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齐兰古城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兰古城

  湛蓝的天宇下
  齐兰早已人去城空
  只留下古铜色的峰燧和墙垣
  宛如宁静在呼唤
  历史是湛蓝的
  和平是湛蓝的
  生活是湛蓝的
  爱情是湛蓝的
  生命,沧海一粟
  湛蓝我们的美和风景
  ———舒航



  一个忘记历史、丢失文化的民族将是一个羞耻的民族。
  古丝绸之路,从洛阳到地中海,跨越地理空间7 000余公里,从两汉到清末,穿越历史时空2 000余年,曾饱经岁月风雨。当建设的现代文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历史的繁华已经被无边的黄沙所湮灭时,追踪先祖走过的艰辛里程、寻找历史遗留的动人故事。这既是现代人的精神夙愿,也是现代人的历史责任。
  古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曾经推动中华民族经济繁荣,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贸易和文化通道,她的每一个段落,都如同她的整体一样,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沿着丝绸之路,出了玉门关一路西行,穿过塔里木盆地,一片绿洲便映入您的眼帘,那就是位于天山支脉阿尔塔格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阿克苏地区西大门的柯坪县。
  柯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驿站。汉、唐时代,柯坪政治、经济、佛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齐兰古城、克斯勒塔格佛寺、丘达依塔格城堡、齐兰烽燧等13处之多的名胜古迹遗址,无不昭示着文明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齐兰古城因柯坪县启浪村而得名,原名阔纳先尔,属于丝绸之路北道郁头国。



  郁头国是古西域36国之一。古郁头国是一个可以放飞历史之梦的地方。她曾位于丝路北段,西汉时崛起于今乌什、阿合奇一带,唐代设为郁头州,东汉时期又延伸至现柯坪县以南至图木舒克以北地区。她丰富的历史积淀,为我们留下了至今可供瞻仰的唐王城、托库孜萨来佛教寺院、包尔其佛教寺院、琼梯木烽火台、麻将勒克屯垦城遗址、达干古城、齐兰烽火台、齐兰古城等文化遗迹。
  齐兰古城位于柯坪县阿恰勒乡齐兰村东6公里,地处东经79°38′5″、北纬40°32′14″之间。西汉时,约2 300人,300户,养兵800名。王都在尉头谷。王下设左右都尉、左右骑君等职官。经济以游牧为主,风俗与乌孙同。南与疏勒接,但因山阻而不通。东汉国名尚存。《后汉书·西域传》疏勒条称:疏勒东北经尉头、温宿、姑墨、龟兹至焉耆,为清代驿站遗址。其西北方为现今的齐朗镇,是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汉代从龟兹国到疏勒国,此地东来西往的商队、使者、军事人员、旅行家从温宿出发,必经过于此补给粮草,经过检查后始可执行。由于唐代以后图木舒克地区建立了蔚头州,所以此地又是蔚头州的东大门。



  齐兰古城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西北方向的平台(亦称炮台)、官邸和较完整的城楼城墙。平台长13米、宽8米、高5米,为夯土筑。城墙仅1道,南北向,长约80米,高约5米,墙头上规则地筑有近30个雉堞(俗称:城垛)。城墙中段开设有1城门,宽约2.5米。城墙北端筑长方形角楼,高约6米,顶面长12米、宽7.5米,角楼架上护堞高7米有余。官邸位于城楼之西约30米处,约有1 500平方米,地面残留有地砖,残存墙基由青砖砌筑。另一部分为东南方向的住宅建筑群,约有7.5万平方米,多为残垣断壁,基本结构仍可辨认。住宅区内有1条西南走向、宽5米的街道(我把它叫做“中央道道”)和许多纵横交错的小巷,城中有1个干涸的大池塘。可以想象出当年是何等的喧闹和繁荣。齐兰古城的消失和大多数的古城消失一样,是水资源的枯竭。据说,由于雪水少,没水了,古城的居民陆续在清末撤出。
  我们领略了古城雄姿之后,又匆匆驱车向南穿越10多公里沙漠到达齐兰烽燧遗址。



  齐兰烽燧位于柯坪县阿恰乡奇兰村西南1.5公里的戈壁上。四面全是开阔的沙漠平原,其南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汉朝时这里曾经是一处烽台,唐朝蔚头州建立后又对其进行了加固和增高,使其成为雄踞大漠,观察四方的巨大烽燧。现存遗址其高度、基座周长在全疆也属第一。奇兰烽燧现残高约16米,烽燧底部呈方形,其外表呈梯形。烽燧顶部西南角已塌毁,东西和北面保存完好。烽燧的构筑方式采用分体二次构筑,先用黄泥土夯筑高约3米的夯土层作为烽燧的基础,夯层之间夹有平铺的柴枝层。夯土层与柴枝层之间间距15厘米~20厘米。在夯土层上部用黄土坯砌筑烽燧的主体,土坏规格为35厘米×24厘米×28厘米,土坯层厚约60厘米之间又平以加固烽燧。在烽燧主体完成后,在烽燧的外墙再用黄泥土夹柴枝层夯筑一圈,以保护烽燧主体土坯层经久坚固。奇兰烽燧的这种建筑方式是阿克苏地区唐代烽燧构建中的又一种方式。从目前烽燧保存调试和状态来看,这种建筑样式起了关键的作用,使烽燧主体在历经1 000多年的风两依然完好耸立在荒原上。它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西域边陲这块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杰出建筑智慧和建筑艺术。
  在图木舒克市至齐兰古城之间的80公里荒漠区域内,不时可见人类生活的遗迹,包括黑陶、红砂陶、紫陶、青铜制品、琉璃珠、古水井等等。它们被经年风沙埋没,又在风沙中倔强显露,似乎正是等待着现代人对古文明的缅怀与瞩目。


其他文献
在历次的征程辗转中,强壮的哈萨克族以拥有猎鹰、骏马、牧羊犬为荣。马木尔和弟弟斯木哈提都渴望着这样的场景:他们托着猎鹰骑在骏马上,后面是一群一群的牛羊缓缓地移动,忠诚的哈萨克牧羊犬撒着欢儿不离左右,他希望把这个梦想复制给每个哈萨克族牧民,并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游牧天地  他是一个普通牧民,它是濒临灭绝的哈萨克牧羊犬;他挽救了牧羊犬的命运,它拯救了这个牧民的生命。  英俊威武的哈萨克小伙马木尔骑在
期刊
打开网上地图搜索,在青海省有一个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地方。而在30年前,也就是1984年,这个地级自治州的名字是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而从1985年以后,哈萨克族在海西自治州的民族序列中消失了。  时光倒退30年,海西州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由自治州直辖的区级行政单位)238户、1 175名哈萨克族人,集体由海西州迁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安置地在阿勒泰地区、昌吉、乌鲁木齐。而阿勒泰
期刊
他在佛教史上被尊为五大高僧之一,在佛经翻译史上被称为三大翻译家之一。为了神圣的事业,他忍辱负重,不负如来不负卿,曾先后两次被逼成婚破戒。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国家为了邀他入关弘法,不惜派大兵去征灭另一个国家。他,就是一代佛学宗师:鸠摩罗什。  开启佛门,母亲带他走来  鸠摩罗什的母亲名叫罗什,是他的佛学启蒙人,对其一生成长及佛法弘扬起过决定作用。  罗什是龟兹王的妹妹,漂亮、聪慧。她一生信奉佛教,酷爱
期刊
走近巴里坤满城,它虽然历经风霜雨雪的侵蚀,墙头爬满灌木杂草,墙壁满目疮痍,仍然不失它宏伟壮观、雄风犹在的景象。令人不由地追忆它留在历史长河中如一场梦幻般的辉煌和沧桑。它们是黄土夯筑而成的古城池,更是各族军民用忠诚和血汗浇铸的历史丰碑。  绿营兵城的“家属区”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八旗制度的后金政权,后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号为满。1644年,顺治皇帝在北京紫禁城登基,
期刊
他是行进在玉雕之路上的苦行者,是纵情山水间的生活逍遥派。  在玉雕艺术上他苦着、磨着自己;在自然情趣中,他乐着、感悟着,成就了自己。  他叫杨冰,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新疆玉石雕刻大师,新疆杨子玉雕工作室创始人。但朋友们更喜欢叫他杨子,一如扎根在新疆戈壁上的白杨树,在艺术天地间安然自在的默默生根、抽芽,于忽然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识玉初见我欲狂  1973年,杨子出生在新疆芳草湖农场一户普通的农家,
期刊
它的来临与抵达,或于手捧清茶、咖啡的午间,悄然的身影飘落成风景;或随黄昏扬扬洒洒,临幸窗外;或在黎明时来访,让惺忪的眼前豁然开朗;或于深夜突降,绵绵密密不惊醒任何酣睡的人。  没有比雪更安静的沉默,没有比心语更纯粹的歌声,没有比冬眠更俱寂的妥协,别过问源头、去向,万籁之间,雪在盛开、在歌唱,它毁灭存在和现有,独立于美学之上,缔造另类的美,漫长而无与伦比。  入冬之后,一场大雪浩荡如潮,漫过一切萧瑟
期刊
狮子是非洲热带草原动物,中国不产狮子。但是,中国却形成了一种对雄狮崇拜的文化现象。王侯将相,商贾大户,无不以门前立有威猛的雕刻雄狮为荣,民间则有舞狮子等等。另一方面,历史上西方对产自中国的香料趋之若鹜。那么,中国狮子文化以及西方对中国香料的渴望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呢?  张骞凿空西域,打开了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从此,各国的奇珍异兽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来到新疆……  一种迎合 
期刊
夕阳西沉,在赛里木湖上洒下点点金辉,与微微跃动的鳞波碧浪,和韵上演了一曲“赛湖跃金”剧目。如此美景,我们却不得不因路途遥远而告别。车行远处,依然留恋。我们相约夏日,来看那高山湖泊、宝蓝如镜、激浪拥堤、净海七彩、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  “你宝石蓝的湖水/一见就叫人心神荡……”很多年前,在读艾青诗集的时候,认识了赛里木湖,从此,对“宝石蓝的湖水”
期刊
燕麦,别称皮燕麦、莜麦、油麦、玉麦、野麦等,塔城、阿勒泰、伊犁、博乐等地则称其“苏勒”。历史上,“苏勒”属于一种专门喂马的饲料粮食,也称“马麦”。  不久前,新疆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梁晓东建议我写写燕麦,经过一番了解,结合自己掌握的燕麦知识,我以为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些燕麦知识。  燕麦记忆  倒退二十年,我根本不知道燕麦与“苏勒”或“马麦”为一物。即便后来了解燕麦为“苏勒”的学名,我依然按照习惯称其
期刊
在可可托海这样一个以山为经、以河为纬的地方,带着古韵的俄式建筑,横跨额河的木制吊桥,以及吊桥另一端与山相依的大片白桦……漫步其中,感受别样美景,足以让人沉醉不已!投入可可托海的怀抱里,柔情至深的河流绿植、宏伟挺拔的花岗岩山体,最能让人感动和沉醉。在我的心中,它就是阿勒泰千里旅游画廊中色调最为艳丽、最为独特、最为瞩目的一道风景。可可托海东沟花岗岩地貌摄影/王志晶  山河竞秀美如画  可可托海的美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