怎么那么讨厌,快给我擦干净!”我心里火辣辣的,面对她的无理,我也不再沉默了,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阅读议论文,考生除了能辨识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之外,还要理解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这需要考生了解四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事例论证(例证法),就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证明观点;道理论证(引证法),就是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成语俗语等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喻证法),就是用人们比较熟悉的通俗易懂的事物或故事作比喻,论证抽象深奥的道理;
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卷一   1,考城隍, 2,耳中人 3,尸变  4,喷水⑴ ,5,瞳人语 6,画壁  7,山魈 8,咬鬼, 9,捉狐  10,荞中怪 ,11,宅妖 12,王六郎   13,偷桃, 14,种梨 15,劳山道士  16,长清僧, 17,蛇人 18,斫蟒   19,真定女, 20,犬奸 21,雹神  22,狐嫁女, 23,娇娜 24,僧孽  25,
竹林村是秦岭脚下华川县的一个小山村,以前村子东西两边,各有一条从秦岭小敷峪流出的小溪,缓缓地流着,要是站在高山顶上望去,就像系在村腰上的两条绿色的绸带。溪水一年四季“哗啦哗啦”的流着,奏出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树上的麻雀也不甘寂寞,在欢快地唱歌,似乎在与溪水声心照不宣,构成了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每当东方露出鱼肚白,山村的黎明在鸡笼里睁开了眼睛。随着阵阵的雄鸡报晓声,拥抱了一夜,亲吻了一夜的月牙,依依不舍
1. 东坡肉  苏轼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  2. 苏轼退房  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客观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比如“他抱着猫走了过来”,这是叙述,主要在交代过程,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他忧伤地流着泪,把那只白色的小猫搂在怀中,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挪了过来”,这一段是描写,描摹了这件事中人物的形态、动作、表情,其作
【知识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等三大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是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口语交际题”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频频亮相,这要求考生在平时应加强口语交际题训练。  【题型解说】  题型一: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