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必须多管齐下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4747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行政成本,建立廉价政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应该看到,我国行政机构的总体管理成本在世界上是高的。造成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未能真正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政府职能转变未能根本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目标;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造成重复性行政成本过高;行政决策的法制化和科学化程度不高;以及对行政支出的过程管理和效益评估重视不够等。针对上述问题,就控制政府行政成本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控制行政机关的规模和编制
  
  对行政机关规模的控制,其着力点在于科学合理划分和确定行政机关的职能。重点解决好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当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市场失灵领域的资源配置、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监管上来。二要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要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政府职能应是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督、注重经济调节,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三要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法调节的社会职能由政府承担,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主要由社会中介组织调节,群众可以自我调节的职能主要由社区和群众自治组织负责。四要依法从严控制行政机关数量和编制,努力减少政府层级,大力归并同类政府部门,推行“大部制”。
  
  二、强化成本意识
  
  要针对行政事业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成本意识淡薄现象,着力强化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的成本意识,树立行政管理的效率观、价值观和成本观。充分认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有限性,合理并优化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严格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防止出现变相审批、搭车审批、分解审批。要把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人员政绩的重要标准,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强化行政成本意识。
  
  三、减少和控制事业机构规模
  
  事业机构是中国的特有产物,具有准行政机构的性质和特征。减少和控制事业机构的规模,重点在规范其存在的依据和服务的内容。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大多是通过事业机构来实施的,必须努力研究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与标准问题,以控制成本,降低费用。要加快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将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或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改组为行政执行机构。对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业单位,着力改革补偿机制、补偿方式和运行机制,并实行企业化管理。对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实行“事转企”。要坚决割断事业机构与行政机构之间级别、待遇等的关联,让事业机构以自身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等来决定员工的个人薪金收入。要严格控制事业机构的建设规模、设备购置。防止建设成本不断攀升,维护费用不堪重负。要合理控制事业单位的消费基金总额,有效控制成本总量。
  
  四、建立科学的行政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政府行政决策评价制度,是控制行政成本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继续拓展预算定额的范围,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细化项目预算的编制要求,将预算分配与部门职能直接挂钩,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成本与业绩相一致;要强化预算的约束机制,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以达到在预算编制、执行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行政成本。二是试行否定性行政决策评价,即改变过去按政府既定决策来研究可行性的论证方法。对一项新的行政决策的提出,重点进行不可行论证,只有在所有不可行的因素都有了可靠的应对策略保证后,才能通过并实施该项决策,以减少和控制无效行政成本的发生。三是加强对行政决策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评价。一方面,要加强对实施过程中阶段性绩效的动态评价,以及时调整和完善计划任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行政决策结果评价,包括近期和远期、直接和间接的效益,并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五、改革行政部门的业绩考核方式
  
  从控制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出发,应将行政成本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根据政府的短期行政成本和长期行政成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综合考核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状况。对短期行政成本,应重点考核服务人群平均行政成本、公共服务平均行政成本、新增GDP行政成本等;对长期行政成本,主要考核长期负债率、有形公共产品长期维持成本、无形公共产品长期成本以及环境资源的消耗和影响程度等。
  
  六、增强公务员素质
  
  公务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行政机关的效率,影响行政成本的高低。对公务员应实施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奖惩措施,建立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按业绩确定职位升降。注重公共部门的业绩评估,按任务和效益安排预算。改革和完善干部的录用和考核方式,在政府机关中试行政府雇员制。彻底改变行政机关用人问题上的终身制,提高政府行政成本中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
  
  七、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必须以降低行政成本为驱动力,从根本上改进政府工作。一是要重视电子政务中的管理因素。切实解决“信息孤岛”现象,强调电子政务的总体规划,努力解决因规划、标准、代码等因素造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瓶颈。二是强化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保障体系。认真贯彻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原则,要整合政府各部门的现有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务的跨部门综合性公共服务的电子应用系统。三是建立以首席信息技术主管制度为基础的电子政务法人负责制,避免以“交学费”来掩盖行政成本的无效。
  
  八、重视行政成本控制的细节建设
  
  行政成本的控制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处着手。先易后难,以下几个方面应先行实施。
  (一)拓展政府采购范围,深化政府采购内涵。政府采购要在现行范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大力推广政府公共服务的招标采购制(包括政府会议服务招标采购)。研究和试行政府购买服务及代建制等方式,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二)加快公车改革进程。公车改革还有不少的障碍和困难,但以下措施是可以采用并能取得成效的。要严格专车配备规定,减少车辆配置数量;并要通过制度建设,减少和杜绝公车私用现象。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大部分专车报废后不再重新购置,而通过车辆租赁的形式,解决大多数单位的公务用车问题。政府通过招标确定租车机构,单位在核定的车辆数量和预算范围内自行选择出租单位和车型,财政通过集中支付的方法来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三)严格控制职务消费。职务消费所造成的行政成本,可能是纳税人和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行政成本。控制职务消费的主要途径是严格界定范围,并将职务消费的供给制转变为货币制,使其从隐蔽转为公开,从无序转为有序,从不合理转为合理。积极创新和营造方便社会和群众监督的机制和氛围。当前尤其要在职务消费中解决好群众最痛恨、管理最混乱的公款请吃、送礼、娱乐等问题,大幅降低甚至杜绝这方面的行政成本。
  (四)大力推行设备资源共享。目前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林立,而且都设置了独立的监测、检验机构。这些机构所配置的仪器设备,有不少是相同的。应由政府牵头,按照“整合资源、保证需要”的原则,明确各检验机构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装备重点,对高精尖仪器的装备,实行一处装备多处使用的管理方法,以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行政成本支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副市长)
其他文献
期刊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及上海第一个面向国际招标的地块发标30年,2018年2月25日,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举行《破冰:上海土地批租试点亲历者说》出版座谈
期刊
期刊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上海要形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要求,即"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幅度较高时,国家往往采取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有时叫做“治理整顿”,有时叫做“压缩投资”、有时叫做“宏观调控”,但主要内容都是为了调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我国农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低成本信息化的内涵,深入研究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构成,以及低成本信息化对
期刊
工程造价的构成不是在工程项目某一阶段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和手
知识组织的发展与逻辑学密不可分,逻辑学为知识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根本观点与方法.从逻辑学为知识组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出发,以分类组织法、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法以及基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