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拔牙恐惧心理成因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科恐惧症也称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 DA or dental fear ,D F ),指患者对口腔疾病的治疗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以及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逃避治疗的现象[1]。有资料表明拔牙时的焦虑心理不但降低诊治质量和牙医的工作效率,还造成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血管患者的原有症状,以上因素造成手术的危险性增加[2]。由于牙科畏惧症的存在,常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其存在对早期就诊率、诊疗质量等均有影响,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曾有学者进行了有关牙科畏惧程度的调查,但国内关于成人拔牙畏惧程度的调查较少。因此,认识评估拔牙患者的心理感觉,探讨预防拔牙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诱导患者克服拔牙的焦虑心理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实践价值。以下就拔牙恐懼心理的病因及预防作一综述。
  1 拔牙恐惧心理成因
  1.1 疼痛
  疼痛是牙科患者最恐惧的因素[3]。疼痛多出现在拔牙过程中,调查发现,高速涡轮机,麻药等均给病人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拔牙前麻药注射时产生的疼痛,拔牙过程中的疼痛以及拔牙术后引起的疼痛感都是引起患者对拔牙产生恐惧的原因。牙拔除术本身是一种有创性治疗,一方面可导致软组织、骨组织的创伤,而出现术中、术后疼痛[4];另一方面口腔注射麻药由于身体其他部位注射时疼痛的泛化作用,也可归属疼痛的范畴。这两方面促使患者术前产生期待性疼痛,直接导致产生或加重焦虑心理。因此,对于恐惧拔牙的病人,积极消除疑虑和有效的控制疼痛是拔牙术中最重要的措施。高度和低度牙科焦虑病人两者都存在期待性疼痛与实践体验疼痛的偏差,以高度牙科焦虑病人更为明显。同时也进一步支持了生理性疼痛常伴有期待性疼痛的观点。病人术前认知的拔牙过程,心理性疼痛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高度牙科焦虑组拔牙过程的期待性明显高于低度牙科焦虑组[5]。
  1.2 文化背景、经历
  国内有资料表明,牙科恐惧症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居住地和文化程度有关。研究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牙科焦虑发生也不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牙科焦虑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高的[6];而且文化程度也直接影响患者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两者呈反比[7]。低文化程度, 有可能导致患者对牙拔除术的认知缺乏,甚至负性认知,从而产生或加重其焦虑心理。对牙拔除术缺乏认知的患者,更易过多估计拔牙的不良结果而低估自己应付这种环境的能力,导致其一直处于拔牙前的应激状态,从而对拔牙术产生恐惧。临床发现不少患者行拔牙术前都有叙述过去亲友及自身的拔牙经历。自己和亲友痛苦的拔牙经历导致拔牙术前高度的焦虑水平是个人获得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也是牙科焦虑症产生和发展最重要的原因。
  1.3 认知、性别、年龄
  许多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牙科治疗史等因素不但对个体牙科焦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患者对于他人的言行以及不了解治疗计划等。对拔牙时间、出血、肿胀病人的想象与实际体验也存在偏差。此外,首次拔牙,患者缺乏牙拔除术有关知识, 如对麻醉方法及效果的担心,不知道拔牙过程中会用什么器械,不知道多长时间能把牙拔下来, 自己的牙好拔不好拔等等这些未知因素都会使患者产生或加重术前焦虑心理。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女性DF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程度较男性重。对畏惧和紧张的自我控制力,男性较女性控制力强,畏惧程度越厉害者其控制力越差。不同年龄患者DF发生率不同,中年、青年人的发生率较老年人高。
  1.4 环境
  陌生的就诊环境里,有的患者从在候诊室到坐在牙科椅上,看见医生及拔牙器械听到牙钻工作时发出的声响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心悸、出汗,甚至面色苍白。患者的这种恐惧心理及行为严重影响医生的操作,甚至中断手术,还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2 拔牙恐惧心理预防
  2.1 无痛治疗
  牙科畏惧症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在控制疼痛[8];正确运用药物为患者止痛是解除畏惧的有效措施。口服镇痛镇静药如水合氯醛糖浆、咪唑安定等;吸入一氧化氮超浅麻醉;或者静脉给异丙酚后进行口腔治疗,如拔牙等; 以及氟派利配合哌替啶使用, 在辅以局麻的同时,产生良好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并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运用这些方法时, 可达到医患双方满意的镇静程度,患者放松、舒适,无紧张焦虑感,张口合作,配合治疗。药物治疗是行为方法治疗的辅助,一般作为配合措施实施。
  2.2 心理方面
  患者就诊前,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要求。也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特点与他们交谈感兴趣的话题。并请患者放心,医生会认真检查并解决好问题的。安慰性的语言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使恐惧的患者获得安全感,同时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而得以放松。安慰时,对患者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向患者交待整个治疗可行的方案,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一步要做什么,可能出现什么反应,如疼痛的话,希望病人不要躲闪,举手示意给予配合;如因疼痛而躲闪,也要表示理解。然后再开始治疗。
  2.3 诊疗环境
  舒适优雅的候诊及诊疗环境,轻松的背景音乐,极大程度地松弛病人紧张的神经。Gardner 等认为音乐能缓和气氛,直接抑制网状结构和下视丘对疼痛刺激的传导[9],在口腔治疗时收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候诊室应设有诊前教育展板和图片,循环播放宣传录象,摆放一些口腔器械,让患者亲自接触,消除陌生感,增强就诊的信心。医生工作时应衣帽整齐,操作台面保持干净整洁,器械摆放井然有序,以及医生亲切的语言、和蔼的面容,都是医生赢得患者信任的前提,也是患者消除畏惧的主要因素。
  2.4 提高口腔保健和卫生教育
  很多有DF 的病人对口腔卫生知识和牙病没有足够的了解, 认为牙痛不是病,这是口腔保健和口腔卫生教育工作没有广泛开展的结果。对牙科治疗或保健工作缺乏正常心理和正常的态度,导致了DF。牙科畏惧症是世界性的问题。随着我国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要求治好牙病,还要求在舒适的心境中接受治疗。口腔医务工作者不仅要能治疗牙病,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学一些心理知识,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共同完成对病人的诊治。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把牙病诊治过程中的痛苦以及由此引起的牙科畏惧症降到最低限度,使更多的牙病患者得到早期舒适和高质量的治疗,提高民族健康素质[10]。   3 小结
  影响拔牙焦虑心理体验的因素很多,个体神经类型、早期牙科经历、家庭和亲友对牙科的态度、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生活经历、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等都对拔牙焦虑产生影响。从人群来讲,种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都会有差异,社会的牙科普及程度和整体服务质量以及牙科技术的发展程度会对即将拔牙的患者产生影响。
  国内外许多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在接受牙科治疗时都有一定的焦虑情绪,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心悸、出汗、面色蒼白、血压增高等。但是患者自己想要缓解这种情绪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拔牙是口腔门诊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恐惧拔牙甚至逃避拔牙是牙科患者的一种常见心理。因此,这些人常常因得不到最佳的口腔保健治疗,而延误了病情。这一直是牙医和牙病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有研究认为,对牙拔除术缺乏认知的病人,更易过多估计拔牙的不良结果而低估自己应付这种环境的能力,导致其一直处于拔牙前的应激状态。许多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牙科治疗史等因素对个体牙科焦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拔牙术所致的焦虑现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他同颌面部畸形患者在整形手术前所表现出的紧张焦虑、易激动、合作性差属于同类问题。所以口腔颌面外科医务人员应初步了解这方面知识,术前对焦虑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同时加强牙科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医条件,减少牙科焦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的健康。医师应根据拔牙治疗的各个程度畏惧程度不同,分别对待患者,医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和口腔保健教育工作,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患者能积极与医生配合, 解除病人的痛苦。拔牙术前正确、有效的口腔健康宣教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的精神放松并正确认知和评价拔牙术,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情绪,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也降低了因焦虑而造成的交感神经的活性升高,减轻了由此引起的血压、脉搏波动,抑制了交感神经兴奋与焦虑之间的恶性循环,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倩,何立弘.口腔焦虑症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9月第30卷第5期.
  [2]郑朝晖,梁晓坤.门诊拔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影响的分析[J].海军总医院学,2005 年12 月第18 卷第4期.
  [3] 刘中文,罗火泉.牙科恐惧症病因及防治[J].新兴医药研究2001,11(3):42-43.
  [4] 周树夏.口腔颌面外科学(下册)[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1980.39-66.
  [5]侯 锐 ,薛振恂 ,夏结来 ,毛天球.拔牙病人牙科焦虑心理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1 年 第九卷 第4期.
  [6]洪烔.280例口腔修复科患者牙科为举证的初步探讨[J].口腔医学,1996,16(4):208-210.
  [6]张家萍,侯凤英.口腔科病人就诊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7,11(2):154-155.
  [8] 李景芝.口腔患者牙科畏惧症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月第5卷第7期.
  [9]Moore R, Birn H Kirkegaard 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ntal anxiety in Danish adults.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1993; 21 (5): 292.
  [10]韩 宁.口腔畏惧症[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第11卷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调查2011年6月我院患者尼美舒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我院2011年6月使用尼美舒利的處方。对使用尼美舒利患者的病种、患者年龄、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使用尼美舒利的患者有2833位,其中病种有57个,诊断有41个。结论:本院尼美舒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对临床医生进一步加强对尼美舒利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关键词】  我院;尼美舒利;使用分析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16排CT灌注及血管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脑梗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颅脑CTPI及CTA检查。结果:1.脑梗塞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值低于正常对照区,MTT值高于正常对照区(P<0.05)。与缺血半暗带区相比,脑梗塞区CBV值及CBF值显著降低,MTT值显著升高(P<0.05)。2.共检出脑动脉狭窄68处,大脑中动脈狭窄最多,其次为颈内动脉和大脑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丁与辛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丁组(n=49)与辛伐他丁组(n=48)。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B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均每日1次,疗程6周。两组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超声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病例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组研究对象肝脏近中远场灰阶强度以及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展开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脂肪肝组患者的IBS明显较健康组高,且(P<0.05);脂肪肝组近中远场IBS存在明显差异,而健康组近中远场IBS差异不显著。结论:超声密度定量分析技术能夠使均匀性脂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宫颈糜烂患者50例,采用LEEP到治疗。并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总有效率94%,手术时间6.32±3.47min,术中出血量50.32±24.28ml。结论与体会:LEEP可以有效治疗宫颈糜烂,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LEEP刀;宫颈糜烂;治疗体会  近十几年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我区医院使用无创性青光眼治疗系统(PNT)治疗青光眼患者的调查,评价PNT对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搜集我院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56人,主要记录病人使用PNT治疗前后有视力疲劳症状的人数以及眼压情况。结果:治疗后,视力疲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用PNT后的30天病情控制率可达到78.9%。结论:PN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患者治疗控制在短期效果明顯,但如果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血微量元素的变化以及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2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儿童保健部体检的健康儿童9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微量元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結果:9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五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铁、锌、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50例黄褐斑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在一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在恶性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是肿瘤治疗失败的根源。胃癌细胞系中同样也存在着肿瘤干细胞。本研究目的是通过筛选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中的CD44(+)肿瘤干细胞(CSCs)样细胞,然后对其干细胞特征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磁珠分选术(MACS)从胃癌SGC-7901细胞中筛选出CD44(+)胃癌细胞,采用免疫荧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危重小儿烧伤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探讨有效的救治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例危重小儿烧伤患者,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经过临床诊治,13例危重烧伤患儿中,11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率为84.6%。结论:对危重小儿烧伤患儿围手术期进行器官功能保护、创面处理、脓毒症防治等综合性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