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嫂子”依然美丽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老人为赵尚志做过小米饭,为救赵尚志的白马,用胸膛挡过日寇的枪口——
  2005年1月8日,黑龙江省宾县三宝乡前徐屯格外热闹,全村人在给103岁的老人姜德丽过生日,在五十多个儿孙和儿孙媳妇们的簇拥下,姜德丽乐悠悠地坐在院中,接受祝福。一片掌声之后,老人又唱起了电视剧《赵尚志》插曲《嫂子颂》:“嫂子借你一双大脚……把鬼子彻底埋葬……”。虽然旋律不准,走腔跑调,但老人的激情思绪,感人致深……因为她就是剧中的“嫂子”。
  姜德丽老人原籍辽宁省海城市,13岁随父母来到黑龙江,17岁嫁给前徐屯的丁永奎。丁永奎的家当年是抗联秘密发展的联络点,后来丁永奎参加农会,成了农会干部。丁永奎经常和抗联赵尚志部联络,丁家是赵尚志歇马休整的地方。
  姜德丽老人说,那时候不知道赵尚志是共产党的人,只知道他专打日本鬼子,日本鬼子痛恨赵尚志,总吵吵着要剿灭他。姜德丽说老百姓不怕赵尚志,他来了,就当是自家兄弟,赵尚志也把她当自家嫂子。但是,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嫂子”舍身救马的神奇故事。
  有一次,赵尚志攻打宾州城,消灭了许多日本鬼子和汉奸,这使敌人非常恼火,从哈尔滨、牡丹江调兵遣将,前来围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赵尚志要转移。这时,大白马病了,他怕心爱的大白马死在路上,特意送到丁家,对姜德丽说:“这大白马跟我多年,为打日本鬼子立下许多战功,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它的病治好,等有机会我再来领它。”
  赵尚志转移没有多长时间,日本鬼子就出现在宾县三岔河一带。很快,日本鬼子就发现了养在丁家的战马。鬼子开始盘查战马的来历,丁家人一口咬定这匹马是买来准备耕地的,至于以前什么人用过,谁也不知道。鬼子看问不出什么破绽,就要把白马拉走。这哪行呢?姜德丽冲上去死死拉住马疆绳,她冲着鬼子大喊:“马是老百姓的命,把马拉走还让不让人活了。”
  鬼子兵看这个年轻的中国女人死死拉着马缰,又起了坏点子,他们对姜德丽说:“这样吧,我们打你一枪,如果打死你,这匹马我们牵走;打不死你,这匹马就给你留下。”这是性命攸关的事,对鬼子兵来说,中国人的生命如同草芥,谁知,姜德丽想都没想,痛快地答应了日本兵这个毫无人性的条件。鬼子兵把子弹推上膛,扣动了扳机,姜德丽和在场的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枪的撞针声。或许真是义举感动上苍,鬼子的子弹没有发射出来,枪膛里的子弹是颗臭子。鬼子兵抠出枪膛里的子弹,凑在一起看着那颗臭弹叽里咕噜议论了一会儿,连连摇头感到不可思议,扔下白马走了。
  跟赵尚志这样的人物联系密切,在那个时期,这样的“险境”随时可能发生。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炼了她的意志品质,也给她的健康生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时光如白驹过隙,姜德丽已走进103岁人生,她经历几朝几代,各种人间沧桑,都没改变勤劳刻苦,善良随和的性格。老人活得十分简单,这辈子没有为富贵激动,也没有为贫穷焦急,没有什么期望,也没有什么失望。她至今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在她心目中,世上只有家最好,家才是她的一辈子,她在家围着锅台转,围着农家院转,伺候丈夫,拉扯孩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凡人。丈夫丁永奎也老实厚道,虽然以前当过农会干部,由于没有文化,解放后,一直当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
  丁氏家族老少5代,一共55口人,他们都围着姜德丽老人转,恪尽孝道,敬奉老人。每天,老儿媳妇姚淑云帮老人洗脸,给她梳头,一日三餐,做可口的饭菜。小孙子丁井龙在外打工,三天两头就跑回来看奶奶,还给奶奶买回泡脚的中药。
  在儿孙们的照顾下,姜德丽老人身体非常健康,除了耳朵有点聋,记忆力特好,许多往事都能讲出来。有人问姜德丽老人,什么叫幸福,她笑着说,天天看见孩子无灾无难,天天能干点活,这就是幸福。
   98岁那年,姜德丽老人才开始拄棍儿溜达,每天早晨走5里地,有时还能走10多里,家里人怕她走丢,经常去找她,她说,没事,这地方熟,闭着眼睛都能记住,丢不了。有时,村里人见她,让她上自行车,或坐拖拉机,她不坐,非要一个人走回家。
  秋天,姜德丽老人经常去地里捡粮食。99岁那年,她从地里捡回50多斤粮食,老儿媳妇姚淑云对她说,现在是好年头,咱家有的是粮食,您这么大年岁,就别去捡了。老人说,捡一点,就得一点,赵尚志打日本鬼子那阵,吃糠咽菜,啃树皮嚼草根,见着点粮食都成宝了,过上好日子,可别忘那苦日子呵。她让孙子把粮食磨成米面,给她做饭吃,她说这50斤粮食,够她吃好几个月。
  姜德丽老人60年前大难不死,从此再也没有得过什么病,也没吃过什么药,在屯子里,这一直是个谜。她诙谐地说,我身上的病,都让那小日本鬼子给吓没了!
  姜德丽老人不抽烟不喝酒,喜爱吃油炸食品和鸡大腿,在水果蔬菜中,她最喜欢吃柿子和山楂。过穷日子时,她馋这些东西,如今日子富裕,她天天吃不完。她有个好胃口,消化也好,60岁以后,满口牙掉光,换上假牙。几十年来,假牙换过好几次,这都没影响她吃东西。
  姜德丽老人100岁的时候,见屯里组织秧歌队,小孙子媳妇去参加,她坐不住了,也拄着棍儿跟在秧歌队后扭。小孙子媳妇见奶奶喜欢扭秧歌,也给她置办一套秧歌服。老人穿上秧歌服,在大秧歌队里扭来扭去,逗得人们前仰后合。看她那敏捷的身子和天真的憨笑,谁能相信这是百岁老人呢,她扭着跳着,仿佛看到的不是残年暮景,而是一下子倒退80年,身临年轻时的梦境之中,一天到晚充满着天真烂漫的青春活力……
其他文献
时令美食润秋燥    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 时至金秋,地气清肃,万物成熟,正是进补的好时节,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呢?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 故秋天一到,人极易倦怠乏力、食欲减退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进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
期刊
近日,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英国诺森伯兰郡贝林哈姆地区一名男子由于患上罕见的基因疾病,导致他的肌肉渐渐变成骨头。而生活在剧痛和折磨中的他逐渐地被固定成形,即将成为一座活雕像。现在,53岁的该男子已经被自己的骨头困住,一动不动地站在他的沙发上,等待自己成为雕像一天的来临。  无独有偶,坐落在美国费城,久负盛名的穆特尔博物馆,就收藏有这样一件进行性肌肉骨化症的全身骨骼标本。这件珍贵的真实人体标本来源
期刊
今年元旦,在成都举办的“中国首届百绝群英会”上,72岁的陆正平获得了金奖之冠。4月6日至22日,陆老参加了“中国赴欧洲文化艺术交流访问团”,出访了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八个国家,走一路表演一路,将他的倒书绝活奇艺种子播撒在欧洲八国,他的一笔倒“舞”作品被统一欧洲联合会博物馆收藏,还被授予“中欧文化特使”荣誉称号。出访欧洲回来,又立刻赶赴北京,应邀参加活动,直到五一假后才返回广州。  笔者与陆
期刊
2004年6月,中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知名蜂产品企业领导人、蜂产品专家来到成都,参加第七届国际蜂疗大会暨蜂产品保健博览会。经过一番激烈比拼,北京文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文正堂蜂胶软胶囊”力挫群雄,夺得蜂胶类产品的金奖。  但是,由于会议受到国际相关领域的空前关注,一些不法商家借机有意诋毁蜂疗大会奖项的真实性,这种行径不仅不为业内人称道,更是对蜂疗盛会的一种亵渎。近日,我们采访了北京文正
期刊
随着《养生大世界》改版后的逐步成长,文章的实用性、权威性、可读性都得到大幅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广大读者已经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这本杂志。2005年3月,甘肃省委老干部局领导偶然得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的《养生大世界》杂志,便主动向杂志社提出,希望杂志社尽快把发行工作做到甘肃来,让杂志也为甘肃的各级老同志服务。局里的多位领导对这件事非常重视,把此事当成关心老干部、为老干部办实事来抓。特别是助理巡视员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伟大理想,中国古圣先贤无不向往和谐、大同,但因缺乏真正的民主制度,其终究只能是空中楼阁。而今,胡锦涛主席对“和谐社会”做出了更明晰的论述,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两会”期间,“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代表、委员们的重要议题。  应该说,我们党今年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对近年来调整执政理念的种种努力的一次总结。而它的提出本身
期刊
“不做良相,就做良医。”在中国,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老话。可是,良相与良医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却很少有人解释清楚。记者在与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西藏大道堂养生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逢军教授的多次交往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  记者(以下简称记):刘教授,我了解到您在从事中医养生工作以前,曾在军队服役24年,是军队系统军事法律顾问的创始人,曾任全军总法律顾问,当年也是新闻
期刊
十香如意    主料:冬笋、香菇、白萝卜、金针菇、黄豆芽、豆干、青椒、胡萝卜、海带、莴笋各50克。  调料:盐、味精、花椒油、辣椒油、姜、葱、醋。  制法:  ①先把莴笋、白萝卜、胡萝卜、豆干、青椒、海带、冬笋、香菇等切成细丝,再把姜和葱切碎待用。  ②把海带丝、冬笋丝、豆干丝、胡萝卜丝、香菇丝、黄豆芽、莴笋丝、青椒丝放进锅里焯水,焯好后捞出,过凉水。由于金针菇不易熟,需单独煮2~3分钟后捞出挤干
期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期刊
《李岚清音乐笔谈》既是一本音乐普及读物,又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音乐与工作、音乐与教育的著作。李岚清同志认为,高素质的人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美育应该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重要部分。他曾以李四光、钱学森、袁隆平、李政道、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艺术修养为例,说明艺术修养对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多么不可或缺。正是出于普及高雅音乐的目的,李岚清同志萌发了写一本音乐普及读物的念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