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重大比例,然而乡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却被人忽视,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可謂天差地别,乡村教育中的短板和薄弱现状,远远满足不了乡村孩子和教师的需要。多年来,乡村教师流失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日趋频繁、越演越烈,乡村教师流失使得一些乡村学校,特别是一些边远的村级小学教师极其匮乏,甚至面临没有教师上课的窘境。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制约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减少乡村教师流失,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一、乡村教师流失原因
乡村教师的流失,既造成了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教师的深化发展,影响极大。笔者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盘点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工资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乡村教师流失已成必然
首先,从工资待遇来看,教师的工资与其它行业工资相比是比较低的,近些年,尽管国家已采取了一定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对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及乡镇教师津补贴,并继续保持教师的工资上浮10%,但与其它行业名目繁多的各类补贴相比,待遇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城市教师在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及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好多地方乡村教师政策性补贴被一拖再拖,甚而还落不到实处,该得的不能按时到手,而对要求扣的却非常及时、一分都不会少;其次,住房难。乡村极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教师周转房,一天四、五节课下来后,又是备课又是批改作业,已忙得晕头转向,却连个住处都没有,令人心酸;再次,看病难。现行公费医疗制度没有向乡村教师作任何政策性倾斜,乡村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又缺医少药,教师生病,往返要折腾好几个小时才赶到城里诊治,遇到急病更是危险重重。
(二)绩责不清致使乡村青年教师心理失衡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要群体,是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是学校办学的中坚力量,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乡村,许多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味怀疑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只重用老教师,教学上几乎没让青年教师有把关机会。青年教师通常只做奠基石或承担看不出成绩的那些学科教学,上级对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出来后,效果好就是老教师引导有方,反之则是青年教师教学基础没打牢。各种荣誉全归功于老教师,美其名曰:“青年教师的机会还很多”。也就是说,青年教师通常是“功劳不沾边,担责却有份”。绩责不清,功过难以评定,青年教师的思想受到打击后,难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这些教师就会觉得怀才不遇,极度委屈,必然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三)评职晋级机会少,竞争欠平等
一直以来,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无法与城市相比的,这并非是乡村教师付出的少、没能耐,确切地说乡村教师的付出应是城市教师的好几倍。这是地域因素所致,如果仅以教学业绩作为评优评模的条件,那么一般对乡村教师来说是没有盼头的,偶尔政策性的倾斜,在乡村学校内部也还存在论资排辈,僧多粥少的现象,也意味着评职晋级缺少硬件,有的教师恐怕教了一辈子书连申报高级的机会都没有。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線,评价欠公平的客观事实造成乡村教师思想的矛盾和心理的郁闷,心理自然失衡,工作上没兴趣,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教学没质量,这种人在教坛心在外的做法也等于是教师变相流失。
二、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策略
乡村教师大量流失现象,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师流失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贻误整个教育事业。减少教师流失,稳定和壮大乡村教师队伍,责任重于泰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义不容辞。那如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呢?依笔者之见,可以采取如下几条措施。
(一)乡村教师待遇问题应强化落到实处,不容忽视
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走出大山,立志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成为当务之急。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尽快落实到行动上,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乡村教师的优越性。如安徽省的蒙城县、云南绥江县、湖南泸溪县、凤凰县等乡村教师的各项补助数额,每月已达到1500元以上,其它省份也应该去参照执行,这是非常必要的。公务员有通讯费、有车改补贴等,难道教师就不需要联系学生、家长和工作?难道教师就不需要交通工具?尤其乡村教师更需要得到这些关注。只有落实好待遇,体现乡村教师优越性,使得乡村教师的职业具有吸引力了,教师才能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就不会整天一门心思往城里调,从而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
(二)打造乡村学校人文环境,是留住教师的又一“法门”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优美的校园是和谐的根源。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教师每天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三)加强乡村教师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乡村教师师德水平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并加强乡村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通过校例会、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等多渠道形式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着力从《师德知与行》《师德于细节之中养成》《教师的道与德》《爱与责任》《做最好老师》《新时期师德修养》等方面内容对乡村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定期对乡村教师的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引导他们时刻摆正心态和自身位置,在教育教学上不心存杂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全心全意为乡村教育工作努力奋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不是挂在嘴上,写在报刊上的口号,而应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要舍得为这个“本”出大力、下狠招、多投资。要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应客观地面对乡村教育的种种问题,搞好乡村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稳定和壮大乡村教师队伍,使乡村教育尽快迈入良性轨道,从而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乡村教师流失原因
乡村教师的流失,既造成了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教师的深化发展,影响极大。笔者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盘点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工资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乡村教师流失已成必然
首先,从工资待遇来看,教师的工资与其它行业工资相比是比较低的,近些年,尽管国家已采取了一定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对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及乡镇教师津补贴,并继续保持教师的工资上浮10%,但与其它行业名目繁多的各类补贴相比,待遇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城市教师在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及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好多地方乡村教师政策性补贴被一拖再拖,甚而还落不到实处,该得的不能按时到手,而对要求扣的却非常及时、一分都不会少;其次,住房难。乡村极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教师周转房,一天四、五节课下来后,又是备课又是批改作业,已忙得晕头转向,却连个住处都没有,令人心酸;再次,看病难。现行公费医疗制度没有向乡村教师作任何政策性倾斜,乡村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又缺医少药,教师生病,往返要折腾好几个小时才赶到城里诊治,遇到急病更是危险重重。
(二)绩责不清致使乡村青年教师心理失衡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要群体,是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是学校办学的中坚力量,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乡村,许多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味怀疑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只重用老教师,教学上几乎没让青年教师有把关机会。青年教师通常只做奠基石或承担看不出成绩的那些学科教学,上级对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出来后,效果好就是老教师引导有方,反之则是青年教师教学基础没打牢。各种荣誉全归功于老教师,美其名曰:“青年教师的机会还很多”。也就是说,青年教师通常是“功劳不沾边,担责却有份”。绩责不清,功过难以评定,青年教师的思想受到打击后,难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这些教师就会觉得怀才不遇,极度委屈,必然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三)评职晋级机会少,竞争欠平等
一直以来,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无法与城市相比的,这并非是乡村教师付出的少、没能耐,确切地说乡村教师的付出应是城市教师的好几倍。这是地域因素所致,如果仅以教学业绩作为评优评模的条件,那么一般对乡村教师来说是没有盼头的,偶尔政策性的倾斜,在乡村学校内部也还存在论资排辈,僧多粥少的现象,也意味着评职晋级缺少硬件,有的教师恐怕教了一辈子书连申报高级的机会都没有。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線,评价欠公平的客观事实造成乡村教师思想的矛盾和心理的郁闷,心理自然失衡,工作上没兴趣,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教学没质量,这种人在教坛心在外的做法也等于是教师变相流失。
二、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策略
乡村教师大量流失现象,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师流失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贻误整个教育事业。减少教师流失,稳定和壮大乡村教师队伍,责任重于泰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义不容辞。那如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呢?依笔者之见,可以采取如下几条措施。
(一)乡村教师待遇问题应强化落到实处,不容忽视
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走出大山,立志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成为当务之急。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尽快落实到行动上,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乡村教师的优越性。如安徽省的蒙城县、云南绥江县、湖南泸溪县、凤凰县等乡村教师的各项补助数额,每月已达到1500元以上,其它省份也应该去参照执行,这是非常必要的。公务员有通讯费、有车改补贴等,难道教师就不需要联系学生、家长和工作?难道教师就不需要交通工具?尤其乡村教师更需要得到这些关注。只有落实好待遇,体现乡村教师优越性,使得乡村教师的职业具有吸引力了,教师才能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就不会整天一门心思往城里调,从而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
(二)打造乡村学校人文环境,是留住教师的又一“法门”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优美的校园是和谐的根源。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教师每天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三)加强乡村教师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乡村教师师德水平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并加强乡村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通过校例会、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等多渠道形式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着力从《师德知与行》《师德于细节之中养成》《教师的道与德》《爱与责任》《做最好老师》《新时期师德修养》等方面内容对乡村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定期对乡村教师的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引导他们时刻摆正心态和自身位置,在教育教学上不心存杂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全心全意为乡村教育工作努力奋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不是挂在嘴上,写在报刊上的口号,而应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要舍得为这个“本”出大力、下狠招、多投资。要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应客观地面对乡村教育的种种问题,搞好乡村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稳定和壮大乡村教师队伍,使乡村教育尽快迈入良性轨道,从而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