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法思想探析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荀子是先秦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先秦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思想家。荀子提出“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同时,他还严格区分人的自然生理之性与社会道德之性,认为自然生理之性是与生俱来的,即他所说的性恶;而社会道德之性则是后天环境教育养成的人为之性,即性善,他称之为“伪”。在荀子看来,正是因为人性本恶,礼和法的出现便成为必然要求,所以说荀子的人性论思想是其礼法思想的理论基础。荀子的礼法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实现了“礼”与“法”的融合;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兼用,实现了儒家由“礼治”走向“礼治”与“法治”的并举。
  关键词:荀子 人性论 礼治
  冯友兰说过:“孟子以后,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这句话足以反映荀子在我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荀子的礼法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将“礼”和“法”结合起来,实现了“礼”“法”融合,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并举,但是他又隆礼重法,始终将“礼”作为其礼法思想的主线。了解其礼法思想,可以更好地把握荀子对于社会管理的理念,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荀子的哲学思想。
  一、荀子的礼治思想
  荀子继承了儒家关于礼治的思想,他极其重视礼治。据郭沫若考证:“《荀子》全书反复强调礼字,不见礼字的就只有《仲尼》和《宥坐》两篇。但自《大略》《宥坐》以下六篇乃‘弟子杂录’,早成定论,足见向来认为荀子手笔的二十六篇之中,就只有《仲尼》一篇没有礼字了。”仅从礼所占篇幅来看,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荀子自己也提出“礼者,强国之本也”等观点,来突出强调礼的重要地位。礼之所以成为强国之根本,在于其不仅具有规范制度的作用,而且还对于人的指导教化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礼治思想概述——礼治的来源及其内容
  礼治思想是荀子社会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他探讨分析了礼的内容及其功能,对后来的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在《礼论》中给出了礼的来源:“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里提到人们都有欲望,欲望无度便会争夺,从而产生问题,所以礼的出现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欲望,使人的欲望与物质达到平衡的关系。
  荀子像孔子一样站在维护周礼的角度,其礼的思想是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礼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并为其制定规范,荀子的礼虽与法相结合,主张教化和刑罚并用,但他更重视礼仪教化,他对儒家的忠、义、孝、悌做出了细致的规范要求。他在《君道》中指出礼对于社会的规范作用:“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此道也,偏立而乱,俱立而治,其足以稽矣。”荀子在此指出“礼”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君不偏私,臣要忠诚,父要慈爱,子要孝顺,兄要友善,弟要恭敬,夫要有礼节,妇要懂顺从。这些关系中的主从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服从关系,而是一定程度上的双向关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礼”为人们制定了这一系列的相处行为准则,人们遵守“礼”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礼不单单在人伦关系的规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更在划分社会等级、明确社会分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关于划分社会等级,荀子将财物作為礼的基础,通过不同的穿戴、文饰等来加以区分。正如我们平常所了解的皇帝穿龙袍用黄色,但是在平常人家这是见不到的;百官也可以用服饰来判断官阶品级。当时,在更多的情况下,服饰、乐器等好像都失去了本来的实用性价值,更多被用来判断、辨别身份。在社会分工方面,他提出农民耕作,商人贩卖,士大夫负责自己的事物,诸侯管理封地……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各司其职,担负好自己的责任,掌管好自己的事物,形成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使整个社会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礼治中的公平正义——尚贤使能的公平用人原则
  荀子生活在动荡过渡的时代,国家面临统一,选贤举能在那个时期尤为重要。荀子所提倡的尚贤使能与儒家基于血缘关系的“亲亲”的用人原则是相对立的。“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在这里荀子极力主张“尚贤使能”,认为尚贤使能是先王之道,它可以使贵贱均等,分清亲疏远近,使长幼有序。只要能做到这些,最终就会使得社会井然有序、国家政通人和。
  荀子还提到了“尚贤使能”的选拔标准:“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以品德和能力来选拔官员,是圣王之道,也是儒家一直以来所遵守的原则。不以家世选拔而是用品德能力代替,对于国家、人民都是好事。国家可以得到真正有能力的官员来管理事务并有效执行;人民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品德能力得到国家的赏识重用,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效力。这是用人公平的体现,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更是一种进步的主张。对于选用人才的标准,荀子还提出:“取人之道,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行义动静,度之以礼;知虑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积久,校之以功。故卑不得以临尊,轻不得以县重,愚不得以谋知,是以万举不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参照礼义作为选贤的方法,体现选人重视的是人的德行;用人应因人而异,不用相同的方法对待每一个人,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用礼义审视、观察人的言行;用智慧思维考察人的成果;日积月累检验人的功用。只有做到上述这些,才能使得真正的贤者得到重用,避免人才的流失。用正确有效的方法选拔人才,用人有道,打破了儒家以往尊亲任亲的局面,使得社会治理避开家族主义色彩,走上公平正义之路。
  荀子还指出,选出的人才应该做到:“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选举出来的官员,他的品德必须和职位相称,职位要和俸禄相称,俸禄必定和作用相称。也就是说,要求官员在其位、谋其职,充分发挥其作用。上述所说的贤者就是指儒者,他高度评价儒者的作用,对儒者的学问、能力、道德、人格做出全面的解说,提出国家大一统的实现要靠大儒,统一之后的巩固也依旧需要靠大儒。要想在时局中争夺天下大业并加以巩固,就必须“尚贤使能”,这是巩固基业的基本要求和条件。   (三)礼治中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及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他目睹了人们在战乱中的困苦生活,所以他开始关注民生问题,并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民本思想是荀子礼治思想中的又一重要思想,他认为人民是国家之根本。他继孔子的“德政”和孟子的“仁政”之后提出“重民”“爱民”“裕民”的主张,在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君舟民水”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因素,为君主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荀子在《王制》和《哀公》中做了“重民”思想的相关论述,提到了君民关系如舟和水的关系。他将君主喻为舟而将人民喻为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人民的重要性,警醒统治者要重民,只有这样才会免于被民众推翻。
  关于“爱民”的思想,荀子在《君道》中提出:“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此处指出作为君主,只有做到爱民才能安坐政位。荀子还在《议兵》中提出“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要想变得强大就必须爱民,不爱民的君主就会变弱。荀子不止一处要求作为统治者的君主要爱民,君若不爱民,民就不会爱君,民众不爱君,必定不会拥护君主、不会为君主效力,那么君主的统治就得不到巩固,最终国家一定会衰败灭亡。荀子将爱民与君主安坐政位联系起来,旨在警示统治者要做到爱民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
  荀子不但提出“重民”“爱民”的主张,更提出了“裕民”的主张。他提出,要先使人民富裕,才能进一步富国;只有上下俱富,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荀子提出了“节用裕民”的主张,“节用裕民”而后藏富于民。另外,荀子还提出了“开源节流”的方针,保证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节省政府開支费用,以期实现“上下俱富”的社会理想。他反对政府聚敛钱财,并批评敛财的弊端。
  只要能做到重民、爱民、裕民,君民必将和谐相处,国家的经济也定会蒸蒸日上,无论是于君主,还是于社会、国家,都是有益处的。
  二、荀子的法治思想
  荀子不像孔、孟一样仅仅重视礼治,他还加入了“法”的成分,提出其独特的礼法思想。“法”字在《荀子》一书中出现的频率高达一百七十余次,仅次于礼,足见法在荀子的思想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礼虽然具有规范制度和道德教化的作用,但是不具有强制性,要想保证礼的实施就必须加入法的元素,有刑罚制度的存在才能使得礼更好地实施,社会稳定得到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一)法治思想概述——法治的内容及其与人性论的关联
  法治思想是荀子思想中的又一重要内容,与礼治思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为有法治的存在才能保障礼治得以施行,使得国家治理在法治的保障下更加顺利。“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由于人性本恶导致社会风气不正,国家局面混乱,所以需要用礼义教化,同时需要建立法治、重视刑罚去禁止,从而使得天下得到较好的治理而归于善。有了法的约束,大家才能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了法的存在,人们才能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时遵守礼。但是,荀子所讲的法,与现在的“法”的概念不同,大多数时候不是指法律,而是指刑赏,即对于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好人用礼,而对于教而不化的顽劣的坏人实施强制性的刑罚制度,强制使其遵守,从而使得社会得到全面治理,国家得以安定太平。
  法治的功能是以法治保障社会秩序安定。我们之前提到,人有好利、憎恨、好声色的天性,若顺着这些天性发展下去,便有产生争夺、互相伤害、违背社会制度、淫乱的行为,从而破坏伦理纲常,引起暴乱,造成社会动荡。因此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荀子提出,除了礼,还需要法来保障。“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这句话是说,人如果没有师长的教化和法治的约束,就会偏向险恶而不走正道;没有礼义,就会产生动乱而破坏社会治理。所以古代的圣王为了扼制人性之恶,便制定礼仪规范并颁布法度,用以矫正、改造人的天然本性,使他们符合治理标准归于正道。但是,荀子的法与现代社会的法的概念稍有不同,大多时候都是指刑赏制度。他倡导用法治来辅助礼治,这样既可以避免儒家过于理想化的礼治社会,又可以避开法家一味要求重刑罚的危害,使得道德和法治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二)法治中的王霸思想——崇王黜霸以及王霸兼用的思想
  荀子在王霸问题上首先是继承了儒家的崇王黜霸的思想,但他并不是完全否认霸道而提出王霸兼用的思想。荀子认为霸道在重视“方略”、审视“劳佚”以及积蓄力量准备战斗来击退敌人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也认为这仅仅是小人之杰,根本不足以被大君子所称道,故而他在霸道功用的基础之上提出王霸兼用的主张。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霸道虽然在政教、隆礼和修习礼仪方面不足,然而能做到乡正“方略”,审视“劳佚”,谨用积蓄,修整备战,其指导方针大体正确。他看到了霸道在战争竞争中的积极作用,亦发现了王道在安抚民众方面的优势,所以他便提出将二者兼而用之,必定可以互补互成。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单纯的王道并不能抵御侵略,守护疆土,国家的兵力也不足以保家卫国。所以,为了避免亡国灭家的危险,施行王霸兼用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后来的社会管理奠定了王霸兼而用之的理论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礼治与法治结合——隆礼重法
  荀子没有像孔、孟一样单纯将礼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也没有像法家一样用严刑峻法管理国家,他主要沿袭儒家礼治的脚步,并吸收了法家的思想,引法入礼,强调礼法并用,实现了礼、法的结合。礼法并用,并不意味着法有超过礼的地位。在荀子眼中,礼高于法,所以荀子提倡隆礼重法。
  荀子明确指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此处强调了礼的重要地位,说礼才是根本,是大道,是总和。在礼法关系中,礼居于主要地位,是礼法思想的中心内容。王公顺应礼义便可以得天下,不施行礼义就会失去国家社稷。在礼治和法治的关系中,礼与法的地位不是完全平等的,法治是对礼治的辅助和补充,法是在礼的框架内实施的。礼治重视道德教化,法治的主要作用是强制,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指在重视礼的同时引入法,使礼更好地实现,弥补礼在实施方面的不足。荀子始终将隆礼优于重法,将礼置于治国方略的首要地位,用法保障礼的实施,用礼协助法的制定,以期最终实现社会的最佳治理。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6] 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M].济南:齐鲁书社,2001.
  [7] 胡玉衡,李育安.荀况思想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3.
  [8] 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 者: 郭徽,首都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刘勰在《灭惑论》中,并没有着意用他所熟悉的佛教内部义理来辩驳,而是从外部的角度去回应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尽量让佛教的规矩与世俗礼制相协调,反复强调佛教与儒家的相通性,表现出强烈的调和儒、佛的愿望。于是,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思想世界不再发生根本冲突,而是通过转变佛教自身的立场在古代中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从物理传播的角度,是“佛教征服中国”,然而从思想转变的角度,却是“中国征服佛教”了。  关
期刊
摘 要:孙犁的“荷花淀系列”小说既没有刻画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也没有设置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有带着冀中平原浓郁的地域风情的一场场质朴平淡的场景,一幕幕简单的对话,一个个平实的故事。字里行间,是小中见大,是真性情、真感情的流露,更是对中国传统美的传承与坚守。对于“荷花淀系列”小说来说,无论有多少悖论缠身,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它永远都会像白洋淀里的荷叶荷花那样,在文学的百花园里,芳姿绰约,清香袭人。 
期刊
摘 要:《峨嵋酒家》是一首具有浓郁四川风味的民族声乐歌曲。歌曲旋律欢快热烈,歌词诙谐幽默。这首歌曲音域较宽,演唱难度较大。本文将从演唱技巧和语言特征这两个方面着重分析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以此更深入地挖掘川南民歌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峨嵋酒家》 演唱技巧 语言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在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峨嵋酒家》顺应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战后历史事件“十次小组”的建筑作品,从战后现代主义时期三个相关性历史事件入手,对其衍生的生成进化范式归纳出基于mat-building语法结构下的内在生成秩序,并对其产生的新可能进行抽象化思维工具的路径求解。研究结论将对弥合设计造物世界的思维方法论及生成法则给予一定的设计启发。  关键词:十次小组 生成进化范式 思维工具 语法结构  设计造物离不开物化世界的抽象认知能力,信
期刊
摘 要:诗歌意境美学到了唐代,才算得以真正建立起来。意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特点之一,贯穿于各类艺术的创作原则和精髓之中。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唐代的诗歌意境美学,须从本源出发,探讨老庄思想对其深刻影响。唐代意境说的三个代表人物——盛唐时期的王昌龄、中唐时期的诗僧皎然、晚唐时期的司空图,其各自的诗境理论主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老庄美学思想的接受。  关键词:唐代 意境美学 老庄思想  唐代是意境美学集
期刊
摘 要:作为清初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及其词作流传至今,受到了当前消费文化语境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一股“纳兰热”的风潮。纳兰词的流行,除了和当前社会消费文化语境的助推因素有关,也和纳兰词自身的文化特质有着密切联系。纳兰词具有真率自然的性灵之美、凄婉动人的深挚情感和忧郁惆怅的感伤情调。通过对纳兰词的文化特质进行分析,可以窥探都市纳兰迷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受当前商品经济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纳兰词的传播方式
期刊
摘 要:张爱玲的小说名作《金锁记》在人性沦灭的悲剧叙事结构之中,蕴蓄了十分丰富而驳杂的思想、文化意蕴。作为张爱玲匠心独运的审美结构,《金锁记》植根于中华文艺美学的深厚土壤,并且呈现出艺术传统的赓续与现代性创新的辩证合一。  关键词:《金锁记》 人性悲剧 思想意蕴 艺术创新  北美汉学界擅长中国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如是评价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据我看来,这是
期刊
摘 要:帕斯捷尔纳克著名诗集《我的姐妹——生活》中的抒情诗《麻雀山》曾不止一次地引起帕诗研究者们的注意。该诗结构精巧,意蕴丰富,所涉主题在诗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文学修辞学角度对该诗进行分析,从章法结构、话语主体和文本间的联系三个方面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以期准确把握诗人意图,揭示“作者形象”。  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 《麻雀山》 文学修辞 艺术特色  《麻雀山》(Воробьевы горы
期刊
摘 要:里下河作家多不擅长宏大叙事,而善于描画日常生活,书写平凡琐事,展示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就使他们的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如下特征:偏重书写平凡小人物的悲欢、偏爱塑造少男少女形象、赋予人性更多暖色。  关键词:里下河小说 人物塑造 特征  文学是人学,小说更是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艺术基点,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被视为小说的最高境界。而展读众多里下河小说,却似乎并不如此——不是说里
期刊
摘 要:岭南作家郭小东不同时期创作的小说充满了种类繁多的“意象”,形成了光怪陆离的意象世界。从意象建构的角度解读郭小东的小说,可以理解其作品丰富多元的内涵,还可以发现其小说呈现的独特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郭小东 意象 成长 追寻 建构  “意象”作为审美要素,其概念有源远流长的发展演变。杨义认为:“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有意义的表象,又有表象的意义,它是双构的,或多构的。”练暑生认
期刊