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如何构筑公众舆论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3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李普曼撰写的《公众舆论》在传播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舆论是怎样构筑的,此话题依然热度不减。书中未虽明确给“舆论”下定义。但是提出了“刻板印象”、“意见领袖”、“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本文试图从两条主线:即以“我”为中心的“内部世界”以及以“媒体”为中心的“外部世界”来讨论怎么样构筑舆论。
  【关键词】公众舆论 内部世界 外部世界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于1922年撰写的《公众舆论》一书影响深远。“被J·W·凯里(James W.Carey)(1982)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①书中提到的“刻板印象”、“议程设置”、“拟态环境”等都对传播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到如今为止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其关于“舆论”的看法。在本书中,李普曼并没有明确提出舆论是什么,但是对于舆论的定义,一般意义上,大家认为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其主体是公众,是在社会中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组成的;而客体是与公共利益相联系的公共事务;本体是公众关于公共事件的评价性意见。笔者认为,舆论形成的灵魂是公众。本文试图从两条主线:即以“我”为中心的“内部世界”以及以“媒体”为中心的“外部世界”来讨论怎么样构筑舆论。个人的自身独立意识与媒介所设置的“拟态环境”是怎么样相互作用,影响舆论的。
  一、以我为中心的“内部世界”——刺激作用
  公众是由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所组成的。如果把舆论比喻成一张网,那么公众就是编织这张网的主力军,每一个个体在编织着这张“网”的时候,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就是本身成见,也就是李普曼说的刻板印象。其次公众并不是在同一条战线上编织“舆论”的网,由于其兴趣爱好,以及阶级利益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舆论形成中,其内部同时在分化为各种矛盾的小团体,做激烈的斗争。
  1、刻板成见
  李普曼曾说,“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②这就事先给事物描绘出了一个框架,然后按照框架去认识事物,“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③
  那么,我们对于事件定性的看法首先是社会经验。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谈到“记忆”,“记”就是记住当前的,那么“忆“就是对过往的一种回忆。对于世界,我们是在回忆过去与记住现在的基础上展开的,那么面对接触到的事物,我们第一反应不是重新去审视它,假如这样做的话,那么经验这东西就不管用了,而是由我们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的。比如在宁波PX项目事件中,人们已经对于PX的条件反射是有毒的,在先前的经验中,有厦门等地针对PX的抗议事件,所以在此次宁波的反对声中宣传,厦门不要的东西,我们宁波也不要。其次,“世界太复杂,我们面对的情况太复杂,我们得到的信息又太少,舆论绝大部分必定产生于想象。”④信息的不畅通,或者信息的支离破碎,使我们只得凭借以往的经验,再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信息的留白部分进行补充加工。个人意见被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力量框住了,舆论从一开始就遭受来自自身的第一重阻力。
  2、兴趣爱好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只限定在我们所喜好的事情上面,并且以我们所喜好的事情去推及我们对于其他事件的看法。“每个人都会从稍有差异的角度接受那个故事,会用自己的方式再把故事再现一番,并在其中注入他的情感。”⑤从把关人角度来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是经过了很多的把关程序,“他们的选择,可能是基于个人喜恶,也可能是一套预设的原则方针的体现。”⑥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不少地方出现了一些关于“地震”的谣言,这些谣言之所以能够很快被公众接受,并且进行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震”这件事情本身是公众兴趣关注点,涉及每个人的性命安全,那么当“地震”谣言出现后,人们就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3、阶级利益
  阶级地位决定了其获知信息的不同,蒂契纳在知识沟理论中提到这样的一个观点,“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狂的速度获取信息。”⑦由于获取信息的量不同,那么对于事件的看法也会相应的发生着变化。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舆论在利益中也会发生碰撞。
  二、以媒体为中心的“外部世界”——诱导作用
  随着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由原始的口口相传到现在只要轻松点击鼠标亦可获取信息。在舆论的形成中,媒体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1、“看不见的手”——议程设置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开篇的第一部分导论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大洋中有这样的一个岛屿,岛上住着几个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由于岛上不通电缆,他们获得外界的信息的途径,是一条每隔两个月来一次的英国游轮。当他们急切的想知道上一期的报纸有关卡约夫人枪杀案的消息时,却获知英法同德开战的消息。在获知此消息后的六个星期中,他们仍然向好朋友一样的生活着,但是事实上他们却成了敌人。他们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而构筑这个想象的世界的就是媒体。李普曼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议程设置”这个词语,但是他认为,大众媒体其实是一个连接物,连接着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象。确实,对于很多外界的信息,人们无法亲身获得,那么媒体起着一个桥梁作用,大众接受的是什么样的信息,是通过媒体来传达的。20世纪70年代,麦考姆斯和肖在《新闻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指出“报纸也许多数时候在告诉人们持什么观点方面并不成功,而在告诉人们考虑什么问题方面却惊人地成功”⑧媒体对于信息的强调程度和受众的接受度是保持一致的。比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媒体对于奥运事件的强调关注,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议程。可见,媒体在构建舆论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梦里不知身是客——拟态环境   媒体对于现实世界是一种客观真实的写照还是一种梦幻式的表征?在李普曼《公众舆论》中就提出了“拟态环境”这个概念。他认为,“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⑨这三角关系,并非是真实的,而是存在于人与事物之间的一种虚拟的展现,即拟态环境。这种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应,而是媒体建构的一种环境。
  受众本身接受的是一种“假”真实的事物,那么舆论的基石也就自建立开始就是一种倾斜状态。偏离正常的轨迹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比如在“彭宇案”之后,媒体的大肆渲染,对事情单方面,过度的解读,类似的事件又一次出现时,又冠以“xx地彭宇事件”再现。人们对“老人摔倒”产生了一种恐慌心理。
  三、内外世界——冲突融合形成舆论
  其实众多个体既受到内部世界的刺激,又处于外部世界的包围中,这样的两股张力在牵制着个人的意见,就像进行着一场无形的拔河比赛。我们可以看到舆论在这种剑拔弩张之下,两种力量并不总是协调,也不总是冲突,而是在一系列冲突融合后,最后形成舆论。那么可将按照两种线路进行分析,如图1、图2所示:
  第一种,如图1所示。当媒介经过议程设置设置了一个拟态环境,媒体的舆论“爆点”与受众心理所期待的内部世界相符合时候,那么,经过再次的强化作用,受众的刻板成见再次加深。那么在以后的事件解读时,进行的是程式化的印象解读。
  第二种,如图2所示。当媒介经议程设置的拟态环境,公众的所处的世界不同时候,意见领袖起着一个导向的作用,那么内部的刻板化经过修改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舆论观点。
  从舆论的主体出发,综上两种路线。笔者认为,公众舆论观建立在个人与媒介相互作用之上,那么如何正确引导舆论,使舆论发挥应有的效果,正如李普曼提到,“如果舆论想要发出声音,那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像今天的情况那样由新闻界加以组织”⑩。媒介终究不过是一个工具,舆论的真正力量应该是公众。
  参考文献
  ①[美]E.M.罗杰斯 著,殷晓蓉 译:《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②③④⑤⑨⑩李普曼 著,阎克文、江红 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⑥⑦⑧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出版社,2012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采用框架理论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延安城管打人事件中的官方舆论空间和民间舆论空间进行框架使用对比分析。同时对以网民言论为主的民间舆论空间进一步进行主题内容剖析,旨在揭示民间舆论空间对官方舆论空间的“舆论倒逼”。  【关键词】框架理论 官方舆论 民间舆论 舆论倒逼  媒介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建构起自媒体时代,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绝对权威,成为舆论生成与演变的主阵地。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
今年1月3日早上7点多,在綦江县石壕镇长征村一个名叫“三岔河”的地方,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块块山岩沿着峭壁滚下深渊。站在山底的小道向半山望去,一条毛坯公路正在沟壑中蜿蜒延伸,50多名村民身着单衣,吼着号子,在寒气逼人的工地上忙碌着。人群中,党总支书记赵久奇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铁锤,一边盘算着日子。为了修筑这段通往镇上的“长征路”,从2003年开始,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已同大山拼搏了3年。    支教老
【摘 要】2011年,“寒门难出贵子”上榜年度教育热词,媒体在这场“大讨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从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了58个新闻报道样本,尝试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媒体报道内容、报道媒体及媒体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并将之与公众的反应作比较,得出媒介报道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媒体对其他社会性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性话题 媒体报道 实证
语文课是一个很难见效果的课,尽管语文教师们费了很大劲儿,最后的考试结果却往往难如人愿。于是,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似乎成了语文教师们的共识。想想也是,在学校里,最易出成绩的往往是数学、外语等科,最难出成绩的就是语文,“语文是个没边的炕”!  但是,我认为语文出成绩难不假,但也不是出不了成绩,只是不能产生短期效益而已。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做长期打算呢?将复杂事情简单化,抓住一件事,坚持做下去,不要
【摘 要】恐怖电影,常用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将一切能引起人恐惧感的事物具象化、形象化,使观众以安全的方式体验恐怖元素。在港产的恐怖电影中,越来越多的题材开始对人类身体及心理疾病进行窥探解码,以反应现实社会中,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所产生的心理疾病及被压抑的潜在欲望。  【关键词】恐怖电影 恐惧心理 《异度空间》  恐怖电影,顾名思义是以恐怖元素贯穿影片情节始末的电影。恐怖电影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无法抵御
生命就这么短  我不忍去挥霍  更不允许别人去践踏  这么短的生命  开始不由你,结束不由你  過程全在你  结果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程  过程长一些、短一些  简单一些、复杂一些  喜剧一些、悲剧一些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你能否证明  你不是别人的影子  你就是你自己  责任编辑 林 芝
NEC手机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2006年11月22日消息,继松下、东芝、三菱后,NEC宣布作别中同手机市场,至此,除京瓷与中国联通合作的一家日系厂家在孤军奋战之外,日系手机在华全线崩溃。有消息称,NEC已通过内部邮件向员工宣布,将退出2G和2.5G手机市场,并随之调整在华战略,NEE在中国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设在武汉的工厂将暂停生产手机。不过,NEC表示,退出中国市场后并不影响NEC在华提供手
【摘 要】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文化成为了大国形象最直观的体现。目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成都成为了为数不多在国际上被广泛认知的“文化符号”城市,成为了中国城市对外传播中的翘楚。本文以成都为例,分析了成都的对外传播符号与传播技巧,并结合目前的传播现状与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传播 成都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所提供的丰富的故事资源,精神价值和文化符号,使得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
编者按:  学段衔接问题,很多学校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将之系统化、规范化和成果化,焦作市的“引桥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考察学习、灵活借鉴,确定了心理及环境、学科知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三项主要衔接内容,形成了多方协调、共同促进的学段衔接模式,从而使学段衔接工作从以往的单一推进变为多方面共同促进。该项工程的实施,为学段顺利衔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对推进区
近500名身材各异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运动员们心里的自豪和激动,一点不亚于专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事实上,他们比真正的运动员更能体会身躯迸发出力量的乐趣和满足。    游泳赛道的起点上,一排身材各异的运动员在热身。他们腹部的人字形伤痕,很扎眼。确实,鲜为人知的“移植运动会”很业余,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诠释着“生命接力”意义。    特别运动员    一位57岁的运动员站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